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曹琦 劉釗
“千里江鈴一日還!”這是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鈴汽車”)巧用李白詩句的推廣語,多年來響徹大江南北。這句話如時間穿梭機,鏈接起江鈴汽車的一段傳奇。江鈴汽車用上市30年來的執著,回應了詩人“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暢快。
“江鈴汽車上市30年,是我們國家改革創新、銳意進取的精彩縮影,是國內汽車行業上下求索、奮力開拓的生動典范。”江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江鈴股份董事長邱天高表示。
2023年12月份,在江鈴汽車上市30周年之時,為探尋從“江西第一股”到“中外合資新范式”的蝶變之路,《證券日報》記者走進南昌江鈴汽車大廈,踏入江鈴汽車中央控制大廳,參觀智能工廠,感受高效率的自動化生產線和智能化的生產管理體系,試圖找出江鈴汽車在轉型升級、核心制造以及智能制造領域中飛速發展的密碼,以及當前和未來要如何創新發展的轉型路徑。
“江鈴汽車可謂敢為天下先,歷任掌舵人披荊前行,留下豐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傳承。”江鈴汽車黨委書記、第一執行副總裁金文輝向記者詳細講述了江鈴汽車的“破”與“立”,以及面對未來全球市場數字化發展的挑戰與思考。
資本“活水”助力雙贏
生活中的12秒一瞬而過,而在江鈴汽車富山工廠生產車間里,12秒鐘可以完成4種車型的快速切換生產。300多臺全自動化機器人全速運作,橙色機器人整齊劃一,揮舞著手臂對流水線上一輛輛汽車作業,這是這里每天工作的“日常”,展示著在中國汽車產業智能制造技術賦能下不斷提升的“江鈴效率”。
作為國內領先的綠色節能智能化標桿工廠,富山工廠采用高柔性全自動化生產線進行作業,沖壓速度可達15次/分鐘,可在150秒內實現全序產品模具的切換。與2013年投產的江鈴小藍工廠相比,富山工廠焊接自動化率從55.2%增至98%,產能提升了50%。放眼當下,科技正為包括汽車在內的千行百業賦能,成為企業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科技創新意味著技術迭代快、資金消耗大,企業想輕松突圍并不容易。這其中,資本市場給予了重要助力——提供直接融資渠道,不斷提升包容性,使種子在資本沃土中培植,一大批“硬科技”“專精特新”企業,開始快速成長。
在資本“活水”的澆灌下,江鈴汽車勤練內功,加碼研發投入,邁向數字化發展。
“公司累計專利申請量已突破3000件大關,擁有發明專利408項、實用新型786項,共獲得中國專利獎7項,江西省專利獎2項,科技創新成果獲省及行業科學技術進步獎10余項。”江鈴汽車董秘許蘭鋒向記者表示,這一項項專利技術,是靠江鈴汽車引入合作、堅持自主研發、合理分紅等多線并行的經營策略憑實力拼出來的。
實現企業與投資者的雙贏,亦是江鈴汽車保持戰斗力的核心經營邏輯之一。“自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以來,江鈴汽車累計融資達12.46億元,營業收入由最初的21億元增長到300多億元,產量從2萬臺提升至30萬臺。”許蘭鋒對記者表示,上市以來公司累計分紅金額超130億元。
按照江鈴汽車的規劃,在2023年—2025年,公司還將堅持以現金分紅為主。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少于當年實現的可分配利潤的10%。此外,近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將不少于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
能夠持續分紅的背后,是公司穩定的基本面支撐。一方面來自企業的經營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技術支持等核心能力;另一方面則來自資本市場給予的助力。對于當年目睹公司上市的很多人來說,江鈴汽車如今在資本市場的規模與活力,是彼時難以想象的。
師世界車企長技以自強
從江西史上第一輛自主制造的井岡山牌汽車誕生,到第一輛江鈴N系列輕卡下線;從首創性地與日本五十鈴汽車株式會社組建江鈴五十鈴汽車有限公司,到國內第一個以ADRs(美國存托憑證)發行B股引入美國福特汽車公司(以下簡稱“福特汽車”)作為戰略投資者,江鈴汽車的創新之路薪火相傳,經久燎原。
時鐘撥回到1985年,當時國內汽車工業“缺重少輕”,江鈴汽車抓住時機,率先引進五十鈴具備先進生產工藝的生產線,以及日后在商用車領域叱咤風云的4JB1發動機,正式掀開自主發展新篇章。
1991年,江鈴汽車集團公司正式成立;1993年,江鈴汽車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江西省第一家上市公司。1995年,江鈴與福特汽車成立合資公司。
金文輝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從1993年A股上市,到后來通過B股引進戰略投資者美國福特。可以說江鈴汽車一直在扮演著創新探索者的角色,通過產融結合和資本運作,實現了“金融疏通血液,產業提供利潤”的良性循環,進而寫就了三十年大氣磅礴的“江鈴故事”。
