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偉
依托八百里洞庭天然稟賦,將千年漁獵傳統與現代產業理念相融合,湖南常德的民營企業逐步構建起以“生態漁業+健康食品”為核心的產業矩陣,使洞庭湖西岸成長為國家級淡水魚全產業鏈示范基地。
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湖股份”)正是從這片煙波浩渺中破浪而出,成為行業旗艦企業。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進常德經開區,探訪這家擁有“中國淡水養殖第一股”稱號的龍頭企業,是如何通過預制菜產業創新、大健康產業布局和生態養殖技術,在退捕禁漁政策背景下實現“從湖面到餐桌”的跨越式發展。
靠科學養殖構建經營模式
常德地處洞庭湖濕地,擁有廣闊的水域面積,為水產養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常德市發展了甲魚、小龍蝦、稻蝦綜合種養、特種水產等多種養殖模式,形成了多種特色品牌。常德市不僅注重養殖本身,還通過加工、銷售、旅游等多業態融合發展,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大湖股份就是產業鏈中的佼佼者之一。
早春時節,氣溫逐漸回升,正是魚類生長的關鍵時期。在大湖股份的養殖湖面上,記者看到,與公司合作的養殖戶們正根據公司技術人員的科學指導,合理安排魚苗投放密度和飼料投喂量,確保魚類健康成長。
大湖股份堅持“人放天養、自然生長”的生態養殖理念,通過科學放養和自然生長的方式,減少對環境的干預,同時注重水質的保護和生態平衡。大湖股份開創性地使用了“以魚凈水”的方式,采用湖泊生物治理與富營養化控制技術,通過投放濾食性魚類來保持水質,同時結合湖泊生物治理技術,形成結構合理的生態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3年起,大湖股份每年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動,累計無償放流各類優質原種魚苗超過1億尾,助力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經過多年的努力,常德湖區的水質已從劣V類提升至三類標準,“萬畝碧波出好魚”的局面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
某券商農業及新興產業首席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大湖股份擁有廣闊天然水域,長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經營模式,減少人工干預,避免水體富營養化,不僅改善水體質量,還吸引多種珍稀鳥類棲息,足見其經營模式已產生積極的生態效益。對于大湖股份而言,當前關鍵工作是將優質的天然資源轉變為實際的經營成果,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抓住水產深加工“牛鼻子”
近年來,大湖股份在“萬畝碧波出好魚”的基礎上再接再厲,牢牢抓住水產深加工這個“牛鼻子”,打通了“從湖面到餐桌”的產業鏈條,正努力將優質的天然資源轉變為實際的經營成果。
要發展水產深加工產業,種苗是第一競爭力,水體是第一生產車間。大湖股份與國內知名科研機構合作,開發了洞庭青鯽馴化與選育、抗病草魚選育、蒙古鲌與翹嘴紅鲌全人工繁殖等技術。大湖股份還成功選育了鱗次頜鲴、鳙魚等多個品種,并通過有機食品或綠色食品認證。
要發展水產深加工產業,預制菜的研發設計、無菌生產、冷凍包裝和便捷物流是重中之重的核心環節。
在湖南常德,大湖股份預制菜產業園的車間現場呈現出一幅現代化食品工業的繁忙圖景。記者走進占地約4.6萬平方米的產業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標準的食品研發中心與理化檢驗室,身著白大褂的技術人員正專注地調配復合調味料,通過精密儀器檢測食材的微生物指標和營養成分,確保每一批產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穿過研發區,記者進入核心生產區域,數條全自動化生產線有序運轉。原料處理車間內,鮮活水產經過分級、清洗、去殼等預處理后,被送入急凍設備,瞬間鎖住鮮味。蝦類、魚類等水產在智能分揀系統的引導下,按規格分流至不同生產線,機械臂精準完成切割、腌制、調味等工序,每小時可處理數噸原料。
在中西廚房實驗區內,廚師團隊正結合傳統湘菜工藝與現代食品科技,研發麻辣小龍蝦、剁椒魚頭等特色預制菜品。蒸汽彌漫的蒸煮車間,全封閉式設備自動調控火候與時間,確保菜品口感穩定;一旁的速凍隧道則以極速冷凍技術將成品溫度降至零下18℃,最大限度保留風味與營養。在包裝線上,激光打碼機為每份產品標注溯源信息,消費者可通過掃描二維碼追溯至洞庭湖區的養殖基地,體現“企業+農戶+基地”的全鏈條可追溯體系。
在預制菜生產車間的外圍,13000平方米的智能冷庫巍然矗立,AGV無人搬運車穿梭于零下25℃的倉儲區,實時將成品配送至物流區。相關產品通過冷鏈物流直達全國千家商超,并依托國內頭部電商平臺覆蓋線上市場。質量控制室內,質檢員通過電子顯微鏡與色譜儀對隨機抽檢產品進行微生物與添加劑檢測,嚴格遵循HACCP體系,確保從車間到餐桌的全程安全。
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副院長、教授曹二保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企業主動采取科學養殖、種苗優化、預制菜加工、冷鏈運輸等多種技術,打通了‘從湖面到餐桌’的產業鏈條,不僅提升了本地水產品的經濟附加值,也增強了產品的市場議價能力,還推動地區水產品牌建設,為養殖戶增收致富創造了條件。”
資本“加持”助力穩健發展
常德湖區存在“水多田少,靠湖吃飯”的特點,要助力廣大養殖戶增收致富,企業就要肩負更大的社會責任和使命。
大湖股份通過“產業鏈”帶動、“種苗”帶動、“品牌”帶動,直接帶動數十萬人進入公司的產業鏈,帶動水產面積300多萬畝,戶均增收3000多元。同時,大湖股份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發揮自身產業優勢資源作用;自2014年起成立慈善基金會,捐資助學,扶貧濟困,惠及3000多個家庭。
大湖股份的經營理念得到市場和社會的積極反饋,也堅定了控股股東看好公司長期發展的信心。
2024年12月25日晚間,大湖股份公告,大湖股份控股股東西藏泓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藏泓杉”)擬增持大湖股份公司股份,累計增持金額不低于7500萬元(含),不超過1.5億元(含)。
此外,在1月20日至3月31日期間,大湖股份控股股東西藏泓杉回購公司股票約1342萬股,累計成交金額約6342萬元。西藏泓杉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由23.53%增加至24.53%。
大湖股份董事長羅訂坤向記者表示:“展望未來,大湖股份將繼續秉持穩健發展的理念,不斷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的銷售額和銷售比重,精耕預制菜市場,加強產品研發布局,推進預制菜標準化、規?;?、產業化生產,為人們提供更多健康產品與服務的消費選擇。我們將繼續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盡快形成龍頭引領、產業集聚效應,為水產養殖業高質量發展激活新引擎、增添新活力。”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低暟l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11:12 | 九豐能源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8.9... |
11:12 | 多元化布局推動業務持續發展 偉明... |
11:12 | 第五屆消博會落幕 規模創歷屆新高 |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