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億緯鋰能在湖北荊門建設的60GWh動力儲能電池超級工廠開工,該項目總投資108億元,為目前全球單體產能規模最大的鋰電池工廠。
這只是鋰電池企業新一輪擴產中的一例。據高工產業研究院統計,2023年首月,億緯鋰能、孚能科技、蘭鈞新能源、比克電池、贛鋒鋰電、比亞迪、盛虹控股集團等廠商紛紛宣布擴產計劃,涉及動力及儲能電池擴產規劃及開工項目達11起,總產能達311GWh,投資總額超過1000億元。
“(電池)依然是增長最確定的賽道。”有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券商研究員稱。高工鋰電相關負責人則表示,下游需求不斷增加,二、三線企業技術逐漸成熟,地方政府鼎力支持以及經濟效益持續向好等因素,共同推動了鋰電池企業的新一輪擴產潮。2022年,我國鋰離子電池出貨量達到660.8GWh,同比增長97.7%。
擴產兇猛
日前開工的荊門60GWh動力儲能電池超級工廠,已是億緯鋰能2023年的第三個大項目。此前在1月19日,億緯鋰能與云南省曲靖市政府、曲靖經開區管委會簽訂協議,將“年產10GWh動力儲能電池項目”調整為投資建設“年產23GWh圓柱磷酸鐵鋰儲能動力電池項目”,該項目總投資55億元。同一天,億緯鋰能還宣布擬投資100億元在四川簡陽建設20GWh動力儲能電池生產基地。
不止億緯鋰能,一批鋰電池企業也在今年初啟動了大擴產。
1月31日,盛虹控股集團宣布簽約張家港,擬投資306億元建設60GWh儲能電池超級工廠和新能源電池研究院項目。
1月30日,孚能科技宣布與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約,擬投資100億元建設年產30GWh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公司稱,布局華南有利于增強產品供應能力和服務保障能力,就近滿足主要客戶的需求。
同在1月30日,比亞迪溫州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開工,該項目規劃年產能20GWh。
1月28日,比克電池宣布擬投資130億元建設30GWh大圓柱電池產線及國際化研發中心。同一天,埃克森新能源大理電池產業園項目開工,分兩期建設18GWh電芯廠房及配套設施,一期計劃年底建成。
1月19日,贛鋒鋰業控股子公司贛鋒鋰電與三峽水利、東方鑫源共同設立項目公司,建設年產24GWh動力電池和年產10GWh電池PACK裝配生產線。贛鋒鋰電還擬投資50億元,在東莞建設年產10GWh新型鋰電池及儲能總部項目。
“整個行業繼續保持著極高的投資熱度。”高工鋰電相關負責人表示,背后核心邏輯在于,無論是電動汽車還是儲能,正持續釋放巨大且多樣化的市場需求,由此給參與競逐的電池企業提供更多的市場機會。
據統計,2022年我國動力及儲能電池擴產項目達113個,規劃投資近9000億元。
迭代加速
和2022年相比,鋰電池企業2023年的投資布局有哪些變化?
“大”是顯著特征之一。據統計,前述11個項目的產能規劃均在10GWh以上,有6個項目投資額超過了100億元,其中億緯鋰能的單體項目規模更是達到60GWh,為目前全球單體產能規模最大的鋰電池工廠。
“百億級的投資,現在已經很常見。”有業內人士感慨,隨著大量資金的涌入,電池產業投資門檻已大幅提升。
而對一些雄心勃勃的大化工企業來說,這似乎正合胃口。如盛虹控股集團,公司1月31日宣布投資306億元建設儲能電池超級工廠和新能源電池研究院。從去年10月開始,盛虹控股集團已數次加碼布局儲能領域,預計投資總額將超過800億元。
另一變化體現在投資方向上,儲能成為新的風口。統計顯示,今年以來的新一輪擴產潮中,億緯鋰能、贛鋒鋰業、埃克森新能源、盛虹控股集團等都將儲能電池作為一個主要方向。
這也是對市場供求形勢的直接反饋。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統計,2022年我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達到130GWh,同比增長170.8%。部分頭部電池供應商2023年釋放的產能已在2022年上半年就被下游客戶鎖定,預計今年一、二線品牌儲能電芯仍將處于相對緊俏的狀態。
同時,新電池的應用也在提速,大圓柱和半固態電池的產能將加速釋放。
據了解,孚能科技廣州項目將重點推廣公司最新動力電池解決方案——SuperPouchSolution(SPS),SPS電芯采用的是半固態電解質。贛鋒鋰業的兩大擴產項目中均提及半固態及固態電芯。此外,包括億緯鋰能、比克電池、埃克森新能源擴產產品均以大圓柱為主。
當然,也有一些值得警惕的“變化”。在最新一輪擴產潮中,寧德時代等一線龍頭鮮有出手,二、三線電池企業沖在了前面。有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對此表示,一方面,過去兩三年頭部企業在國內的“圈地擴產”幾近飽和,正在加速各地的產能建設及釋放;另一方面,二、三線動力電池企業在市場定位、客戶綁定、產品技術路線等各個維度上,已逐漸找到適合自身特色的發展路徑,從而有了擴產的底氣。
“擴產潮之后市場競爭肯定會加劇,但也依托于充分競爭,才能推動了產業的發展進步。”高工鋰電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