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5月10日,SLAM技術和機器人公司高仙正式宣布,完成A輪千萬級美元融資,本輪融資由藍馳創投領投,七海跟投。
公開信息顯示,高仙機器人成于立2013年,是國內最早從事基于SLAM技術研究的機器人公司,位于上海,擁有員工150人,在深圳、北京、新加坡設有分公司或聯絡處。
所謂SLAM,是一種機器人自主移動導航技術,與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理解并列為機器人三大底層技術。從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理解尚處于弱智能階段,應用場景相對受限,SLAM自主移動移動導航技術雖然起步晚于前兩者,卻相對更穩定成熟。
高仙創始人、CEO程昊天介紹,高仙是全球最早從事SLAM技術研發和應用探索的公司之一,成立于2013年,5年間,高仙已成功向下游近百家智能機器人終端企業提供完整的SLAM商用解決方案,并實現了在國內該領域超過60%的市場占比,機器人總體運行超過百萬公里,近一年綜合營收達數千萬,2018年預計銷售收入將突破1億元。
藍馳創投執行董事曹巍表示:“篩選人工智能類項目,藍馳有著自己的標準,相對會更看重核心技術能力與商業化戰略兼具的務實團隊,能尋找到有大規模需求的行業和落地場景,能提供真正解決用戶問題的產品和方案,實現我們常說的‘硬科技、軟著陸’。”
曹巍進一步指出:“高仙是目前國內難得可見的具備全球化視野和渠道資源,既有領先競品至少2年的的技術和工程能力,又能高效幫助客戶解決實際問題和需求,實現規模性商業化的團隊,這也是我們選擇高仙的原因。未來藍馳創投也會幫助高仙制定發展戰略、提供業務建議和輔導業務節奏、尋找合適的頂尖人才、介紹行業標桿客戶等,助力高仙走的更快更遠。”
高仙CEO程昊天表示,接下來,高仙將持續投入預算用于SLAM2.0的研究和探索,并進一步開拓和深圳清潔、安防、配送等重點垂直領域,以形成公司在技術和商業上的雙重壁壘。
來自高仙的資料顯示,基于多傳器整合和深度學習的語義SLAM應用,高仙SLAM2.0的關鍵技術指標遠高于業界平均水平,與市場上看到的大多數SLAM技術最高數萬平米的建圖性能相比,高仙SLAM商用解決方案已經實現了100萬平方米的地圖構建能力,超出業界同類產品技術平均水平20倍。
截至目前,高仙在商用清潔領域的自主機器人產品,為全球高端公共服務行業用戶提供清潔服務,已經實現了超過10萬公里的安全運行。今年6月,高仙還將正式推出無人駕駛環衛車,自此將完整覆蓋室內、室外全場景。
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希望借助機器人推動所在領域的技術變革,自然對高仙這樣的上游技術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如何將機器人與用戶核心業務深度融合、如何幫助用戶快速打造屬于自己的機器人產品,對此,高仙不再僅僅停留在SLAM技術商角色的層面,而是深入各個垂直領領域,為合作伙伴及用戶提供完整的行業/平臺機器人解決方案。
安防行業存在海量數據的存儲和管理,并因此而催生發數據庫機房的安全智能巡檢。2017年,高仙推出了數據庫機房巡檢機器人解決方案,用于對機房硬件設備進行全自動智能巡檢。除此之外,高仙在安防行業還成功落地了另一個剛需性應用場景:警用偵查巡邏機器人。2017年十一國慶期間,公安部相關技術研究部門在北京天安門部署了多臺警用機器人開展偵查巡邏試用,高仙正是這些警用機器人的完整技術方案提供商之一。
2018年初,高仙把基于SLAM的低速無人駕駛和機器人應用正式延伸到樓宇配送領域。在技術層面,高仙樓宇配送機器人實現了與電梯、門禁、無人貨柜機等建筑設施的聯動,可在樓宇建筑內暢通無阻地運送外賣、快遞及其它零售商品,徹底解決商品配送的最后一百米問題;產品的整體實現方面,高仙采用了全方位開放式合作架構——將包括機械結構、硬件及電氣選型、移動導航算法、電梯控制方案和上層APP交互及后臺,乃至第三方整機代工廠在內的一整套樓宇配送機器人產品方案用低成本商業模式提供給下游合作伙伴,不夸張的說,即使是一家沒有任何機器人運動技術基礎的公司,基于高仙這套產品方案也可以在30天內量產自己的樓宇配送機器人,并可將整機成本控制在萬元以內。
清潔、安防、配送是高仙機器人已經成熟商用的細分垂直領域。據記者了解,為了高效整合這些應用終端,高仙還為自己和合作伙伴規劃設計了統一的機器人后臺管理系統,基于這套系統,高仙和合作伙伴可以針對商用清潔機器人、安防機器人和樓宇配送機器人等各類服務機器人開展高效、便捷的操控與綜合管理工作,并為智能樓宇、智慧城市系統提供包括清潔、安防、樓宇配送、服務迎賓等服務在內的多元化機器人應用,形成更體系、更完整的機器人應用生態圈。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