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蒙婷婷
日前,科創板公司成都先導藥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先導”)公布2024年年度報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業績均實現快速增長。
具體來看,2024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14.99%至4.27億元,營收規模創歷史新高;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以下簡稱“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1563.94%至5743.72萬元。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繼續保持穩健發展勢頭,實現營收1.07億元,實現扣非凈利潤1750.56萬元,同比增長113.63%。
成都先導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進表示:“2024年以來,公司緊抓各項機遇,充分發揮核心技術平臺與關鍵新藥研發能力的協同效應,通過國際化資源整合與各技術平臺的深度融合,實現了全球市場競爭力與運營效率的雙重提升,業務發展呈現出穩定性、韌性和未來增長性兼具的良好態勢。”
核心業務板塊收入大幅增長
年報顯示,2024年,成都先導多個核心業務板塊收入取得大幅增長。具體來看,2024年,作為公司基石業務的DEL(DNA編碼化合物庫)板塊收入約2億元,同比增長8.55%,行業領先地位持續鞏固。同時,得益于英國子公司Vernalis里程碑收入的確認,公司基于分子片段和三維結構信息的藥物設計業務板塊收入約1.2億元,同比增長30.99%。
此外,公司在鞏固核苷單體合成與寡聚核酸合成等核心業務的同時,遞送分子商業化項目實現從技術驗證到收入轉化的突破,該業務板塊2024年實現收入4803.40萬元,同比增加39.72%。另外,公司化學服務、生物學服務等板塊分別實現收入1706.95萬元、1837.06萬元,同比分別增長8.09%、15.71%。
與此同時,2024年,成都先導與輝瑞、阿斯利康、百時美施貴寶、強生、默沙東、羅氏等國際藥企共同組建全球首個DNA編碼化合物庫(DEL)聯盟,旨在通過創新合作模式共享資源,高效構建更具價值與多樣性的DEL庫,加速藥物發現進程。
持續研發投入筑牢技術護城河
年報還顯示,公司2024年研發投入6732.81萬元,占營業收入的15.77%,全年共獲得32項授權發明專利,提交27項新發明專利申請,在行業核心期刊發表8篇科學論文及5篇同行評議論文,技術創新與學術貢獻方面的硬實力持續提升。另外,報告期內公司穩步審慎地推進了自主研發新藥管線的進展,2024年末,公司自研管線HG146正式進入臨床二期。
“成都先導的主營業務聚焦于藥物發現領域,核心技術是DEL技術平臺,這一獨特優勢貫穿其經營活動并深刻影響業績表現。”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4年公司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5倍,并且今年一季度也延續了良好的增長態勢,扣非凈利潤增長超過100%,公司在合作項目、自主研發和市場拓展,尤其是海外拓展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也持類似看法,他表示:“成都先導2024年和今年一季度業績爆發式增長,其本質上是核心技術平臺商業化突破與戰略生態化布局深度共振的成果。”公司目前已成功建立了“技術護城河+財務穩健性+戰略前瞻性”的三重保障,使其在生物醫藥中展現出逆勢增長的韌性,其成長路徑對國內創新藥企突破“內卷”困局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編輯 喬川川)
18:21 | 長虹美菱:公司重視對外貿易,積極... |
18:21 | 華力創通:截至4月18日股東戶數為9... |
18:21 | 南玻A:公司共擁有10條技術先進的... |
18:21 | 華力創通:截至4月10日股東戶數為9... |
18:21 | 圣陽股份:截至4月20日收盤公司股... |
18:21 | 國林科技:VPSA制氧系統及大型臭氧... |
18:21 | 南玻A:旗下11家子公司成功入圍工... |
18:21 | 國林科技:與老撾萬象礦業訴訟事宜... |
18:21 | 國林科技:臭氧設備不屬于耗材 |
18:21 | 華如科技:2024年末在職員工的數量... |
18:21 | 天津普林:公司主要從事印制電路板... |
18:21 | 長虹美菱: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實...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