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見習記者 許林艷
臨床試驗外包服務行業又迎來一家上市公司。
8月2日,諾思格(北京)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股票簡稱“諾思格”,股票代碼301333。公司此次IPO發行價78.88元/股,網上發行1500萬股,募資金額11.83億元,超募近6億元。
作為專業的臨床試驗外包服務提供商(即臨床CRO企業),諾思格為全球的醫藥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綜合的藥物臨床研發全流程一體化服務。主營業務涵蓋臨床試驗運營服務、臨床試驗現場管理服務、生物樣本檢測服務、數據管理與統計分析服務、臨床試驗咨詢服務、臨床藥理學服務等。
專業服務助力新藥研發 業績持續增長
近年來,我國新藥研發企業在世界范圍內參與競爭的條件日臻成熟,在當前高效醫藥研發體系中,臨床CRO服務不可或缺:制藥企業將研發階段涉及的藥物篩選、臨床研究、數據采集分析等產業鏈環節委托給CRO公司,借助后者的資源有效地控制研發管理費用及協調內外部資源配置。
自2008年成立以來,基于不斷的行業實踐和持續積累,諾思格逐步建立了業界知名的專家團隊,并構建了貫穿于臨床藥物開發全流程的核心技術體系。
這一核心技術體系涵蓋:臨床試驗的頂層設計,符合行業規范(GCP和ICH-GCP規范)的臨床試驗操作SOP體系,臨床試驗進行過程中關鍵決策點的科學指導,以及臨床試驗中體內藥物檢測的方法學開發與高質量執行。這些核心技術體系使得諾思格所提供的臨床CRO服務處于同行業先進水平。
諾思格主要執行團隊人員包括曾任職于跨國或國內大型藥企的專業人員,以及畢業于醫藥專業院校的優秀人才。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本科及以上學歷員工占公司員工總數的75%以上。執行團隊在醫療領域具有專業的研究和管理經驗,擁有豐富的上下游對接的資源和經驗,可以與國際和國內的客戶配合順利開展項目,提高客戶滿意度。
在研發投入方面,諾思格也不斷加碼。2019年-2021年,諾思格研發費用分別為3,131.65萬元、3,470.06萬元、4,119.04萬元。截至2021年底,諾思格共有研發人員215人,占員工總人數的11.46%;擁有專利9項,著作權199項。
目前,諾思格協助申辦方參與多項國家重大專項的研發,覆蓋腫瘤、心血管、內分泌、呼吸、精神、神經、消化、免疫、血液、泌尿等多個治療領域,助力完善醫藥研發產業鏈,促進醫藥產業發展。
受益于利好的醫藥相關產業政策、不斷增長的醫藥研發需求等外部因素,諾思格不斷提升自身服務能力,收獲了亮眼的業績——2019年至2021年,諾思格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2,545.08萬元、48,444.97萬元和60,842.58萬元;凈利潤分別為8,632.76萬元、8,529.24萬元和10,035.47萬元。
臨床CRO行業市場前景廣闊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諾思格已與全國790多家醫療機構開展合作,并已為約750家國內外客戶提供了專業化的服務,累積了超過3300個各類項目經驗,所提供的臨床CRO服務處于同行業先進水平,并成為多家制藥企業的長期或者戰略服務供應商。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CRO行業還處于發展初期,未來將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一方面,中國等新興市場在老齡化、城鎮化等因素推動下,醫療需求得以不斷釋放,醫藥市場迅速擴容,研發投入也隨之增加,從而帶動醫藥研發外包需求快速增長。
據Frost&Sullivan的統計及預測,自2018年至2023年,中國醫藥研發投入預計將以23.1%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至493億美元,增長率約為全球增速的5倍。
另一方面,受益于新興市場人才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較低等因素,跨國藥企逐漸將研發業務轉移到中國等新興市場。比如,根據Frost&Sullivan的統計,2018年,中國醫院月均就診人數高達1259人,接近美國的3倍,為臨床試驗的開展提供了便利。
上述機構還預測,2023年,全球CRO市場規模將達761億美元,其中臨床研究階段CRO市場規模約為625億美元。未來幾年,中國CRO市場將維持29.4%的年復合增長率,至2023年達到172億美元,其中臨床研究階段CRO市場規模將達到133億美元。
業內人士認為,受益于創新藥研發投入持續增長、新藥試驗臨床審批加速、國內藥企研發外包需求增加、跨國藥企研發轉移趨勢明顯等多重因素影響,諾思格的臨床CRO服務將持續獲得廣闊的發展市場。隨著今日諾思格在創業板成功上市,也將助推公司在資本市場迎來更多價值認可、更大的想象空間,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球化CRO企業目標加速邁進。
(編輯 張偉)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