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見習記者 梁傲男
“五一”假期即將來臨,民航運輸市場也將迎來繁忙時刻。
4月27日,中國民航局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間,民航旅客運輸量預計達1075萬人次,日均215萬人次,較2024年同期增長8%,創歷史同期新高。
美團旅行數據顯示,截至4月27日,“五一”假期出游搜索熱度同比增長326%。航旅縱橫大數據顯示,截至4月24日,“五一”假期國內航線機票預訂量超542萬張,較2024年同期增長約31%。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認為,進入二季度,全國航空市場穩步回暖,頭部機場客流量保持穩定增長,客運市場票價有走高的趨勢。隨著“五一”假期臨近,預計將迎來新一輪出行小高峰。
具體來看,據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商可佳介紹,國內航線方面,“五一”期間的民航客源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四大城市群間的骨干航線,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廣州三地間以及北京與深圳、成都間的航線旅客訂票量最高。
國際航線方面,民航局預計,“五一”期間旅客運輸量和航班量都將達到二季度以來的最高峰。旅客出行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傳統旅游市場。隨著入境、過境簽證便利政策持續優化,離境退稅“即買即退”等服務措施逐步推廣,預計入境外國旅客數量將繼續增加,帶動外航進一步增加航班。
根據航空公司飛行計劃,“五一”期間全國民航累計安排定期航班8.8萬班,同比增長2.3%;批復173班加班計劃,同比增長8%,主要涉及麗江、珠海、三亞等35個城市。此外,民航局還督促各航空公司及時增加航班、調換大機型,加大熱門航線運力供給,滿足旅客出行需求。
其中,已經有航司發布“五一”假期的航班新開、恢復及增班計劃。例如,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運力網絡部航班調度室副經理張繼豪表示,公司新開有廣州—名古屋、深圳—大阪等航線,并進一步加密廣州至曼谷、清邁、吉隆坡等東南亞城市的航班頻次。
民航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和貨郵運輸量三大指標均實現同比增長,國際航線網絡不斷拓展,國際航班量和旅客量進一步增加。從6家上市航司第一季度的主要運營數據來看,各航司旅客運輸量、客座率等多項關鍵指標均超過2019年同期,國際航線旅客量首次整體恢復至2019年水平。
民航專家、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教授郭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總量的角度來觀察,民航業已進入全面復蘇階段,國際航線客運量增幅尤為顯著。值得關注的是,在傳統主要國際航線運力尚未完全恢復的背景下,民航業正通過重點布局日韓等區域性新興航線形成突破,這一差異化復蘇路徑更顯價值。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認為,今年以來,民航客運市場穩中向好,旅客運輸量創歷史同期新高,國際及地區航線大幅增長,國際航線客運規模首次超過疫情前水平。主要得益于春運期間,國內“避寒游”“冰雪游”和一批具有中國傳統春節特色的目的地需求旺盛,加之入境游利好政策助推日本、韓國等國家游客來華旅游熱度攀升。
近年來,民航局全面提升外國旅客入境便利化水平,在國際客運增班、支付便利化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4月27日,國新辦就優化離境退稅政策擴大入境消費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中國民航局運輸司司長徐青介紹,民航局大力推進國際客運增班,推動外國旅客“往來便利”。民航局會同有關部委,協同施策,推動國際客運航線航班的拓展,為外貿外交和人員往來提供通達、順暢的航空運輸服務,同時也為國際貨運物流提供腹艙運力供給。近一周,中外航司共執行國際客運定期航班6532班,國際客運航班已通航境外78個國家。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全球航空業的競爭本質是樞紐效率和體驗價值的比拼,政策的短期刺激效果固然明顯,但長期可持續性取決于民航業能否將政策紅利轉化為真正的服務競爭力,只有把政策帶來的流量轉化為產業鏈的延伸價值,民航業國際化發展才能真正“扎根”。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15:10 | 賽輪輪胎2024年營收凈利創歷史新高... |
15:08 | 三利譜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
15:07 | 招商積余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5.0... |
15:06 | 凱利泰官宣新管理層:蔡仲曦任董事... |
15:05 | 中晶科技2024年扭虧為盈 2025年第... |
15:01 | 北京電信深化生態合作 驅動首都數... |
15:00 | 昆侖萬維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