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一場投資者電話交流會吸引了超過220家機構參加,博時基金、淡水泉、淡馬錫富敦、富國基金、高盛資管、高毅資產、匯添富基金等一眾投資界大佬周日加班。
交流會的主角是立訊精密的董事長王來春女士,這位前不久剛入選“2021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的“中國代工女王”。
“眾星捧月”的原因,則要追溯到立訊精密稍早前的一則公告。
2月11日晚,立訊精密宣布與奇瑞集團共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更勁爆的消息是,立訊精密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以100.54億元購買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權、奇瑞股份7.87%股權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權。交易完成后,立訊有限不對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及奇瑞新能源構成控制。
2月14日,立訊精密早盤一度大幅沖高,后震蕩回落。至收盤上漲2.07%,公司總市值2963億元。
立訊要造車?
百億入局為“上車”
據公告,2月11日,立訊精密與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奇瑞新能源(合稱“奇瑞集團”)共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與奇瑞新能源擬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及制造,為立訊精密汽車核心零部件業務提供前沿的研發設計、量產平臺及出海口。
立訊精密是知名的“果鏈”龍頭,甚至被部分市場人士譽為“蘋果茅”。2017年年底,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訪問了立訊精密的昆山工廠,除了在車間和工人們談笑風生,庫克還發朋友圈稱贊:“他們超一流的工廠,將了不起的精良工藝和細思融入AirPods的制造。”
“果鏈”龍頭要造車?
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主動發言:立訊不造車,立訊瞄準的是Tier1(車廠一級供應商)。
這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大市場。王來春說,Tier1的市場規模本身幾乎是所有車企總產值的70%。大家所熟知的全球4大Tier1廠商博世、日本電裝、采埃孚、麥格納收入規模都在300億美金以上,沒有中國企業。而全球前100大Tier1廠商中,中國企業僅有8家。
“我們要抓住這一時機,在未來3個5年實現Tier1騰飛。”王來春說,我們需要不一樣的支持平臺,幫助我們在重要零組件快速實現從0到1和規模高速成長中實現1到100。除了自身具有實力之外,伙伴關系才能讓我們抓住這個機會窗口。
據介紹,大股東百億入局汽車ODM(原始設計制造商),也是為給立訊精密創造“練兵場”。
立訊精密管理層在交流環節表示,一直以來,公司在汽車領域都是以成為業內領先的Tier1廠商為核心目標,也一直在尋找能夠鍛煉自身Tier1核心零部件能力的平臺。本次戰略合作將在打造合作造車ODM模式的基礎上,快速發展上市公司Tier1業務,實現動態入局、快速提升公司作為Tier1廠商的核心零部件綜合能力,在實踐中快速打磨、優化與放量。
事實上,立訊精密早已深度打入汽車產業鏈:2012年,并購福建源光,進入汽車線束組裝領域,承接日本住友的訂單;2013年,收購德國公司SuK,切入寶馬、奔馳供應鏈……
立訊精密的汽車業務沉淀十余年,主要專注于整車的“神經系統”,主要產品有連接器/連接線、低/高壓整車線束、特種線束等,主要客戶包括國內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及部分大型Tier1廠商。
為何是奇瑞?
市場需要ODM造車!
對于立訊精密的新伙伴,市場不禁有一個疑問,為何是奇瑞?
“新的格局下,市場需要ODM造車,這一點我們和奇瑞的尹總(奇瑞汽車創始人尹同躍)觀點高度相同。”對此,王來春也是電話會議上揭秘:聯手發力ODM造車。
何謂ODM?其與OEM有何不同?
據查,OEM模式指代工生產,生產者不直接生產產品。而ODM(OriginalDesignManufacturer)直譯為“原始設計制造商”,指生產者設計出某產品后,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被另外一些企業看中,要求配上后者的品牌名稱來進行生產,或根據需求修改設計來生產。
也就是俗稱的“貼牌”。
立訊精密表示,本次合作將開創整車ODM業務的先河。據王來春介紹,奇瑞的整車和立訊在電子領域的積累,可以協同開拓另外一個新產業——為別人造好車,這是順應市場發展的需要,也正好滿足立訊Tier1成長中突破口的難點。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在互聯網公司、電子制造公司紛紛下場“造車”的新形勢下,汽車有望復制手機的發展模式,顛覆現有業態,催生出專業的汽車ODM公司。在制造技術的短板下,對于電子產業鏈上公司來說,最好的選擇可能不是造整車,而是進入汽車產業鏈Tier1序列,最大化在新能源汽車“三電”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立訊精密高管也表示,公司與奇瑞做ODM是為別人造好車,就像早年宏基與緯創、華碩與和碩的合作一樣。有了奇瑞整車開發的基礎,公司和奇瑞才可能幫別人造好車。
一個背景是,隨著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汽車的核心由傳統燃油車的三大件(發動機、變速器、底盤)轉向三電(電驅、電池、電控),給中國的電子產業升級帶來難得的新機遇。與此同時,經歷過消費電子的磨煉,中國的電子產業鏈已經具有了相當的技術儲備,有了抓住這個機遇的實力。
意在蘋果?
外界已浮想聯翩
立訊精密與奇瑞共建合資公司的消息一經傳出,就有市場人士評論稱“立訊在為蘋果汽車做準備了”。
作為“果鏈”巨頭,立訊精密大股東此次入股奇瑞汽車,不禁讓外界浮想聯翩:蘋果造車的時候,公司也會參與嗎?
中信證券最新研報提出,當前,汽車電動化趨勢確立,滑動底盤、壓鑄一體化成型等技術創新方興未艾,未來汽車制造產業鏈解耦成為可能;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等應用也使汽車電子化趨勢明確,有利于手機產業鏈廠商更多參與智能汽車浪潮。
該研報稱,蘋果、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和互聯網廠商紛紛入局造車,初期即使部分選擇自建產線,但考慮到長期產線capex投入的經濟性和合理性,待后期汽車產業鏈進一步解耦、相關供應商能力成熟后,有望復制部分手機產業分工模式(即由車廠各自in—house生產,轉向部分采用類似手機ODM或OEM方式生產)。
這一趨勢可參考功能手機發展歷史,初期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均自建廠生產,但20世紀90年代就轉為大規模外包生產,并帶動手機產業鏈發展機遇。這一趨勢未來有望在智能汽車產業鏈被復制,并重塑產業鏈格局。
對立訊精密的廣大投資者,公司管理層還透露了一個好消息:對于奇瑞股權的后續安排,在對上市公司有幫助的情況下,大股東愿意將這一部分轉出給上市公司,會以上市公司利益最大化為原則,合法合規地去做對上市公司有利的決定。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