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艷青
新寧物流繼變更公司名稱、注冊地址遷入河南后又發出重磅消息。
8月1日新寧物流公告稱,公司與大河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河控股”)于7月29日簽署了《附條件生效的股份認購協議》,公司擬以3.75元/股的價格向大河控股發行1.12億股股票,擬募集資金4.1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償還有息負債和補充流動資金。
本次發行完成后,大河控股將以20%的持股比例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河南省財政廳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當前河南省正加快建設物流強省,新寧物流遷入河南省鄭州市后成為河南省唯一一家A股物流類上市公司,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
河南國資接盤
根據發行預案,截至此預案公告日,公司持股5%以上主要股東為曾卓、河南中原金控有限公司、宿遷京東振越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公司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本次發行完成后,大河控股將直接持有上市公司1.12億股普通股,占本次權益變動后普通股總股本的20%,大河控股將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河南省財政廳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新寧物流表示:“大河控股作為有底蘊的產業投資和運營方,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后,將在保持物流倉儲業務的專業性、維持核心團隊穩定的同時,推動上市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
此次河南國資入主新寧物流并非無跡可尋,根據新寧物流相關公告,7月7日其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擬變更公司名稱和注冊地址的議案》,7月26日完成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公司名稱由“江蘇新寧現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變為“河南新寧現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注冊地址由“江蘇省昆山市”變為“河南省鄭州市”。
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份,持有新寧物流7.43%有表決權股份的股東河南中原金控有限公司提名胡適涵、李超杰為公司第五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南霖為獨立董事。目前新寧物流超半數的董事由河南中原金控有限公司提名。
據天眼查顯示,河南中原金控有限公司是鄭州市人民政府結合《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政府投融資公司改革創新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豫政[2015]9號文)進行組建的,其發起人之一鄭州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鄭州市財政局全資子公司。
“新寧物流從江蘇遷移到河南鄭州,主要是可以獲得更多河南地方政府的業務扶持,會給企業帶來更多資源,也有利于河南尤其是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的保稅倉儲物流的發展??陀^上,鄭州地方和新寧物流會獲得雙贏局面,新寧物流帶動保稅倉儲行業發展,鄭州地方提供資源,幫助企業做大做強。”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流動性有望緩解
新寧物流主營業務是以電子元器件保稅倉儲為基礎,并為電子信息產業供應鏈中的原料供應、采購與生產環節提供一體化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服務,主要包括進出口貨物保稅倉儲管理、配送方案設計與實施,及與之相關的貨運代理、進出口通關報檢等綜合物流服務。
該公司2009年登陸資本市場,在2015年開始謀求轉型發展,收購億程信息100%股權拓展車輛衛星定位業務。然而轉型不成功反被拖累,公司于2021年將億程信息100%股權轉讓。
公司因億程信息經營不善及產品競爭力下降等原因多年連續虧損,以及受深圳子公司的火災事故的影響,公司出現較大金額虧損,2019年-2021年公司凈利潤均為負,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有息負債合計2.13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94.05%,使得公司面臨較大的償債壓力,財務風險大幅增加。資金短缺已經成為制約公司持續穩定發展的瓶頸因素。
新寧物流表示:“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到位后,公司的總資產及凈資產規模將相應增加,財務狀況將得到較大改善,資產負債結構更趨合理,資本實力得到增強。”
大河控股入主新寧物流之后將對公司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在河南將有哪些發展規劃?
《證券日報》記者致電新寧物流,其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大河控股給公司提供資金上的支持,對于在河南有哪些發展規劃,這要等非公開發行結束之后看控股股東怎么規劃,目前辦公地還在昆山,從事的還是原來的業務,等非公開發行完成之后才會有其他的考慮。”
值得一提的是,7月2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支持現代物流強省建設若干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物流企業發行各類債務融資工具,拓展市場化融資渠道。支持商業銀行根據物流企業融資特點創新融資產品,開展應收賬款質押、倉單質押等新型融資業務,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鼓勵社會資本設立物流產業投資基金,充分利用政府投資基金支持物流企業發展。
大河控股的控股股東河南投資集團,是河南省政府的投融資主體,其以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戰略新興產業作為投資重點,形成了“產業投資+基金培育+上市公司平臺+資產管理平臺”的資本運營架構。
清暉智庫創始人宋清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河南省全力支持物流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下,新寧物流遷址鄭州,這將會對公司產生諸多積極影響,有助于公司迅速擺脫困境,實現質的蛻變。”
(編輯 喬川川)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