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一鳴
作為合成生物領軍企業,華恒生物于2005年4月份在安徽合肥成立。創立之初,公司核心產品為以酶法工藝生產L-丙氨酸、DL-丙氨酸,擁有行業領先光學純L-丙氨酸技術。2011年,華恒生物實現了厭氧發酵法生產L-丙氨酸的關鍵核心技術突破,這一技術不僅使L-丙氨酸產品的成本降低了約50%,更奠定了公司在丙氨酸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2021年4月22日,華恒生物成功登陸上交所科創板,標志著公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登陸科創板以來,借著資本市場東風,公司聚焦主業,注重科技創新,努力提升經營質量,始終秉持“發展生物技術,服務生命健康”的使命,以其卓越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化能力,致力成為全球生物制造產業領軍者。
經營穩健業績優異
投資價值持續凸顯
科創板上市三周年以來,華恒生物充分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助推業務體量加速提升,連續三年實現營收和凈利潤的雙高增長。營收從2021年的9.54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19.38億元,營收幾乎翻倍,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了42.53%;同時,歸母凈利潤的增長更為顯著,從2021年的1.68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4.49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63.38%。這一成績單不僅體現了華恒生物在合成生物行業的強勁增長勢頭,也反映了公司在研發、市場拓展及運營效率等方面的持續優化和提升。
在投資者關系管理方面,華恒生物通過積極的現金分紅政策,贏得了投資者的廣泛認可和信任。2021年,公司總計派發現金紅利5972.84萬元;2022年,分紅總額達到9756.00萬元;2023年,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1.41億元。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年,公司累計派現2.99億元,連續三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高于當年實現的可分配利潤的30%,這不僅反映了公司業績的穩步增長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也展現了公司對股東利益的重視和良好的現金流管理能力。
對于投資者而言,華恒生物的分紅政策和增長趨勢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展現了公司作為長期投資選擇的吸引力。
此外,華恒生物還通過股票回購提振投資者信心。2023年8月7日,公司大股東提議公司斥資人民幣3000萬至5000萬元回購限制性股票,將所回購股票用于實施股權激勵。截至2024年2月8日,公司已完成本次股份回購,累計回購496600股,總金額約為4998萬元。這不僅有助于調動公司員工的積極性,還能提升企業經營發展水平,讓股東們能夠分享到更好的經營成果。
長期堅持技術創新
持續拓展產品矩陣
華恒生物始終將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公司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模式,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保持技術和產品的領先地位。2021年至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5284.30萬元、7861.16萬元、10882.44萬元,相較于2020年公司研發投入,年均復合增長率達50%以上。
近年來,華恒生物的L-丙氨酸系列產品市場份額不斷擴大,新產品如L-纈氨酸、D-泛酸鈣和熊果苷等逐步發力,業績穩步上升。特別是L-纈氨酸,2023年展現出了卓越的市場表現,未來兩年隨著產能的進一步擴充,預計將成為公司的主要增長點。
同時,華恒生物穩步推進重點募投項目,持續擴充產品矩陣。2022年,公司IPO募投項目巴彥淖爾交替生產丙氨酸、纈氨酸項目和秦皇島發酵法丙氨酸技改擴產項目,均按計劃建成達產,產能快速釋放,產品效益顯著增加。2023年,公司按計劃積極推進赤峰基地年產5萬噸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產品原料生產基地項目、年產5萬噸生物基1,3-丙二醇建設項目,以及秦皇島基地年產5萬噸生物基蘋果酸建設項目。上述項目建成后,公司不僅將產品、技術從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維生素等擴充到生物基新材料單體,還將構建起新的利潤增長點,進一步打開公司業務增長空間。
從上市以來的產品矩陣到生物基新產品的拓展,華恒生物展現了強勁的產業化能力和市場應變能力。公司能夠迅速響應市場需求,精準選品,實現多個新領域的商業化落地,這不僅提升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也為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華恒生物的發展歷程充分證明了技術創新是企業持續成長的核心動力。隨著公司產品線的不斷豐富和市場影響力的持續擴大,華恒生物有望在合成生物制造領域實現更大的突破,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為社會貢獻更多的綠色、健康的生物基產品。
(編輯 才山丹)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