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萬晨曦
截至4月30日,湖北轄區130家A股上市公司,有128家已披露2022年一季報。128家湖北A股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共計實現營業收入2391.69億元,共計實現凈利潤159.08億元。其中78家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同比正增長,占比達60.94%;100家公司一季度實現了盈利,占比達78.13%,一季度凈利潤同比正增長的企業有58家,占比45.31%。
超三成湖北上市公司一季度營收破10億元
據湖北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湖北一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10804.6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6.7%。湖北一季度GDP總量在31個省區市GDP數據中排名第九位,總量超過萬億,增速高于“全國線”。
得益于湖北經濟增長的良好態勢,湖北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呈現“開門紅”。2022年一季度有4家A股湖北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破百億元,一季度營收破10億元的企業共有39家,占轄區A股上市公司的三成以上。一季度營收前三名依然是轄區巨無霸企業,第一名為九州通,營收為351.50億元,第二名為中信特鋼,營業收入為245.78億元,第三名為天茂集團,營業收入為182.15億元。聞泰科技、安道麥A躋身營收前五名。
中國人民大學高禮研究院副教授王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總體上來看,第一季度湖北省上市公司板塊業績呈現兩極分化、穩中有升態勢。這種態勢和湖北省上市公司整體的產業結構相關。帶有高新技術性質的的企業,以及跟基礎設施投資相關的企業,整個第一季度營收還是不錯的。”
磷化工、生物醫藥企業業績亮眼
湖北是磷化工產業大省,磷礦資源保有儲量、磷化工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一。
今年一季度,磷化工行業延續了行業景氣度,興發集團、湖北宜化、凱龍股份一季度都取得了靚麗的成績。
化工企業凱龍股份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率排名首位,高達1156.04%,凈利潤為6574.39萬元;國內磷化工行業龍頭企業興發集團一季度凈利潤為17.23億元,同比增長384.07%,排名第2位。湖北宜化一季度凈利潤為6.38億元,同比增長200.65%。
今年年初,湖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印發《關于深入優化營商環境助推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六個方面大力推動營商環境革命走深走實,助推湖北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季度,湖北生物醫藥企業業績表現亮眼。湖北省生物醫藥產業成為拉動湖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一季度凈利潤額排名第3位的明德生物,營業收入為24.87億元,同比增長267.41%,公司表示營收增加主要因為本期疫情反復,新冠相關產品銷量大增導致;公司凈利潤為13.89億元,同比增長307.05%。
人福醫藥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1.60億元,同比增長10.48%;凈利潤為9.33億元,同比增長209.95%。公司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因為公司主要子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九州通一季度營收達351.50億元,同比增長7.73%;扣非歸母凈利潤為4.77億元,同比增長13.52%,較2021全年扣非歸母凈利潤率增長明顯。
“一季度增長的原因離不開九州通業務創新能力,公司商業模式在不斷優化和變革。在傳統針對藥店、診所、基層醫療機構客戶的‘快批、快配’模式向針對全渠道實施的‘醫藥分銷+物流配送+產品推廣’的綜合服務商模式轉型后,九州通又建立一個服務于上游生產企業、下游B端客戶、C段用戶的FBBC平臺。此外,‘萬店聯盟’計劃也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自營及加盟藥店已有6138家,覆蓋全國28個省市,預計2022年底將突破10000家,服務C端會員人數超過1億人。”九州通品牌總監黃海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生物醫藥、磷化工企業業績突出,原因在于,一是中國經濟的韌性、湖北當地經濟發展的基本盤比較穩固。疫情防控、基礎設施建設有大量的社會需求。第二,湖北目前一手抓疫情,一手抓生產,兩者做的很好,沒有對整生產活動帶來很大的影響。第三,磷化工、生物醫藥行業本身是未來看漲的,無論資本市場的看好程度和關注度,還是市場的營收,本身就有大量的項目牽引,有大量的訂單和收益。”王鵬表示。
另有上市公司遭遇困境
此外,一些上市公司也面臨業績爆雷等困境。深陷“專網通信”業務泥沼的ST凱樂一季度凈利潤為虧損9041.06萬元。公司發布2021年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凈利潤為虧損84.75億元。
據悉,公司股票于2022年5月5日停牌1天,于2020年5月6日起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后的股票簡稱為“*ST凱樂”。公司股票面臨可能被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的風險。此前,2月18日晚間,ST凱樂發布公告稱,公司被債權人湖北鑫輕塑化申請破產重整。
子公司Q房網業務全面萎縮導致業績爆雷的國創高新,一季度凈利潤為虧損1.08億元。國創高新表示,主要是公司房地產中介服務業務虧損嚴重。
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啟迪環境,一季度凈利潤為虧損2.38億元,同比減少94.28%。公司披露2021年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凈利潤為虧損45.40億元。
此前有媒體發布《啟迪環境涉嫌造假:多個在建工程嚴重虛增,127億總額水分幾何?》的報道,稱公司多個在建工程涉嫌嚴重虛增資產,其中3個項目甚至完全未開工,報道稱公司涉嫌財務造假。公司曾延期18次終于回復交易所關注函,而關于城發環境吸并啟迪環境一事,最新的進展是,4月2日,啟迪環境公告稱:經交易雙方討論研究,將在積極配合監管機構調查及內部整改的同時,繼續推進本次交易相關工作。
目前共有9家湖北上市公司被ST,8家已披露2022年一季報,其中,3家實現盈利,5家虧損。虧損額最大的3家為ST凱樂、ST中安、ST九有,分別虧損9041.06萬元、8863.98萬元、1686.07萬元。
王鵬表示,一些問題企業一直以來都受到監管部門和市場高度關注,一方面是市場的整體疲軟,另外一方面是公司本身的股權治理結構和內部效益存在問題,特別是有些企業受行業周期和自身經營的影響,業績難以為繼,存在很大風險。
(編輯 何帆)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