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紅
6月9日,博瑞醫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簡易程序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資總額不超2.22億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的募資凈額,擬投資于博瑞生物醫藥(蘇州)股份有限公司吸入劑及其他化學藥品制劑生產基地和生物醫藥研發中心新建項目(二期)、補充流動資金。
對此,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博瑞醫藥研發的主要方向是大環內酯、多肽、多糖、雜環、唑類、嗪類、苯醚類、四環素類化合物,主要涉及抗感染領域。通過本次募資,公司將加大對呼吸系統用藥市場的布局力度,為公司增加新的盈利點,提高公司在藥品市場的綜合競爭力。當前醫藥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集中在原研藥方面,仿制藥的利潤比較低迷,博瑞醫藥要想擁有足夠的市場競爭力,必須要壯大研發團隊,提高研發能力。”
定增布局呼吸系統用藥
公告顯示,在此次募資所投項目方面,博瑞醫藥投向吸入劑及其他化學藥品制劑生產基地和生物醫藥研發中心新建項目(二期)的總投資為2.4億元,擬使用募資1.62億元。項目整體建設期約3年,預計項目將于2025年5月開始達產,內部收益率可達28.04%,靜態投資回收期為5.93年(含建設期),具備良好的經濟效益。目前,該項目已取得江蘇省投資項目備案證。
“博瑞醫藥具有較強的研發能力和充足的技術儲備,本次定增將加碼布局呼吸系統藥物的研發生產。”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稱:“呼吸系統疾病是一種常見且多發病,隨著全球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加上空氣污染問題日益突出,人類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呼吸系統用藥市場空間巨大。”
博瑞醫藥方面表示:“此次募資投向有助于進一步擴充公司吸入制劑產能和豐富吸入制劑產品種類,有助于發揮公司在高端仿制藥領域的技術優勢,有助于公司在自身高技術壁壘的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和制劑產品研制業務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原料藥與制劑一體的業務體系。”
有券商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博瑞醫藥現有業務主要布局在抗真菌類、抗病毒類和免疫抑制類產品。本次募資所投項目,意在向呼吸系統藥物進行延伸,擴大公司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的穩定性。”
為滿足公司業務發展對流動資金的需求,博瑞醫藥還擬使用本次募資中的6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對此,上述券商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博瑞醫藥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補充流動資金可以緩解公司財務壓力,優化債務結構。公司營運資金進一步充實后,將更好地助力研發創新,進一步提升公司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技術研發水平和產業化生產能力。”
創新藥發展前景可期
博瑞醫藥于2019年11月份登陸科創板,是一家致力于研發和生產高端仿制藥和原創性新藥的高科技制藥企業。依靠研發驅動,積極參與國際競爭,逐步建立起原料藥與制劑一體,仿制藥與創新藥結合,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并重的業務體系。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近年年報后了解到,2019年至2021年,博瑞醫藥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03億元、7.85億元和10.52億元,收入逐年遞增。公司在研發投入方面也毫不手軟,2019年至2021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25億元、1.41億元和1.7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4.82%、17.93%和16.47%。
在業績增長的同時,公司一方面持續加大研發力度,另一方面積極捕捉行業發展機遇,不斷布局擴充原料藥產能。2021年以來,隨著博瑞醫藥現有原料藥及中間體產品全球銷售放量,公司儲備及在研的發酵半合成、多手性、非生物大分子等品種也陸續上市。制劑方面,公司依托吸入制劑平臺,目前正在研發的沙美特羅替卡松干粉吸入劑已完成小試,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處于中試階段。創新藥物研發領域,博瑞醫藥結合抗體偶聯藥物技術、多肽偶聯藥物技術和高分子偶聯藥物技術,原創設計了具有主動靶向作用的高分子偶聯藥物。
對此,興業證券徐佳熹在研報中分析稱:“博瑞醫藥原料藥業務收入將保持穩步增長;制劑有望成為公司后續增速最快的業務;此外,公司還將積極與海外藥企合作,提供研發生產相關技術支持,以享有合作研發收入及潛在權益分成。在創新藥方面,公司將繼續開疆拓土,立足創新技術,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談及博瑞醫藥所處行業發展前景,徐州經開區招商局局長史周華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生物醫藥研發中心建設對藥企未來取得產品定價權非常重要,創新能力已成為決定藥企生死攸關的環節。仿制藥領域成熟安全,市場長期穩定,實力雄厚的藥企發展前景仍然樂觀。”
四川天府健康產業研究院首席專家孟立聯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仿制藥、創新藥前景向好是毫無疑問的。仿制藥要選擇好品種,既要考慮疾病病譜,也要考慮可及性、獲得性;創新藥則要選擇好方向,既要考慮藥物研發積累,包括成果和經驗等,也要考慮難易程度、市場需要。”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