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艷青
近日,牧原股份與BAF越南農業股份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養殖產業鏈中的創新應用。
據悉,牧原股份多年來一直將創新作為公司發展的基石,通過對豬舍、設備、飼料、生豬育種等方面進行研發創新,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推動公司穩健發展。Wind數據顯示,牧原股份上市以來已累計實現凈利潤564.89億元。同時,公司高度重視投資者回報,上市以來累計分紅達168.28億元(含優先股、股份回購)。
牧原股份董秘秦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養豬行業發展分為擴張期、質量提升期以及微利期三個階段,當前處于質量提升期,在未來行業發展的微利期,行業內創新者的利潤將超過平均利潤,公司一直在追求成為這樣的創新者。
成本管控能力是豬企的核心競爭力,牧原股份的養殖成本管控能力一直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公開資料顯示,牧原股份現已形成集飼料加工、種豬育種、商品豬飼養、屠宰肉食為一體的生豬產業鏈,這便于公司實施更加嚴格的成本管理。
秦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年初至今,公司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呈持續下降趨勢,8月份已降至13.7元/公斤左右,公司有信心在今年年底實現13元/公斤的成本目標。
牧原股份后續的成本下降主要源于兩個方面:一是養殖生產成績的改善,隨著生產管理的不斷優化、疫病防控及凈化的持續推進,公司生豬養殖成績有望繼續提升;二是出欄生豬飼料成本的下降,隨著庫存原材料輪轉替換,飼料原材料成本下降帶來的降本空間將在養殖成本方面逐步展現。
牧原股份認為,當前生豬養殖行業已進入了質量提升階段,公司更加關注生豬頭均成本的降低。與全球養豬技術最優水平相比,公司在各項養殖指標上仍有較大差距。
據介紹,未來,牧原股份將圍繞頭均600元的成本下降空間進行技術創新,加大在生豬育種、營養研發、疫病防控、智能化與數字化等方面的投入,同時將研發創新的技術成果轉化為員工可以落地執行的措施,實現養殖效率的提升與成本的下降,推動產業共同進步。
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在創業之初就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基石,帶領團隊對豬舍設計持續進行研發創新。
牧原股份首席智能官張玉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智能化設備的研發圍繞著養豬場景進行,養殖智能化建設一方面降低了一線員工的勞動強度,讓養豬更輕松;另一方面讓養豬變得更簡單,幫助沒有經驗的人把豬養好。同時,建立智能養豬系統,帶動裝備持續升級,讓養豬更加標準化。”
據悉,牧原股份多年來持續推進養豬設備的智能化創新,研發出智能環控、智能飼喂、智能巡檢、智能聲音監控以及無針注射器等關鍵智能設備與智能化解決方案,探索開發聽聲辨病、看圖識病、疾病預測等功能。同時,公司開發物聯網平臺,建立養豬大數據分析模型,實現養豬全場景數據高效管控,用科技賦能養豬,提升生產效率。
現階段公司的智能化設備已在生豬養殖過程中常態化使用,智能環控、智能管鏈的覆蓋率已達90%以上。
2024年半年報顯示,牧原股份今年上半年研發投入達8.76億元,同比增長19.55%。2020年至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4.12億元、8.08億元、11.42億元和16.58億元,呈快速增長態勢。
據悉,公司將繼續加大在智能化方面的研發投入,進一步提升各項設備覆蓋率,優化信息化系統設計,以更好地支撐養豬生產,提升養殖效率。
“近年來生豬養殖行業結構等因素發生變化,價格波動特征不同于以往,不能用過去的經驗看待現在的變化。作為行業參與者,公司不過度預測價格波動,而是依靠內部的技術創新、生產管理,不斷降低養殖成本,通過低成本優勢獲取更多利潤。”秦軍如是說。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