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文英
3月份以來,固態電池產業消息不斷。3月18日,全固態電池技術交流大會召開在即;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宣布將于3月份發布“夢想”全固態電池試點生產線。
受上述消息影響,上周以來,固態電池的市場關注度持續提高。據高工產業研究院預計,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
市場需求推動規模增長
固態電池的技術路線之爭,本質是材料體系的革命性重構。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教授張佳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全球固態電池的主要技術路線可分為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三大類,每種技術路線在性能優勢以及面臨的挑戰上各有不同。其中,國內上市公司布局的技術路線以氧化物和硫化物為主。
據張佳峰介紹,氧化物固態電池穩定性優異,適配高電壓正極材料,制造成本較低,缺點是界面接觸差導致循環壽命短,室溫電導率低,需添加液態電解液或導電聚合物改善性能。贛鋒鋰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此類技術路線的典型代表。
“硫化物固態電池的優勢是離子電導率最高,能量密度潛力大,適配全固態體系,缺點是化學穩定性差,制備成本高。目前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均有布局。”張佳峰表示,此外,還有包括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軒高科”)等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同時布局了多條技術路線。
上市公司紛紛加入固態電池產業化競速,旨在提前卡位千億元市場風口。據日本市場調查機構富士經濟公布的調查報告,2024年全固態電池全球市場規模預估約合人民幣54.19億元,是2023年的4倍,2045年預估將擴大至人民幣約4073.51億元,將達到2023年的299.2倍。
張佳峰認為,這種市場規模指數級增長的背后,是雙重需求的強力驅動,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在突破36%之后面臨續航瓶頸。同時,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爆發對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電池也提出了剛性需求。
A股公司“競賽”升溫
面對廣闊的市場空間,上市公司的固態電池“競賽”持續升溫。
頭部企業通過核心技術優勢構建堅實壁壘。例如,寧德時代已增加了對全固態電池的研發投入,將全固態電池研發團隊擴充至1000人以上,并計劃在2027年小批量生產固態電池;比亞迪研發的全固態電池采用交錯層疊設計提升性能,續航達1200公里;國軒高科已成功研發出車規級全固態電池“金石電池”,該款固態電池采用了微納化固體電解質、超薄膜包覆單晶正極和三維介孔硅負極材料技術,單次充電續航可達1000公里。
在頭部企業的帶動下,產業鏈企業也紛紛加入固態電池的商業化進程中。
湖南中科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管理中心高級經理盧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固態電池不同技術路線對負極材料需求有所差異,包括硅碳負極和鋰金屬負極等負極材料在固態電池中都可以應用。針對固態電池不同的技術路線,公司目前在相關硅碳負極、鋰金屬負極等方面均有開發和產品布局。其中,硅碳負極已建設完成中試產線,且有產品進入多家客戶測評和平臺開發階段。
此外,還有多家上市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公布了固態電池的相關進展。例如,湖南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和三元產品均可用于固態電池正極材料,也與下游固態電池廠商進行了積極對接;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在鋯基產品上形成了產能優勢、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并與部分固態電池企業開展了業務合作;上海洗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儲備了硫化物、氯化物等固態電解質的其他固態電解質粉體技術路線。
隨著固態電池產業化關鍵時點的臨近,全球新能源汽車與機器人產業的市場版圖或將重塑。張佳峰認為,固態電池的競爭本質是制造體系的競爭,在產業和資本的雙重加持下,其商業化進程已按下快進鍵。在這場決定未來十年能源格局的競賽中,技術路線的選擇與產業鏈的協同能力,將成為企業能否復制鋰電輝煌的關鍵因素。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低暟l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11:12 | 九豐能源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8.9... |
11:12 | 多元化布局推動業務持續發展 偉明... |
11:12 | 第五屆消博會落幕 規模創歷屆新高 |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