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萌
日前,匯川技術、航發控制發布三季度業績預告,前三季度凈利潤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兩家深市高端裝備制造龍頭經營業績穩中向好。
目前,深市匯聚了一批深耕智能制造裝備、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工業機器人、軌道交通裝備及海洋工程裝備等多個細分領域的高端裝備制造公司,為中國制造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起到了有力推動作用。
匯川技術業績超預期
營收凈利雙雙預增
10月14日晚,深市高端裝備制造龍頭匯川技術發布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營收凈利雙雙預喜。
具體來看,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46.8億元-173.5億元,同比增長10%-30%;實現歸母凈利潤27.4億元-32.4億元,同比增長10%-30%。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預計營收55.8億元-60.9億元,同比增長10%-20%;歸母凈利潤10.2億元-12.1億元,同比增長10%-30%。
“總體上,在制造業總體需求放緩背景下,公司取得的該業績成果超出市場預期,體現了公司經營的‘韌性’。”匯川技術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對于業績超預期增長的原因,該負責人解釋道,一方面,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受到宏觀經濟影響,行業增速放緩,但公司憑借“保供保交付、國產龍頭品牌、多產品綜合解決方案”等優勢,積極把握市場的結構化機會,使得公司通用自動化業務、工業機器人業務均取得較快增長。另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車業務領域,在政策及市場需求等多方合力下,新能源汽車行業高景氣度延續。同時,隨著公司定點車型放量等原因,新能源汽車電驅&電源系統銷售收入實現快速增長。
另一家行業龍頭航發控制于10月13日晚間發布三季度業績預告,前三季度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約5.2億元-5.6億元,同比增長30.8%-40.9%。
凈利潤之所以大幅增長,航發控制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主營業務訂單快速增長,公司科研、生產任務交付等情況較好,同時大力實施成本工程,有效控制成本費用,實現經營業績的穩步增長。
“四季度,公司將繼續圍繞‘保交付、穩增長、強能力、降成本’目標推進各項重點工作,確保完成董事會設定的年度目標。”航發控制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公司將加速自主研發、技術成熟、能力提升,為武器裝備結構性升級換代貢獻航發力量;深化提質增效,以持續高質量發展積極回報股東。
龍頭聚集效應凸顯
各個領域遍地開花
高端裝備制造業作為制造業中知識密集、創新活躍、附加值高的領域,已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深市高端裝備制造業匯集了大量優質企業,分布領域廣,業績穩定,成為促進制造業轉型發展中堅力量。
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創業板匯聚了一批深耕智能制造裝備、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工業機器人、軌道交通裝備及海洋工程裝備等多個細分領域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公司,合計114家,總市值超1萬億元。2019年至2021年,創業板高端裝備制造業公司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為20.47%、11.71%、25.52%,期間復合年增長率為15.78%。
另外,深市主板也涌現出一些深耕各個領域的新藍籌龍頭。典型如美亞光電,深度聚焦智能分選、高端醫療影像等業務板塊,主要產品有色選機、口腔CBCT、X光異物檢測機等,廣泛應用于農副產品加工、食品制造、醫療衛生、輪胎制造等領域。公司主導、參與制定4項國家和行業標準,2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產品銷售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得益于強大的研發創新能力、智能化生產能力和市場營銷服務能力,公司各主營業務近年來均呈現持續穩定發展的態勢。
又如聚焦特種裝備業務和超硬材料業務的中兵紅箭,其所屬軍品子公司均通過GJB9001C-2017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且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達標,具有多種產品科研試驗設計和試制條件,擁有專業化試驗場和部分產品危險性評估試驗場。承擔著國家多個重點型號產品的研發和批量生產,生產能力處于國內先進水平。全資子公司中南鉆石是國內超硬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全球最大的人造金剛石制造商。
再如杰瑞股份,在石油裝備領域,杰瑞渦輪壓裂車組憑借設備穩定可靠、滿足當地苛刻的環保要求、大幅降低作業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等優勢贏得了北美高端主流市場的認可,實現了中國制造的彎道超車。
(編輯 李波 孫倩)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