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殷高峰
對于大部分旅游企業來說,今年上半年的成績依舊不理想。
8月18日,曲江文旅披露的2022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49億元,同比下降28.87%;凈虧8513.59萬元。
“從目前已披露的旅游類上市公司的半年報與業績預告看,上半年旅游類上市公司的業績幾乎全部虧損。”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主要是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同時,和旅游相關的酒店餐飲類企業也面臨較大的業績壓力。
“對于旅游類企業來說,在行業低谷期,也是企業加速創新和轉型的好時機,企業要積極謀劃儲備優質文旅產品,為市場恢復正常后的發展蓄勢。”陜西社科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張燕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旅游企業業績“慘淡”
對于旅游企業來說,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可以用“慘淡”來形容。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曲江文旅之外,西安旅游虧損5397.93萬元;麗江股份虧損5341.97萬元;九華旅游虧損3292.30萬元;眾信旅游預計虧損7500萬元至1億元;ST凱撒預計虧損1.3億元至1.6億元;黃山旅游預計虧損1.5億元至2.15億元……
“旅游類上市公司出現虧損的原因,不僅僅是由于疫情導致跨省游客的流動性降低,地方政府常態化管控政策影響也是重要因素。此外,受疫情影響,居民收入不穩定,也降低了一部分人的消費預期。”屈放表示,從旅游細分行業來看,景區旅游首當其沖,大部分旅游景區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游客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0%以上。
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黃山風景區接待進山游客僅有33.36萬人,同比下降65.99%;麗江股份三條索道上半年共計接待游客51.45萬人次,同比下降61.70%。
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旅游熱度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旅游熱度整體下降,6月份旅游熱度回升,游客量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0%,成為客流收縮與復蘇的分水嶺。
“從今年暑期旅游的情況看,旅游業的恢復預期較強。”張燕說,盡管仍有散發疫情的影響,但今年下半年旅游市場的恢復趨勢比較明顯。
據了解,暑期以來,安徽黃山景區旅游加速復蘇。7月份,黃山風景區接待游客235935人,比去年7月份增長19.73%,比今年6月份增長136.27%。其中,7月30日(周六)接待游客17632人,創景區今年單日接待量新高。
“在暑期旅游旺季的帶動下,相比于7月初,公司下屬各景區游客人數均有明顯增長,尤其是公司在7月23日開啟‘長安夏微涼——2022曲江文旅消夏節’系列主題活動后,各景區游客人數大幅度增長。”曲江文旅相關負責人表示。
“總體上看,旅游行業仍呈恢復增長的趨勢,預計下半年旅游類上市公司的業績相比上半年將有所改善。”屈放表示。
東莞證券也指出,下半年旅游出行修復趨勢不改。
企業積極謀變
“事實上,對于旅游類企業來說,此時可通過做好人才儲備、資源儲備、產品創新、戰略轉型等工作,為后疫情時代的發展奠定基礎。”張燕表示。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已有不少旅游類企業積極謀變,修煉內功。
比如,今年上半年,曲江文旅對各子分公司同質化的經營資源、酒店資源、演藝資源等進行整合,設立戰略發展中心、演藝管理中心、景區運營管理中心、品牌營銷中心等四大中心,建立市場化管理機制,不斷強化核心業務運營能力,為獲取增量資源賦能。同時,曲江文旅還不斷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持續推進文化旅游各產業板塊緊跟集團戰略全面出擊、尋求合作,推動景區運營、文化旅游演出、節慶活動等品牌走出西安。
據了解,曲江文旅控股子公司溫州雁蕩山曲文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目前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雁蕩山的項目持續推進中,公司還積極與大同古城街區、煙臺芝罘區改造、溫州樂清北大街提升改造等項目合作。公司通過多方位產業布局,實現核心運營管理能力的輸出,進一步擴大主營業務。
《證券日報》記者從西安旅游獲悉,西安旅游積極推動旅行社板塊轉型升級,整合公司產業發展要素及旅游資源,打造多元化文旅融合項目。同時以智旅分公司為公司創新業務孵化平臺,設立“西旅研學事業部”,統籌西安海外、西安中旅2家研學業務部門,持續做大西旅研學品牌。
“旅游類企業加速轉型升級,推出更加符合當前實際情況的新項目的同時,還要加強成本控制,做好長期穩健經營的策略。此外,行業低谷期也恰是兼并重組的好時機,一些企業可加快內部兼并重組的步伐。”屈放表示。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