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鏡茹 見習記者 劉曉一
“今年吃穿用度全是國貨。”網購達人文琦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文琦的書桌上,擺滿了“雙11”琳瑯滿目的“戰果”:有玉澤洗面奶、白玉牙膏、奇強洗衣液、孔鳳春化妝水、相宜本草面膜、潔柔紙巾……許多國貨是文琦在兒時就耳熟能詳的老品牌。
文琦“雙11”的國貨購物“戰果” 受訪者/供圖
今年“雙11”,各大電商平臺的消費者用購物車投票送國貨“霸榜”,其中不乏老國貨的身影。據天貓官微,截至11月11日零點,共有402個品牌成交破億,其中有243個是國貨品牌;京東“雙11”大促開售10分鐘,國貨美妝品牌珀萊雅成交額同比增長70倍,蜂花、郁美凈成交額分別同比增長20倍和10倍。
“老國貨的崛起,是中國品牌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其中體現了中國消費者對國貨品牌更加信任,也反映出‘中國創新、中國制造’的品質優勢日益凸顯。”特百惠(中國)數字與傳播專家李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煥新品牌審美更新營銷玩法
助推更多老國貨“被看見”
“這次‘雙11’購物發現,許多老牌子的使用感都已經蠻高端了。”文琦表示,以她購入的相宜本草面膜為例,其凍干粉與精華液分別獨立包裝,需要撕開拉環,壓到底,搖勻,混合后再使用,配合著淡淡清香,整個過程充滿了“儀式感”。
此外,老國貨的包裝升級也令她驚喜。文琦向記者展示了舒萊衛生巾和潔柔紙巾的外包裝,淡雅的紫羅蘭色系包裝紙中透著金色的細閃,“看起來很有質感”;潔柔紙巾的“小清新”黃也是她裝點桌面的常客,“潔柔的審美一直很在線,之前都不知道是國貨。”
事實上,潔柔不僅是國貨,還是一個45歲的老品牌。但無論是其品牌格調,還是在社交平臺上出圈的“霸總”形象,似乎都很“顯”年輕。
“‘霸總’的靈感,源于公司一款暢銷十幾年的經典款手帕紙‘黑Face古龍香’。在中國,古龍香愛好者可能不夠普遍,但由古龍香延伸出的‘霸道總裁’則受眾很廣,尤其是對于潔柔現有的大比重女性群體。”中順潔柔首席內容官呂白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早在9月底的“國貨商戰”時,潔柔就第一個提出組建“國貨聯盟”倡議。據呂白介紹,當時有六七百個品牌都加入了聯盟。在10月31日中順潔柔45周年慶典上,潔柔再度拉高國貨團建的熱度,不僅推出有眾多國貨品牌logo的45周年定制版紙巾,還邀請鴻星爾克、蜂花、馬應龍等高管及負責人共同點亮廣州塔“小蠻腰”的大屏,打出“每一個良心國貨都值得被看見”。
潔柔印有眾多國貨品牌logo的45周年定制版紙巾 劉曉一/攝
除了企業的互幫互助,淘寶、京東等多家電商平臺也積極創造國貨“被看見”的機會。9月份,淘寶上線“國貨超市”,推出好吃、好喝、好看、好用的國貨欄目,戴春林、活力28、黑芝麻、兩面針、蓮花味精等生活百貨均有推薦位;“雙11”期間,淘寶官方還親自下場組織“國貨相親大會”,促成郁美凈和椰樹的“白白嫩嫩”CP等,多家成功“牽手”的品牌還在直播間推出了“雙11”國貨聯名產品。
部分國貨“CP”的聯名產品 圖源:淘寶官微
10月21日,“京東11.11全球好物節”啟動“國貨當潮”計劃,攜手飛躍、百雀羚、回力、李寧、等眾多國貨品牌,針對潮流青年開展一系列推廣活動。618期間,京東超市還首推“國貨之光”扶持品牌計劃,投入超10億元資源,幫助入選品牌年內增長均值超50%。
“國貨品牌營銷活動花樣出新,是我國‘互聯網+’快速發展與普及的有力證明。”李杰表示。
變的是流量的風口
不變的是對質量的堅守
“在數字營銷時代,流量固然重要,但品牌與品質仍然是國貨安身立命的基礎。”李杰表示。
文琦也稱,國貨護膚品的原料也是吸引她購買的重要原因。“比如相宜本草的紅景天面霜、植物醫生的石斛蘭精華,主要成分都提取自我們自己的中草藥,看起來就讓人安心。”
今年8月份,29歲的植物醫生也開啟了IPO沖刺之旅,將有希望成為“美妝單品牌店第一股”。據悉,其每年的產品研發投入已占到企業營收的10%。
近年來,老國貨普遍開始重視研發。前三季度,中順潔柔、上海家化研發投入分別達1.85億元和1.14億元,同比增長23.98%和8.19%。黑芝麻、完美股份、東鵬飲料、兩面針、登康口腔、蓮花健康等研發費用均同比增長超10%。
中順潔柔董事長劉鵬在公司45周年慶典上表示,潔柔45年專注研發,持續引領行業創新,以優質產品拓品類。自1997年,潔柔率先上市三層卷紙以來,45年間,多次開創品類創新,曾在2013年全球首創超迷你面巾紙,獲中國實用新型專利。
29歲依然“穩健”的東鵬飲料在其核心產品“東鵬特飲”銷售額高增的同時,也積極優化產品結構,打造“第二曲線”。前三季度,公司“其他飲料”銷售收入為6.4億元,同比增長165.35%,占比由3.64%提升至7.41%。第三季度,其東鵬大咖“生椰拿鐵”、東鵬補水啦“青檸口味”、無糖茶“烏龍上茶”等產品均在市場取得良好反響。
老國貨在“向新”與堅守中,再次邁向“青春”。
(編輯 郭之宸 才山丹)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