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毛藝融
4月8日,北自所(北京)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自科技”)發布停牌公告,宣布籌劃購買蘇州穗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這單收購不僅能讓從事物流倉儲系統集成的北自科技完善在智能物流的布局,也是行業頭部國企和細分賽道民企的一次“攜手”。
自去年9月24日《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并購六條”)發布以來,滬市并購重組市場“穩扎穩打”,累計發布并購交易557單,其中重大并購69單(包括重大資產重組和發行股份案例),同比增長330%。自去年6月19日《關于深化科創板改革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以下簡稱“科創板八條”)出臺以來,科創板新增披露90余單股權收購,交易金額合計超220億元。
今年以來,滬市重大并購交易熱度不減,“多樣化”態勢持續,收購擬IPO資產、海外并購、未盈利標的收購等均有新案例落地,而一批新案例落地的背后,是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產業升級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正通過并購重組這一主渠道深度參與產業整合。
約七成為產業并購
擬IPO企業成優質標的
數據顯示,去年9月24日以來,截至2025年4月6日,滬市69單重大并購交易中,約七成為產業并購。其中,擬IPO陣營作為相對成熟的產業項目“高地”,成為并購標的主要“產區”。
今年以來,滬市新增的34單重大并購交易中,擬IPO資產作為標的的占到約三成,其中以半導體、汽車產業鏈、生物醫藥產業鏈為主。“科創板八條”出臺以來,科創板涌現7單收購擬IPO企業交易,有效優化資本市場資源配置。
例如,主營半導體制程設備、系統集成及支持設備研發生產的上海至純潔凈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至純科技”)2月27日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貴州威頓晶磷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頓晶磷”)83.7775%股份并募集配套資金。
對于收購原因,至純科技在披露的機構調研紀要提及:“從2019年接觸威頓晶磷,至2020年公司參與了A輪融資,成為其第二大股東。與此同時,公司也加大在電子材料領域的布局,積極尋求并購標的。鑒于目前標的公司IPO進度較緩慢,公司充分考量了半導體領域資本開支的周期性,決定收購威頓晶磷。”
從2019年布局到2025年啟動收購,至純科技的收購考量更趨成熟,而選定的擬IPO企業在公司治理、內部控制、財務管理等方面規范性建設相對“底子”更好,收購者的天平自然會有所傾斜。
這也反映了近期并購重組的一大特點:起步更穩、出手更準。“與本輪并購重組熱度回升初期相比,隨著政策支持產業整合或升級的邏輯不斷強化,現在上市公司籌劃重組基于產業邏輯考慮得更多,步子就更穩,方案推出的成熟度也就更高,這是大趨勢。”有市場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
又如,上海奧浦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月4日公告稱籌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澎立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澎立生物”)100%股權。澎立生物主要提供生物醫藥研發臨床前CRO(合同研究組織)服務,同樣有過IPO經歷。雖然澎立生物市場份額較小,但與上市公司在業務和客戶、海外戰略布局、運營管理體系等方面都能形成協同。
海外并購升溫
示范案例接連落地
基于產業鏈的并購,“底氣”更足,嘗試也更多:海外并購、未盈利資產收購的最新示范也時時“更新”。數據顯示,2025年以來滬市新增34單重大并購交易中,26單為產業并購,集中在半導體、生物醫藥、軟件等行業。“科創板八條”出臺以來,科創板公司已披露15單擬收購境外企業、26單收購未盈利企業交易,政策包容度不斷提升。
作為國內半導體硅片龍頭,上海硅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硅產業”)最新的并購方案是對高端硅片業務的整合。4月8日,滬硅產業發布公告稱,公司計劃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上海新昇晶投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新昇晶科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新昇晶睿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的少數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
業內認為,通過對這些子公司少數股權的收購,能夠進一步加強滬硅產業對旗下相關業務的掌控力,優化內部資源配置,形成更加緊密高效的產業鏈協同效應。
上海畢得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畢得醫藥”)則通過“分步走”的海外收購完善布局。3月29日,公司公告稱,擬發行股份購買維梧(蘇州)健康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Vivo Cypress X,Co.Limited所持珠海維播投資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從而實現對最終目標公司Combi-Blocks,Inc.的控制。
Combi-Blocks總部位于美國圣地亞哥,在硼酸類產品細分領域,該公司擁有較高的話語權,在歐美市場占有較高的市場份額。畢得醫藥表示,上市公司與最終目標公司同為藥物分子砌塊和科學試劑供應商,本次交易后,可進一步完善境外銷售渠道,快速響應全球客戶對藥物分子砌塊和科學試劑的需求,深化上市公司的全球化發展。
分析人士指出,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產業升級的背景下,并購重組已成為企業整合上下游資源、提升產業鏈韌性的核心工具,實現了同產業整合的“深度融入”。
(編輯 孫倩)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