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釗
8月23日,賽輪輪胎發布的2024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經營數據亮點紛呈,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等主要經營指標均達到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1.54億元,同比增長30.29%;歸母凈利潤21.51億元,同比增長105.77%。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對原材料價格周期性波動的抵御能力增強,業績穩定性相應增強。今年上半年,上游原材料及海運成本震蕩上行,賽輪輪胎通過高毛利產品放量,銷售毛利率達到28.77%,較去年同期增長4.79個百分點。
全球產能加速釋放
賽輪輪胎作為首家在海外建廠并最早擁有兩個海外規模化生產基地的中國輪胎企業,持續推進全球化發展戰略,上半年公司積極推進柬埔寨、墨西哥、印度尼西亞等輪胎生產項目建設,在提升產能的同時,有效分散貿易壁壘等因素帶來的風險。
截至目前,公司共規劃建設年生產2600萬條全鋼子午胎、1.03億條半鋼子午胎和44.7萬噸非公路輪胎的生產能力,充分保障了公司全球的產能儲備。此外,公司表示,還會持續圍繞發展戰略,不斷推進其他基地的選址、論證等工作,海外產能布局將進一步優化。
隨著產能釋放,賽輪輪胎上半年實現輪胎產量3541.06萬條,銷量3454.37萬條,同比分別增長37.89%、37.56%。全鋼、半鋼和非公路三類輪胎產品的產銷量均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分區域看,公司產品在國內及國外的銷量同比增長均超過30%,其中毛利率較高產品的增幅更大。
液體黃金輪胎、非公路胎雙核產品發力
依托世界首創液相混煉技術推出的液體黃金輪胎以及公司長期研發攻關突破的巨胎,是賽輪輪胎著力打造的兩大核心產品。對于液體黃金輪胎,報告期內公司全面發力,針對不同細分領域和使用場景,推出更多品類的液體黃金輪胎,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產品性能也獲得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在市場方面,公司在配套市場和替換市場雙線發力,憑借產品優異的性能和質量,贏得了國內外眾多用戶的支持與合作。配套市場方面,公司已進入比亞迪、奇瑞、吉利、長安、蔚來、北汽、越南Vinfast等多家國內外汽車企業的輪胎供應商名錄。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向比亞迪元PLUS、秦L及海豹06及越南VinfastVF5、VF3等國內外車型的批量供貨,產品力進一步提升。替換市場方面,公司持續推進渠道下沉工作,公司液體黃金輪胎旗艦店在山東東營和青島落地,為全國合作門店探索新的經營模式。
公司深耕非公路輪胎領域,長期堅持在巨胎等領域進行的研發投入及技術創新,產品性能不斷取得突破,進一步提高了公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與市場影響力。目前,巨型工程子午胎已經實現向北方重工、三一重工、徐工集團等企業供貨。
品牌國際化初見成效
公司在產品實力與制造能力穩步提升的同時,品牌實力的鍛造取得初步成效。今年上半年,公司持續推進品牌國際化戰略,通過開展多元化的品牌建設工作,通過媒體投放、參與國際展會、贊助體育賽事等方式賦能品牌建設,不斷提升公司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實現品牌價值躍升。公司提出,力爭到2025年成為在全球范圍內有影響力的輪胎企業。
根據英國《TYREPRESS》雜志公布的“2024年度全球輪胎行業20強企業名單”,公司排名首次躋身全球前10;根據BrandFinance品牌價值評估機構發布的“2023年全球最具價值輪胎品牌榜單”,公司位列輪胎行業第11位,也是中國最具價值的輪胎品牌。上半年,公司以1005.35億元品牌價值榮登2024年度《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第108位,較去年提升了24.8%,品牌價值連續七年實現兩位數增長,首次突破千億。
踐行社會責任推動可持續發展
作為國內輪胎龍頭企業,公司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今年上半年,為更好推動公司可持續發展,公司發布了可持續發展目標:輪胎產品中的可持續材料含量2030年提高到40%,2050年提高到100%;到2030年,單位產品能耗較2022年降低30%;到2030年,單位產品碳排放較2022年降低30%。
產品方面,公司還發布了兩款高比例可持續材料輪胎:可持續材料占比達到75%的轎車輪胎和可持續材料占比達到80%的卡車輪胎。滾阻系數均達到歐盟標簽法規定最高級,實現了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可持續。
憑借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突出貢獻,今年上半年,公司作為輪胎行業唯一企業入選2023中國工業碳達峰“領跑者”企業名單。同時公司“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綠色低碳工廠轉型”案例榮獲“上海氣候周”2024“氣候燈塔”年度領航獎。目前,公司的MSCI ESG評級為BB級,WIND ESG評級為A級,均位居中國輪胎企業前列。
(編輯 郭之宸)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