在金文輝看來,引入福特不單單只是帶來了資金,更重要的是帶來了國外完整而創新的現代化管理模式。“對原有國企化的管理模式進行轉化升級,所有管理人員乃至整個企業都因此受益。這之后不論是銷售體系改革、財務管理、質量管理到產品開發,一整套的管理體系為江鈴汽車的后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金文輝表示。
在中外雙方統一高效的協調配合下,江鈴汽車憑借開放的理念和富于進取性的發展戰略從市場中脫穎而出,從一家資產僅4000萬元的地方小廠,一躍成為中國商用車領域的大企業之一,同時躋身國內汽車行業發展最快的企業和經濟效益最好的企業行列。
1997年,第一輛全順汽車正式下線,中國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中外聯合開發的商用車由此誕生。2002年和2003年,江鈴汽車自主品牌的皮卡車型寶典、BUV車型(商務多功能車)寶威相繼上市,江鈴汽車大踏步走上了自主發展的道路。
新世紀初,江鈴汽車拉開“二次創業”的大幕。2004年銷售收入首次站上100億元臺階,成為南昌市第一家百億元級企業;2005年被評為中國最具競爭力的汽車類上市公司第一名。
“我從1995年畢業就來到江鈴,一直在研發系統,歷經了項目規劃管理、整車工程開發和各個板塊。”江鈴汽車執行副總裁、產品研發總院院長丁文敏告訴記者,20多年來江鈴與福特合作程度愈深,江鈴的自主開發能力愈強。江鈴汽車不斷地新建和投入研發設施設備、打造研發流程和質量體系,逐步形成了全面正向的工程開發能力。
2023年5月份,福特輕客家族的全球銷量超過1200萬輛,成為全球唯一實現這一成績的輕型商用車品牌,其中江鈴和福特聯合開發并再改進的全順車型居功至偉。
“新形勢下,國家戰略、產業政策都在引導汽車產業鏈上資源的重新配置,企業需要更加積極地加強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豐富產品矩陣,做好前瞻性布局。良好的內外部環境能讓企業心無旁騖地投身于研發與創新,提高產業的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推動產業向高端化、品牌化發展。”金文輝表示。
在全面鼓勵自主創新的背景下,江鈴汽車形成科技創新“頂天立地”、小微創新“鋪天蓋地”的格局,公司上下都在通過“揭榜掛帥”“賽馬爭先”等方式,加強重大科技項目攻關。
劉輝是江鈴汽車沖壓廠三車間黨支部書記、模具鉗工首席技師。在生產線不遠處,就是以其名字命名的劉輝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作為現任江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鈴集團”)國家首批特級技師,劉輝負責的劉輝工作室參與并實施的5000噸沖壓自動化模具改造設計榮獲了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三等獎。“該重型機械壓力機可以實現自動拆垛、上料和下料的全過程,不僅人員配置從原來的7人減少到3人,還一改過去生產效率低下,兩三百斤的料都要靠搬上搬下的局面。”劉輝對記者表示。
袁政海是江鈴汽車另一個大師級工作室的負責人。在20世紀90年代初,面對當時“最暢銷的車型模具都要從國外進口”這一制約企業發展的難題,他所參與的車架縱梁模開發任務,使模具精度達到了日本原裝進口模具水平,結束了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自2011年至今,袁政海工作室所參與的項目中共有46項榮獲江鈴集團科技進步獎,為企業節約了大量的成本。
2015年,江鈴汽車首次嘗試開發車門外板模具,為江鈴汽車自主開發乘用車外覆蓋件模具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同時,江鈴汽車還完成了公司所有沖壓模具的自動化改造工作,為打造自動化工廠奠定了堅實基礎。
技術反哺打造合資典范
承前啟后,繼往開來。
2023年4月份,福特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來到中國,第一站就是江西南昌。5月份,福特汽車與江鈴汽車簽署了框架協議,雙方將在現有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江鈴汽車的產品出口業務。
彼時,吉姆·法利表示,福特在中國的戰略將發生變化——即在中國開展投資更少、更精簡、更專注、回報更高的業務。
根據協議,江鈴汽車生產的福特品牌和江鈴自主品牌電動車和傳統燃油商用車,將出口到海外市場,福特相應的海外渠道將逐步對江鈴開放,并通過福特現有的銷售網絡在國際市場進行銷售。
這意味著,一方面江鈴汽車生產的皮卡、輕客等商用車,快速走上國際舞臺,另一方面在電動車發展方面,也提前鋪好了國際銷售渠道。依托于福特遍布全球的銷售網絡,江鈴汽車不僅迎來新的市場格局,而且在發展潛力和前景方面將快速積累全球化經驗,提升全球化視野。
事實上,作為持有江鈴汽車32%股份的股東,福特還與江鈴組建新合資公司——江鈴福特科技,福特汽車樂意通過助力江鈴汽車,實現雙贏。
今年以來,江鈴福特科技全力打造全新的渠道品牌——FordBeyond福特縱橫。在2023年福特縱橫品牌之夜上,福特縱橫不僅發布了首款國產的福特皮卡車型游騎俠Ranger,還向中國用戶推出了旗下戶外越野社群活動、選購平臺和配套服務。福特縱橫方面稱,未來會通過不斷地創新進一步滿足中國用戶對戶外出行的需求。
