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600438)6月17日晚間公告,2022年~2026年,青海高景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青海高景”)計劃向公司旗下子公司合計采購不低于21.61萬噸多晶硅產品,具體訂單價格月議,合同交易總額以最終成交額為準。該合同為長單銷售合同,預計銷售總額約509億元(不含稅)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這筆交易中雙方簽訂的是長單銷售合同,而且訂單價格月議。未來硅料價格走勢將影響合同的最終成交金額。本次的采購方青海高景隸屬光伏硅片新秀廣東高景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高景太陽能”),后者今年4月才剛完成16億元A輪融資,獲得IDG資本、華發集團、國壽科創基金、深投控等知名機構參與,同時愛旭股份、美的資本等產業投資機構也參與了本輪投資。
多晶硅價格波動較大
公告顯示,通威股份旗下四家子公司(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內蒙古通威高純晶硅有限公司、云南通威高純晶硅有限公司)于近日與青海高景簽訂多晶硅長單銷售合同。
根據合同約定,青海高景計劃向通威股份旗下子公司合計采購不低于21.61萬噸多晶硅產品。具體訂單價格月議,合同交易總額以最終成交額為準。如按照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最近一日(2022年6月15日)公布的國內單晶致密料成交均價26.61萬元/噸(含稅)測算,預計銷售總額約509億元(不含稅)以上。通威股份表示,合同為長單銷售合同,合同的簽訂有助于公司多晶硅產品的穩定銷售,對公司業績有積極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三年(2019年~2021年)通威股份全年營收分別為375.55億元、442億元和634.91億元。本次合同估算金額509億元已超過通威股份2019年和2020年營收規模,接近2021年營收金額。對此,通威股份也提示了風險,公告指出,預計產生的銷售總額是按照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最近一日公布的國內單晶致密料成交均價測算,實際采購價格由買賣雙方采取月度議價方式確定。
通威股份表示,受全球經濟形勢、貿易爭端及行業階段性供需變化等因素影響,近年來,國內多晶硅價格波動較大,故該合同產生的銷售總額可能存在與目前測算值不符的情況。另外,測算的銷售總額未考慮合同履約風險、未來多晶硅市場價格等影響因素,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不構成業績承諾。
除與青海高景簽下的超500億訂單,今年3月,隆基綠能也曾與通威股份簽下硅料長單采購協議,約定2022~2023年向通威旗下子公司采購20.36萬噸硅料。按照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3月16日公布的單晶高純硅料成交均價24.53萬元/噸測算,預估該合同總金額約442億元。
光伏新秀發展迅猛
這次與通威股份簽訂大單的青海高景來頭不小。
公告顯示,青海高景由高景太陽能100%控股。資料顯示,高景太陽能成立于2019年7月3日,由業內資深團隊、IDG資本及珠海華發集團共同創立。公司聚焦高效大尺寸光伏硅片的研發制造,掌握大尺寸、薄片化等方面多項核心技術,為客戶提供高效、優質的產品,志在成為全球光伏硅片領域的標桿企業。高景太陽能創始人及法定代表人為徐志群,曾在晶科能源先后擔任副總裁兼晶圓事業部總經理、首席運營官。在硅片切割技術及成本優化上積累了豐富經驗,并從晶科能源辭職成立了高景太陽能等多家公司。
2020年12月,高景太陽能宣布與珠海市國資委簽署了光伏新能源項目,總投資金額約170億元,確定公司總部、50GW光伏大硅片項目及銷售中心將落戶珠海,震驚光伏行業。此后,高景太陽能迅速跟大全能源等硅料企業,晶盛機電等設備企業簽訂采購合同,保證原料設備供應;跟愛旭股份等電池片企業簽訂銷售合同,發展勢頭迅猛。
今年4月,高景太陽能宣布完成16億元A輪融資。除老股東IDG資本、珠海華發集團持續加碼追加投資外,國壽投資旗下國壽科創基金、建信(領航戰興基金、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粵財基金、深投控資本等財務投資機構,愛旭股份、美的資本等產業投資機構也共同參與本輪投資。
作為光伏產業新軍,高景太陽能發展速度迅猛。一期15GW拉晶項目(西寧)及切片項目(珠海)已投產。原計劃2022年上半年建設、下半年投產的二期15GW項目提前至2021年7月份開工建設,并已于今年2月正式投產。同時,高景太陽能原計劃2023年啟動的三期20GW項目將于今年開始建設,幫助加速50GW產能目標達產。屆時,高景太陽能將達成350億產值規模。
完成上述融資后,今年5月,高景太陽能又與宜賓市人民政府、敘州區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建設年產50GW直拉單晶硅棒和30GW單晶硅拉棒切片項目,總投資220億元,分三期建設,全部建成投產后將實現年產值250億元以上。
數據顯示,2021年底隆基綠能單晶硅片產能為105GW,中環股份單晶硅片產能為88GW,若高景太陽能規劃項目順利達產,硅片市場“雙寡頭”局面或將生變。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