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歲末年初之際,多部門陸續召開工作會議,統籌部署2024年重點工作安排。其中,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如何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是來年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課題”之一。
而在諸多破解之道中,大力培育和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成為關鍵所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的《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實施意見》明確,力爭到2027年我國制造業質量水平顯著提升。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在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表示,統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加快技術攻關突破和成果應用,實現“化點成珠、串珠成鏈”。
作為有關政策的重要參與者、積極推動者和直接受益者,高端裝備制造業上市公司則在其中充分發揮“領頭羊”作用。一方面,借力資本市場不斷增強研發支出,提升創新能力的同時,賦能行業加速升級;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優秀代表脫穎而出,如潤澤科技、邁為股份、中集車輛和領益智造等,成為A股市場的“金名片”和“壓艙石”。
“高研發”鑄牢企業“護城河”
“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朱克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其可推動我國產業技術升級,提高生產率,進而提升整個產業鏈附加值;另一方面,其可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
在此背景下,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利好政策漸次落地,行業總體規模不斷擴大。杭州先略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高端裝備制造行業產值規模達已達21.33萬億元,預計2024年將接近40萬億元。
在行業規模不斷擴大過程中,借力資本市場實現企業發展已成為諸多高端裝備制造業企業加速成長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深交所(以下稱“深市”)為例,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12月24日,共有145家高端裝備制造業上市公司匯聚于此,涉及智能制造、軌道交通和航空等多領域,合計首發募集資金894.87億元。
在談及資本市場助力高端裝備制造業企業發展具體路徑時,朱克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通過獲得直接融資支持,相關企業研發創新、技術升級和擴大生產等資金需求都將得到很好滿足。同時,可借助資本市場平臺,實現行業整合和并購重組,從而推動資源優化配置和企業做大做強。”
而從整體來看,深市高端裝備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研發支出也呈現出逐年增多態勢。據Wind資訊數據,2020年至2022年,深市高端裝備制造業上市公司合計研發支出分別為61.39億元、72.30億元和86.08億元。
這無不體現出,高端裝備制造業企業要想進一步發展,則離不開持續提升創新能力的現實要求。誠如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文化創意研究所秘書長林先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高端裝備制造業企業進一步加快發展進程,首先要明確自身的發展定位和目標,聚焦該產業的核心技術攻關,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
“優成果”擦亮企業“金名片”
隨著國家政策指引以及資本市場大力支持,使得一眾高端裝備制造業上市公司在各細分領域脫穎而出,呈現出諸多發展亮點。
從整體來看,深市145家高端裝備制造業上市公司中,截至最新收盤價,市值在100億元以上的公司有12家,經營范圍涵蓋人工智能基礎軟件開發、自動化設備及儀器研發、航天零部件及系統的研制、緊密軸承的設計制造等多領域。
具體來看,以近日“風頭正盛”的邁為股份為例,公司發展獲得國內外共同認可。據悉,邁為股份先后入選蘇州市與江蘇省服務型制造示范名單,近日再進階為“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出現在工信部發布的《第五批服務型制造示范名單》中。此外,在《財富》發布的2023年全球未來50強排行榜中,公司也榜上有名,位列第17位,為榜單中排名最高的裝備制造企業。
此外,據邁為股份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異質結高效電池整線設備方面,公司通過自主研發,成功打破了國外技術的壟斷,實現了關鍵裝備的國產化。這一技術的突破,不僅降低了設備的采購成本,還提高了生產效率,為光伏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再比如,半掛車與專用車高端制造企業中集車輛,2023年,公司的第三次創業全面開啟,其提出目標是:在穩定“跨洋經營”基本盤的前提下,集中資源做強“全國統一商用車與專用車大市場”各項業務,并伺機以創新科技和創新的商業模式進入新能源頭掛列車領域。
市場人士表示,在第三次創業的戰略指引下,中集車輛將不斷聚集和穩固優勢,強化公司可持續發展的“續航能力”,釋放出增長潛力。
不論是奮力夯實企業“護城河”的潤澤科技,還是在細分領域發光發熱的邁為股份、中集車輛等,其都是深市高端裝備制造業迅猛發展的一個縮影。在壯大過程中,相關企業成為資本市場“金名片”的同時,也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由制造業大國向強國轉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編輯 才山丹)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