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動平臺等公開渠道發布各類經營信息,特別是新一年的產能計劃,為投資者“透底”了新一年的經營概貌。一問一答間,上市公司所屬行業情況、訂單儲備、競爭格局、潛在空間等關鍵信息,也逐一浮出水面。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在新的一年,景氣行業龍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產能落地,發展節奏緊湊有力。
多家公司擬新增產能
“從2021年行業公開的招標信息來看,1-10月主機招標接近50GW,預示著2022年實際裝機會遠好于2021年,公司目前在手訂單飽滿。”近日在互動平臺,天順風能透露的2022年訂單情況喜人。
需求旺盛,產能也要跟上。1月24日天順風能在互動平臺透露,2022年至2023年初將新增濮陽、通遼、乾安、沙洋、合浦五個塔筒基地共計約50萬噸/年產能。其中,2022年將新增商都、乾安、沙洋三個葉片生產基地共計約3300片/年產能。
新年開新局。近期,不少上市公司“透底”相關項目正有序推進。大連電瓷公開表示,公司在江西投資的新廠目前正有序推進中,預計2022年末或2023年初可投產,設計產能與公司現有大連基地產能相當。云圖控股預計2022年松滋基地60萬噸緩釋復合肥項目將建成投產,復合肥的經營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風華高科則表示,公司祥和工業園高端電容基地項目一期已于2021年底達產,二三期均在按項目規劃推進中。隨著LED行業市場需求逐步擴大,兆馳股份也“透底”了新年擴產計劃。公司透露,目前LED封裝生產線超過2500條,今年將新增1000條生產線。
此外,諸如英杰電氣、炬華科技等公司則明確表示新增產能有望近期投產。英杰電氣表示,公司電力電子產品擴建項目計劃在今年二月底完成,目前整個工程進入到最后的設備調試階段,整體工程完工在即。炬華科技也稱,新增產能基地正在加緊收尾工作,設備調試、裝修等工作正有序開展。
一些公司即便暫時沒有新增產能計劃,也表示正積極推動相關產能項目落地。中來股份就表示,公司正在積極開拓整鎮/縣項目簽約并推進前期簽約的戶用光伏項目落地。公司今年將著眼于光伏背板、高效電池及組件、光伏應用系統三大板塊之間的協同發展。
行業景氣加速擴產
記者發現,加速擴產的上市公司多處于景氣賽道。
“需求驅動產業發展。在新能源、高端制造、基礎化工等行業市場空間不斷增長的背景下,相關產業鏈上市公司的擴產節奏隨之加速。”業內人士認為。
確實如此。雙良節能日前在互動平臺表示,2021年10月雙良硅材料單晶一廠開始分批次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并成功實現單晶硅棒批量化生產水平。預計2022年2月,公司產能逐步提升,力爭實現7GW的年產能,為按期交貨提供生產保障。1月18日,雙良節能公告與通威太陽能簽訂三年硅片銷售長單。
事實上,自2021年10月以來,雙良節能陸續公告與愛旭太陽能、江蘇潤陽、阜寧阿特斯光伏等多家下游廠商簽訂單晶硅片銷售長單。公司表示,隨著更多客戶驗證及公司的大規模投產,公司在手訂單規模不斷增加,為大尺寸硅片項目的新增產能消化提供了保障。
同樣受益于新能源產業發展,鋰電銅箔細分領域擴產也呈現集中加速的趨勢。有券商研究員表示,隨著動力和儲能鋰電池行業的快速發展,鋰電銅箔市場的需求短期內還將持續放大,相關銅箔廠商也幾乎滿產滿銷,擴產勢頭迅猛。
例如,嘉元科技此前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位于廣東省梅縣區白渡鎮年產1.5萬噸高性能銅箔項目第一條產線已在去年底開始逐步投產,新增的年產1.6萬噸高性能銅箔等多個項目計劃于今年下半年逐步投產,目前正加快項目建設進度。
注重基本面“信號”
景氣行業加速擴產,會不會帶來產能過剩的問題?目前來看,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創新領域的產能擴展還有很大空間。
同樣以銅箔為例,上市公司加速擴產背后有堅實的市場需求。平安證券表示,從存量角度看,2020年存量產能產出略低于市場需求,銅箔市場呈現供給偏緊態勢。從頭部公司銅箔項目投產以及產能發揮進度來看,在需求較快增長下,2022年銅箔供給偏緊格局或延續。
“市場供需情況復雜多變,但變化具有結構性。在整體供給缺口較大的情況下,不會出現景氣行業產能的迅速飽和乃至過剩。即便是在產能上來,形成較豐裕的供給局面后,隨著技術的更新迭代、產品的升級換代,結構性產業機會并不會缺乏。”國金證券分析人士表示。
上市公司頻頻“透底”新年產能計劃,也讓包括基金機構在內的投資者找到了優質投資機會的“信號”。
“景氣行業的格局瞬息萬變,在產業發展浪潮洶涌之際,具備市場競爭地位、較好財務表現、公司管理有力的企業,將成為產業浪潮的‘弄潮兒’。2022年整體市場以基本面論英雄特別是以業績增速、市場占有率等因素論英雄的大環境下,這類投資機會將會被重點關注。”廣州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表示。
持這樣觀點的基金機構不在少數。“不管二級市場如何波動,股票投資核心還是企業業績,從開年以來持續披露的業績來看,高景氣板塊能夠得到業績的驗證。長期看,其中優質賽道企業業績增長有望抵御估值壓縮,價格回調將帶來更好買點。”蜂巢基金表示。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