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袁傳璽
“去年我們感受很深的,是全球供應鏈危機,啤酒行業增長乏力,成本近三年增長接近四十億元,達到過去十幾年最大增幅;更關鍵的是很多東西有斷供危險。”8月13日,華潤啤酒(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侯孝海在出席相關活動時表示,全球供應鏈的風險在未來幾年或許都很難得到有效緩解。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作為國內啤酒龍頭企業,華潤啤酒在供應鏈安全問題上早有思考,且在積極布局中,標準化大麥種植試點項目已經落地。
從企業端反推大麥產業發展
8月10日,由華潤啤酒攜手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呼倫貝爾農墾集團、春蕾麥芽有限公司等機構、企業聯合發起的“國產啤麥品質提升及標準化種植質量保障體系研究”項目在內蒙古呼倫貝爾農墾拉布大林農牧場落地。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華潤啤酒為助力國產啤麥產業振興,引領啤酒行業從國產啤麥標準化種植入手,以提升國產啤麥品質作出的實質性舉措。
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大麥進口數量達到1248萬噸,2022年為576萬噸,今年1月份-5月份進口數量為397萬噸;進口金額分別為35.55億美元、20.52億美元、15.09億美元。
據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數據顯示,我國啤酒大麥近年來穩定在每年500萬噸至530萬噸之間,而中國作為大麥第一大進口國,啤酒大麥對外依存度達90%以上。并且,近兩年來的進口麥芽價格節節攀升,帶給國內啤酒企業原材料成本的上漲早已體現在公司的財報中,高度依賴進口的供應鏈危機也時刻伴其左右。
“麥芽嚴重依賴進口,成本高,還有供應風險。”作為國內啤酒龍頭企業,華潤啤酒每年的麥芽用量在90萬噸左右,其在引領國內啤酒行業高端化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風險意識也不斷增強,自2020年提出大麥供應鏈安全概念后,針對國產大麥種植的課題就提上了公司日程。
“近兩年我們一直未停止對大麥種植方案的探討,并成立研究院專門負責大麥種植項目。”華潤啤酒技術研究院院長、華潤集團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鐘俊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為尋找到一條可持續的大麥標準化種植的產業鏈生態路徑,華潤啤酒決定用優質優價訂單農業的方式,從企業端反推大麥產業發展,以訂單模式來調動種植戶的積極性。這次“國產啤麥品質提升及標準化種植質量保障體系研究”項目落地內蒙古,也是繼2021年華潤啤酒與各方達成共識、提出“國麥振興”概念后,再次明確信心,深化合作方向的一次重要舉動。
實現大麥標準化種植
如今,華潤啤酒聯合多機構扛起“國麥振興”的大旗,經濟效益短期內難以實現,但社會效益是顯而易見的。
在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分析師看來,華潤啤酒向上游布局是有道理的,因為原材料安全和穩定,對大企業來說是基石。
對于使用大麥原料的啤酒企業而言,大麥的均一性非常重要,均一性決定了制麥工藝和釀造工藝是否能夠穩定,進而影響到啤酒的品質。東北、西北、蘇北三個區域是優勢啤酒大麥產區,但目前幾大產區的大麥均一性仍存在弱點。
鐘俊輝表示:“以內蒙古大麥主產區為例,由于地形、氣候等原因影響,各種植地塊之間很難實現生長狀況整齊一致,這意味著品質的標準很難實現均一性。此次國麥標準化種植試點基地落地內蒙古,是華潤啤酒以整合發展的思維去突破產業局限的一次嘗試。”
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的首席科學家郭剛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2008年國家大麥青稞產業體系成立以后,中國育種基本上能全面替代原來進口。但“卡點”在于好的品種沒有轉化成優質的啤酒原料——大麥,缺乏一個全產業鏈從頭到尾的質量控制機制。沒有統一的標準體系是難以實現均一性的。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此次華潤啤酒落地內蒙古的項目,就是聯合全產業鏈上下游,實現大麥的規模化、標準化種植。而這項投資是長期的,對于華潤啤酒而言,短期難以量化收益也是不爭的事實。
如何評估做這件事情到底值不值?“投資農業本身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不能簡單地算短期投資農業這筆賬,華潤啤酒做這件事,是從長期出發,從增強供應鏈韌性出發的。”鐘俊輝表示。
19:21 | 宇新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瑞爾特:將持續推進搭建完善的銷售... |
19:21 | 朗科科技:截至2025年4月20日股東... |
19:21 | 華綠生物:公司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原... |
19:21 | 西部牧業: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數為2... |
19:21 | 博匯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遠望谷: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戶數為6... |
19:21 | 眾捷汽車:目前公司暫未有人形機器... |
19:21 | 沃森生物:公司目前有6款產品處于... |
19:21 | 回盛生物: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 |
19:21 | 眾捷汽車:產品已進入奔馳等20多個... |
19:21 | 金現代: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