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記者多方了解,小米科技公司極有可能在2018年內啟動上市,有可能成為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
華爾街日報3月1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說法稱,小米正考慮在內地和香港雙重上市(A+H股雙行),中國有關部門已要求智能手機公司小米在內地上市。證監會代表未回復置評請求。
而之前傳聞較多的版本則是,小米有望在香港上市。
受此消息刺激,3月1日,A股小米產業鏈個股集體爆發,截至發稿,普路通(002769)、共達電聲(002655)、卓翼科技(002369)直線封漲停,開潤股份(300577)等個股均走強。
對于上市相關的問題,小米公司最近均不予置評。
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同時歡迎創新公司
之前據多位接近小米的市場人士透露,小米已召開上市啟動會,并將選擇在香港上市。一位投行人士稱:“小米正在爭取成為港交所新政策后首家登陸H股的互聯網巨頭。”
曾經錯失阿里巴巴的香港資本市場,正在醞釀20多年來最大一次上市改革,希望啟動“同股不同權”機制,來迎接新經濟企業。
最新消息是,港交所2月23日發表《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市場咨詢》,就接受同股不同權公司、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等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的修例,咨詢市場意見。
據香港信報經濟新聞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的話稱,修改上市規則的時間表明顯提速,最早可在4月底或5月初完成修訂,并即時接受上市申請,故首家掛牌的同股不同權公司極有可能提早登場。
阿里巴巴當初就選擇香港上市,但是因為港交所不允許阿里巴巴團隊當時提出的“同股不同權”模式,最終阿里選擇在美國上市,目前阿里巴巴在紐交所的市值逼近5000億美元,為全球前六位的上市公司。
而對于小米上市這樣一樁可能是今年最大規模科技類IPO,亦有多種跡象表明,小米最有可能選擇在香港上市。
有趣的是,2月23日,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在講同股不同權的投資者保護中,突然隨口提到雷軍,但立即解釋稱不是因為要讓小米先上,港交所沒有設標桿誰先誰后的想法。
“香港的小股東保護是永恒主題,沒有改變,只是以前我們關注是大企業家族大股東是不是欺負小股東,現在可能是企業創始人,雷軍來了,會不會欺負小股東。”李小加說。
最新的消息稱,一直以來備受關注的小米IPO,最終可能會敲定A+H股雙行。
中國證監會2018年工作會議指出,要吸收國際資本市場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與方法,改革發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
此前BAT因為受到上市盈利等因素影響,均在境外上市。
2月28日有消息稱,證監會發行部近日對相關券商做出指導,包括生物科技、云計算在內的4個行業中,如果有“獨角獸”的企業客戶,立即向發行部報告,符合相關規定者可以實行即報即審,不用排隊。“兩三個月就能審完。”這也意味著,證監會將對云計算等四大行業“獨角獸”企業IPO開通綠色通道。證監會對此尚沒有回應。
有望成為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
知情人士透露,小米首次公開募股(IPO)預計籌資100億美元,小米的估值目標為800億-1000億美元。不過還有一種說法是,雷軍給小米定調2000億美元的目標,曾受到投行的認可。
如果超過800億美元,則意味著小米上市后的市值將超過百度和京東,成為僅次于騰訊、阿里的中國第三大科技股。
小米IPO引發了全球資本市場的關注,在國內,背后的VC/PE也是期盼已久。自2010年到2014年,小米一共完成了6輪融資,投資方眾多,包括晨興創投、啟明創投、IDG資本、淡馬錫、DST、GIC、厚樸投資和云鋒基金等數十家VC/PE機構。根據數據記錄顯示,小米的上一次融資在3年前。2014年12月,雷軍宣布小米完成11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當時公司估值僅為450億美元。
小米的創始人雷軍畢業于武漢大學計算機系,兩年就修完所有學分順利畢業,開始闖蕩計算機市場。寫過加密軟件、殺毒軟件、財務軟件、CAD軟件、中文系統以及各種小工具,1992年他加入金山公司,之后成為公司總裁并帶領金山公司成功上市。與此同時,他也是中國最優秀的天使投資人,投資的項目包括卓越網、逍遙網、尚品網、樂訊社區、UC優視、多玩游戲網等。
2010年,40歲的雷軍拉上兄弟,喝了一鍋小米粥,成立了小米公司。他以智能手機為切入口,主打性價比理念,他說自己是創業,要時刻保持創業心態。
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智能機全球出貨量為2810萬部,較上年同期增長96.9%,出貨量僅次于蘋果、三星、華為。這也標志著小米走出兩年前高速增長停滯的陰影。
小米生態鏈公司已經進入業績收獲期。2月8日,小米生態鏈企業華米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這是小米旗下獨角獸企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小米生態鏈2017年銷售額突破200億元人民幣。
小米下一步的增長動力主要來自線下及海外。隨著小米生態鏈產品日漸豐富,小米2016開始為產品鋪設線下渠道,2017年底開設近300個“小米之家”,坪效達到27萬元/年,有調研顯示終端門店已經實現盈利,未來將成為小米的紅利渠道。海外市場也進展順利,進軍東南亞,印度市場全面打開。2017年下半年小米已經超越三星成為印度手機出貨量第一品牌,此外2017年小米手機在海外12個國家進入了前五。分析師認為未來兩到三年海外新興市場的紅利將支撐小米高速增長。
只是眼下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增速持續下滑,小米生態公司成長速度不達預期,小米之家等零售渠道線下門店拓展不達預期,海外市場競爭激勵,政策風險可能影響海外市場增長。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低暟l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