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偉
1月5日下午,株冶集團發布2023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年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同比均有明顯增長。
這份業績預告也是湖南上市公司當中發布的第一份2023年年度業績預告。1月7日,《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株冶集團副總經理、董秘兼財務總監陳湘軍,其綜合分析國內外多種有利因素,并對2024年基本金屬行情持樂觀態度。
不僅要做大
更加要做強
業績預告顯示,株冶集團預計2023年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6億元到7.2億元,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預計增長約967.41%到1180.89%,與上年同期(重述后的財務數據)相比預計增長約22.95%到47.54%。
株冶集團同時預計,2023年年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5.5億元到6.6億元,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預計增長約542.36%到670.84%,與上年同期(重述后的財務數據)相比預計增長約3.60%到24.32%。
取得上述成績,陳湘軍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了相關原因:“收購水口山相關資產,是貫徹我們‘不僅要做大,更加要做強’的經營理念。隨著新技術和新設備上馬,在打通上游供應鏈后,水口山的資產確實為集團帶來了‘1+1>2’的協同效應。”
他進一步表示:“集團取得上述成績來自多方面的合力。國外大型冶煉廠受供應鏈擾動等因素影響,產能關停周期延長,加劇基本金屬的供應缺口。國內下游細分行業如電動汽車、風電、光伏等景氣度高,對基本金屬的需求有增無減。在集團內,我們開展節能降耗、增效挖潛等工作,有效控制并降低綜合成本。綜合上述原因,集團取得了明顯成效。”
銅需求向好
未來更樂觀
在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株冶集團曾打算再接再厲,通過收購五礦銅業跨入銅金屬冶煉行業,豐富旗下基本金屬產品體系。但是在2024年1月3日,株冶集團突然公告稱終止該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并表示原因是近期市場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此舉引發投資者猜測和外界普遍關注。
為此,株冶集團將在1月12日召開線上投資者說明會,說明終止該事項的具體情況,并在信息披露允許的范圍內就投資者普遍關注的問題進行回答。
對于上述情況,陳湘軍表示將在投資者說明會上一一解答,同時對銅金屬市場供求關系表明了積極態度。陳湘軍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其供求現狀:“從需求端來看,銅金屬是一種新能源金屬,在電動汽車、輸變電、先進儲能等領域有廣泛而強烈的需求,未來全球需求量也將成倍增長。從供應端來看,國際銅礦品位逐步走低,海外企業冶煉技術較為老舊,制約其供應量擴充。國內銅冶煉企業正在加快現有產能的升級改造工作,搶抓有利時機。有鑒于此,我們全力爭取擴大基本金屬產品體系的初衷不會改變。”
財信期貨投資服務中心負責人蘇斌也認同上述觀點,他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全球銅消費量中,中國占比穩居世界第一,有‘中國經濟晴雨表’之稱,也被譽為‘銅博士’。就高盛、花旗、大摩等全球知名投行近期公開發布的研究報告情況來看,對銅價長期上行趨勢持有較為一致的觀點,均認為中國經濟持續向好勢頭不變,發達國家降息預期強烈,全球銅價未來數年內應有不錯表現。國內大型冶煉企業擁有先進冶煉技術和較好環保措施,預計將在銅價上行過程中首先受益。”
(編輯 孫倩)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