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8月19日晚間,國美零售發布公告稱,公司將于8月22日正式復牌。同時,國美零售宣布擬重組公司業務板塊,剝離虧損業務,注入大股東兩處物業及安迅物流部分股權,以優化資產結構,提升融資能力。
同日,黃光裕公開發聲,將國美零售此次戰略調整形容為“戰略性蟄伏”,稱“國美零售將聚焦主業,甩掉包袱,輕裝上陣”。
“國美零售此次重組,主要目標是提升運營效率、優化資產結構,增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以應對當下市場嚴峻的沖擊和挑戰,并為未來幾年國美零售恢復性發展進行提前布局。”8月20日,國美零售內部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據悉,這是國美系掌門人黃光裕回歸以來,國美零售迎來的最大規模重組。
剝離虧損業務
注入物業物流資產
有著36年歷史的國美,以家用電器零售起家,家用電器領域也一直是其傳統強項。國美零售方面表示,此次業務板塊調整,公司將專注核心主業,以垂類模式聚焦家用電器及消費電子產品零售。
對于重組業務架構的路徑,黃光裕表示,將上市公司國美零售的業務在當下先聚焦到電器、消費電子產品零售,形成以展、銷、家庭電子類產品一體化解決方案、泛家電延伸產品及增值服務(送裝、售后、延保、付費會員經營等)等五類主要盈利模式。
同時,國美零售將把以上非關聯或虧損業務從上市公司中予以剝離、出售或停止發展;通過關撤低效門店、拓展加盟門店等,優化全國門店網絡布局。
另外,為增加持有的有形資產金額,國美零售考慮在不攤薄中小股東權益和不增加公司現金流壓力的前提下,以大幅度優惠的價格向控股股東收購國美商都和湘江玖號這兩處物業產權,從而優化公司資產充足率。
黃光裕認為,這是一份提升企業資產質量的解決方案。“對國美零售而言,這意味著短期不能盈利和實現正向現金流的業務將從上市公司剝離,同時,進一步注入與主營業務強相關的優質資產。”
除了業務重組,國美零售也在推動企業架構變革和管理升級,在促使管理團隊實現較高盈利的同時,優化并減員,在門店形成自營+加盟的模式,以恢復原有市場優勢地位,實現零庫存。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新零售商業分析師云陽子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下,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零售業正經歷寒冬,國美零售面臨壓力進行調整也是市場的一個縮影,注入物流資產能在補全閉環的同時,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市值。”
“物流和國美家電零售主業強相關,能形成更好的產業協同,增強上市公司資產價值,同時其付出的資金代價并不高,可獲得較好的注入成本收益比。剝離不關聯和短期不盈利甚至虧損業務,在一定程度上可讓‘大船’輕裝簡行進行轉身。”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對記者表示。
力爭2025年
明顯超越歷史最好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2月18日,黃光裕曾向管理層團隊提出發展目標:“力爭用未來18個月時間,使國美恢復原有市場地位。”
談及這一目標,黃光裕認為,“我們對執行的困難預料不足,加之疫情擾動,導致現實與這一目標有一定差距。”
他表示,國美在很多關鍵節點也逐步形成成果,例如新模式店、共享共建供應鏈平臺、娛樂化營銷等。但相比于未能實現的18個月既定目標,這些都顯得遜色。國美在推進全零售生態落地過程中,因為疫情影響,啟動時間比原計劃推遲了一年左右。“我們計劃再用‘1+1+1’三年分三步更完整地推進落地這一模式。”
同時,黃光裕表示,作為大股東將促使管理團隊實現未來較好業績的承諾對賭,實現“1+1+1”的三年戰略發展目標:在2023年實現較高盈利并達到以往較高水平,2024年達到歷史最好水平,2025年明顯超越歷史最好水平。
“從上述三年目標來看,主要是在困難時期提振信心,并顯示出對國美零售發展依舊充滿信心。主要的零售企業經過幾年的內外震蕩,當下都處于低谷期,其能否渡過難關,需觀察其戰略調整后的反應及落地能力。”云陽子如是說。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