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報披露步入尾聲,A股上市公司各行業龍頭企業半年度“成績單”逐漸揭曉。
截至8月23日,深交所已有776家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經營業績,合計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超2371億元,同比增長7.33%。
記者梳理發現,伴隨行業景氣度回升向好,深市新能源、電子、通信和消費等多個行業相關代表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表現亮眼。
電子行業景氣穩步提升
2024年,全球消費電子市場迎來了顯著的復蘇跡象。在過去兩年里,隨著產業鏈庫存的持續調整,從今年年初開始,“補單”需求顯現,市場重新活躍,電子行業的景氣度持續提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主要裝備行業中,電子行業7月份同比增長14.3%,增速較6月份加快3個百分點,今年以來連續兩位數增長,7月份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25.9%,居各工業行業首位。
電子行業景氣穩步提升也為深市相關上市公司業績注入活力。
截至8月23日,深市已有127家電子行業上市公司通過半年報、業績預告或快報披露上半年經營業績,合計實現凈利潤超263億元,同比增長145%。其中,江波龍、TCL科技等42家公司凈利潤增速超100%,立訊精密、北方華創、三環集團等7家公司凈利潤超10億元。
長川科技是一家專注于集成電路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半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28億元,同比增長100.46%;凈利潤2.15億元,同比增長949.29%。
長川科技指出,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倍增,主要歸因于市場回暖、銷售需求提升引起的本期銷售規模大幅增長。尤其是公司應用于集成電路測試領域的產品覆蓋度不斷拓寬,市場占有率持續穩步攀升。
半年報顯示,長川科技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2024年前6個月研發經費投入達4.26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27.91%。經過多年技術創新,長川科技已掌握集成電路測試設備的相關核心技術。
微電聲領域龍頭歌爾股份2024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3.82億元,實現凈利潤12.25億元,同比增長190.44%;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長200%至0.36元。
公告顯示,公司的智能硬件主要產品包括VR虛擬現實產品、MR混合現實產品、AR增強現實產品、智能可穿戴產品、智能家用電子游戲機及配件、智能家居產品等。上半年,該業務的毛利率同比增長了3.37個百分點。
新能源行業“乘勢而上”
今年7月,中國新能源車市又迎來一個關鍵節點: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達到51.1%,是歷史上首次月度突破50%,也就是其零售銷量首次超過燃油車。
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87.8萬輛,同比增長36.9%,環比增長2.8%。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的增速明顯強于世界平均增長速度。據乘聯會統計,2022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在全球的份額超過63%,2023年中國占全球份額的64%,而在今年第二季度,這一占比已經達到67%。
行業持續向好,疊加技術創新頻頻取得突破,一眾深市新能源產業鏈上市公司不斷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紛紛交出半年報亮眼答卷。
截至8月23日,深交所已有23家新能源行業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半年報,合計實現凈利潤超252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寧德時代實現凈利潤228.65億元,同比增長10.37%;捷佳偉創實現凈利潤12.26億元,同比增長63.15%;博俊科技實現凈利潤2.32億元,同比增長143.66%。
7月26日晚,寧德時代發布2024年半年報,以一系列亮眼數據彰顯了企業持續增長的強勁動力與市場領導地位。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67.67億元;凈利潤228.65億元,同比增長10.37%。特別突出的是,公司綜合毛利率達到26.5%,同比提升4.9個百分點,顯示出卓越的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與此同時,公司產能利用率達到65%,6月產能更是達到73%,繼續排在行業前列。在業績說明會上,寧德時代明確表示,公司下半年排產和訂單飽滿,產能利用率預計會進一步提升。
捷佳偉創的2024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6.22億元,同比增長62.19%;凈利潤為12.26億元,同比增長63.15%。營業收入、凈利潤均實現高速增長。針對今年上半年的經營業績大幅增長,捷佳偉創解釋,公司訂單持續驗收帶來收入增長。