“我們倡導的是合資公司利益最大化,而非股東利益最大化。在這個前提下,即便大家起初各有主張,但最終也會達成共識。”金文輝告訴記者,把合資公司真正做到最好,才能達成利益最大化,未來江鈴汽車和福特必將加深合作,把握全新的發展機遇。
經過30余年探索與突破,如今的江鈴汽車在增強國內外市場緊密合作、共謀發展的道路上,充分整合資源發揮優勢,以全球化標準、全球化品質助推福特汽車在中國的高速發展,為行業提供了一個優秀范式。
數字化賦能高質量發展
優秀范式已成,在數字經濟浪潮下,如何乘“數”而上,江鈴人有著自己的理解。
近年來,江鈴汽車積極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增強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意識和能力,為生產制造插上數字翅膀,全力推動汽車制造從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向高質量發展的“頂梁柱”加速躍升。“數字化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數字化是萬萬不能的。”在江鈴汽車CAE仿真技術專家余顯忠看來,數字化轉型是車企的必由之路,關鍵落子在創新。
“數字化轉型是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工程,這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核心的東西是研發和制造,研發是企業的生命力和核心競爭力,誰掌握得多、掌握得深和廣,誰的生命力就越強,發展的空間越大。”余顯忠告訴記者,智能網聯等都要在數字化的基礎上深化,如果沒有前面的數字化作為基礎和支撐,后續所有的東西都無從談起,只有前端做得好后端才能跟得上。
目前江鈴汽車的數字化智能工廠,實現了生產制造全流程數字化轉型,其中裝備數字化率可達85%,將智能裝備與前沿技術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緊密融合,數字化工廠每秒采集超過10萬條工業數據,用以優化生產流程、提升客戶體驗。
數字化為江鈴帶來了哪些實質性提升和改變呢?
在研發領域,“江鈴以前是沒有數字化評審的,有了數字化評審后所有的數字化樣車在生產前,都要做一個全面的評估,只有虛擬驗證100%的通過才能生產,如此一來可以規避90%的風險。”余顯忠表示。
在制造領域,數字化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以前一款車可能需要2年至3年甚至更長時間進行研發,如今通過數字化集約提升,造車周期可以縮短一半。”江鈴汽車信息部副部長徐輝表示。
“為了實現江鈴自主正向開發,我們創建了數字化設計平臺,突破了燃燒速度提升等‘卡脖子’技術,團隊主導的車用動力總成先進數字化設計平臺項目榮獲中國汽車科技進步二等獎。”江鈴汽車動力院總成仿真及NVH總監曾小春告訴記者。
在新能源領域,江鈴汽車開展全新乘用車、全新商用車純電平臺研發,自主研發域控包集成技術,同步開展先進電驅系統自主研發。數智賦能下,江鈴汽車在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等汽車新四化方面,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屢有突破。
時間砥礪信仰,歲月見證初心。“2024年即將來臨,以上市30周年為起點,江鈴人將以更寬廣的發展視野,載譽前行。”江鈴汽車總裁熊春英表示,江鈴汽車將繼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將“誠信、敬業、創新、合作”的核心價值觀融入企業發展的血脈,直面汽車新科技領域日新月異的挑戰,全力打造科技江鈴、特色江鈴,力爭在瞬息萬變的市場勇立潮頭,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的中堅力量,引領行業轉型升級加速競跑。
20:25 | 華業香料:第五屆監事會第六次會議... |
20:25 | 華業香料:第五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 |
20:25 | 華夏銀行:第九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 |
20:25 | 華通線纜: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88萬... |
20:25 | 華潤雙鶴:子公司部分產品獲得藥品... |
20:25 | 華建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辭職 |
20:25 | 華光環能:4月16日回購公司股份115... |
20:25 | 紅相股份:關于取得發明專利證書的... |
20:25 | 紅棉股份:公司本次股份回購期限已... |
20:25 | 弘宇股份:5月8日將召開2024年度股... |
20:25 | 航宇微:關于延期披露2024年年度報... |
20:25 | 航發控制:4月28日將召開2024年年...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