作為汽車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代表企業,博俊科技2024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7.23億元,同比增長68.73%;凈利潤2.32億元,同比增長143.66%。對于上半年業績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的原因,博俊科技表示,報告期內,公司訂單充足,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幅較大。特別是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混動汽車、純電動汽車快速上量,受益于核心客戶銷量強勢,主力客戶均處在強車型周期,公司新能源車身模塊化產品收入同比增長較快。
通信行業捷報頻傳
7月23日,工信部發布了2024年上半年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今年上半年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11.1%,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8941億元,同比增長3%。其中,固網寬帶業務和新興業務收入保持增長,三大運營商互聯網寬帶業務同比增長5.4%,實現收入1365億元,而新興業務上半年共完成業務收入2279億元,同比增長11.4%。
A股上市公司中,截至8月23日,深交所已有25家通信行業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經營業績,合計實現凈利潤超80億元,同比增長12.92%。其中,天孚通信、海能達等5家公司凈利潤增速超50%,中興通訊等3家公司凈利潤超5億元。
行業龍頭亮眼業績也為行業的持續向好注入新的動力源泉。
具體來看,天孚通信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56億元,同比增長134.27%。實現凈利潤6.54億元,同比增長177.20%。天孚通信公告稱,公司營業收入變化主要得益于因人工智能AI技術的發展和算力需求的增加,全球數據中心建設帶動對高速光器件產品需求的持續穩定增長,帶動公司有源和無源產品線營收增長。
作為專用通信領域的領軍企業和全球專用通信領域的技術領先企業,海能達公告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7.4億元,同比增長21.3%;凈利潤1.62億元,同比增長109.8%。海能達表示,公司上半年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主營專業無線通信業務國內及海外渠道的深化拓展,此外,其間費用率同比下降。數據顯示,海能達在海外市場布局穩固,上半年公司國外收入13.4億元,同比增長42.12%,營收占比48.95%,與國內市場平分秋色。
消費活力持續釋放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以提振消費為重點擴大國內需求,經濟政策的著力點要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強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和意愿,把服務消費作為消費擴容升級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養老、育幼、家政等消費”。
今年以來,隨著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外需有所回暖、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等經濟發展支撐效用持續發揮,我國國民經濟延續恢復向好態勢。
在此背景下,消費行業深市上市公司也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
截至8月23日,深交所已有63家消費行業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經營業績,合計實現凈利潤超390億元,同比增長29.89%。其中,海大集團、孚日股份等6家公司凈利潤增速超50%,美的集團、雙匯發展等5家公司凈利潤超10億元。
今年上半年,家電龍頭美的集團海外市場增長貢獻明顯。美的集團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172.74億元,同比增長10.30%;實現凈利潤208.04億元,同比增長14.11%。報告期內,美的集團海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約13%,顯著高于國內營業收入8%的增速。美的集團全球生產基地出口業務2024年上半年累計發運貨量同比增長超過20%。
海大集團上半年業績同比高增,市占率逆勢提升。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1.25億元,同比增長93.15%,公司表示,主要是受到飼料主業市占率和盈利水平的提升,疊加養殖板塊扭虧為盈。在養殖成本方面,公司團隊管理能力和專業能力提升,綜合養殖成本取得進步。
鹽津鋪子半年度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59億元,同比增長29.84%;歸母凈利潤3.19億元,同比增長30%。分季度來看,今年一季度受到年貨旺季的影響,公司收入同比增長37%;第二季度在品類、渠道的共同提振下,公司收入同比增長23.44%,實現了高基數、淡季下的強勁增長。
市場預期,隨著相關政策舉措落地見效及引導規范,消費活力有望不斷釋放。記者發現,為搶抓發展機遇,深市公司正在積極部署。
雙匯發展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持續推進網絡建設,堅持“兩調一控”方針,順應行情變化、調整生鮮品結構,順應市場消費變化、調整肉制品結構。
蘇泊爾相關負責人指出,公司采取積極的措施,持續提高營銷效率并嚴格控制各項費用支出,同時在研發創新上繼續加大投入,豐富產品品類,推出了更多有競爭力的產品。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