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馬云辭職傳聞似乎要落下實錘。
9月7日晚間,一則馬云要辭職的外媒消息在朋友圈炸開了鍋。
中證君7日晚第一時間向阿里巴巴集團求證,公司發來一段聲明:“不管是在社會公益還是在阿里巴巴,馬云天天都在做老師,也天天夢想著再去做老師,這對他而言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想法。”
公司這段表述語焉不詳,但北京時間9月8日早間,紐約時報發布重磅新聞稱,馬云計劃下周一(9月10日)辭去阿里巴巴董事長職務,但仍將在阿里巴巴董事會擔職,并繼續指導公司的管理。
針對該報道,阿里巴巴集團今日(9月8日)早間并未向中證君直接回應,表示仍以之前表述作答。
而受此消息影響,阿里巴巴盤后價下跌2.32%,股價為158.60美元。
比比爾·蓋茨早一點退休
“我能從比爾·蓋茨那兒學到許多。我永遠不可能像他一樣富有,但有一件事我能做得更好,就是早一點退休。”
日前,馬云在接受彭博電視臺采訪中表示,“我想有一天,不久后,我會回去教書。我覺得這件事和做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相比,我能干得好得多。”
馬云確實做到了比爾·蓋茨早退休。
2014年2月,比爾·蓋茨辭去微軟董事長職務,時年58歲。而馬云如在今年9月10號他的生日當天辭去董事長職務,則為54歲,領先蓋茨4年。
正如阿里巴巴集團方面的回應,想做老師是馬云的一貫想法,他在多個場合都曾表達過這個愿望。
近日,在由阿里巴巴公益、螞蟻金服公益和馬云公益基金會主辦的2018XIN公益大會上,馬云再次在演講中表示,“最后還是會回到當老師這一行”,并稱自己“做老師能得心應手”。
馬云還很開心自己生日都是9月10日教師節。
而紐約時報的報道稱,馬云計劃下周一(9月10日)辭去阿里巴巴董事長職務。報道特別提及9月10日具有雙重含義,既是馬云的54歲生日,也是中國的教師節。
受馬云將辭去董事長職務消息影響,阿里巴巴盤后價下跌2.32%,股價為158.60美元。
馬云過往兩度選擇的辭職時間點耐人尋味。
本次是選擇在教師節以及生日當天,將辭去董事長職務。
而在2013年淘寶網十周年的日子里,馬云選擇正式結束自己14年的阿里巴巴集團CEO生涯,將接力棒傳給了與其共事13年的陸兆禧。
馬云在辭去CEO時的演講中頗為感慨,他表示期待這一天了很多年,但就像姑娘盼著結婚,新娘子到了結婚這一天,除了會傻笑,卻真的不知道該做什么。
VIE架構調整或為辭職鋪路
中證君注意到,在馬云上次卸任阿里巴巴CEO之前,為阿里做了一系列安排:公司組織架構調整、入股新浪微博、布局移動互聯網入口和淘寶打假謀劃轉型等。
而本次辭職傳聞前,公司擬對VIE架構作出調整。
阿里巴巴在今年7月27日發布的2018財年年報(20-F文件)中,詳述至2019年要完成對VIE架構進行調整完善,調整的核心內容為減少馬云和謝世煌的個人控制力,改由阿里巴巴合伙人和高管們集體控制,目的是為規避“關鍵人風險”。
阿里巴巴文件稱,截至2018年3月31日,阿里巴巴在中國注冊有大約500個子公司和分公司,在中國以外則注冊有大約420個子公司和分公司。
最核心業務的公司實體分別是淘寶、天貓、阿里云、阿里巴巴(中國)技術、菜鳥、優酷。
這些公司通過VIE架構被注冊在開曼和英屬維爾京群島的5個VIE公司控制,馬云和謝世煌控制了5個公司中的4個。
唯一例外的是控制優酷的方式,馬云和謝世煌通過阿里風險資本有限公司控制優酷實體66.67%的股份,另外33.33%被阿里另外兩個員工持有。
上圖為VIE架構調整前的控制方式,“合同安排”往往力量薄弱,依賴企業家個人自律和契約精神
VIE架構實際上處于“灰色地帶”,約束力脆弱,為了規避“關鍵人風險”、增強公司架構穩定性,阿里巴巴便決定對VIE架構進行調整。
文件顯示,每個VIE實體的股權將被一家中國有限責任公司控制,而非由少數個人持有,而這個中國有限責任公司將由兩個合伙企業控制,每個合伙企業各持有50%股權,合伙企業將選定阿里巴巴合伙企業若干成員及中國公民身份的管理層作為LP。
上圖為調整改進后的VIE架構控制方式,在VIE實體之上有多層法人實體和自熱人,再輔以“合同安排”,將減少個別自然人的風險隱患
結合近日馬云辭職傳聞,再看上述阿里巴巴的VIE架構調整,一個合理的推測是,馬云在辭任董事局主席職位后,便缺少了崗位本身的約束,“風險”系數提高,為了減少其個人對公司整體的影響,遂有上述安排。
事實上,不少科技互聯網公司均存在VIE架構安排或同股不同權設計,如何平衡創始人權力與公司治理始終是一個重要話題。
全球身價最高的老師
馬云為“退休”準備多年。他是一個有儀式感的人,2013年5月10日淘寶十周年紀念日辭去阿里巴巴CEO職位后,保留集團董事局主席職位,而更多時間則投身教育、環保等公益事業。
2014年,馬云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益基金會。2015年起擔任湖畔大學校長。2017年,馬云在公開演講中表示,希望自己在十年內徹底退休,“不想到老了還在開董事會”。
如果真的如愿以償,馬云估計會是全世界身價最高的老師。
目前,即將滿54歲的馬云以390億美元身價排在福布斯全球實時富豪榜第20位(46歲的馬化騰排在第17位)。跟他同歲的亞馬遜創始人兼CEO貝索斯最近則超過了比爾·蓋茨,以唯一超千億美元的身價位列全球富豪榜榜首,此前亞馬遜剛沖過萬億美元市值。
圖為阿里巴巴上市以來股價走勢
阿里巴巴2014年9月赴美上市,當前市值超過4000億美元。近期公布的2018年4-6月財報顯示,當季,阿里巴巴收入同比大增61%達到809.20億元人民幣,連續6個季度保持超過55%的高速增長,核心電商業務收入達691.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同樣高達61%。
在全球范圍內領先的互聯網企業包括FANG(Facebook、Amazon、Netflix、Google)在內,只有阿里巴巴增速超過50%。
大佬退休潮臨近
除阿里巴巴之外,在改革開放浪潮中崛起的一大批明星企業,其關鍵人物近些年紛紛到了可以考慮退休的年紀。
退休后是閑云野鶴,還是老驥伏櫪,各有不同。
有人出書發微博,有人劃艇玩登山,有人關心水、食物和空氣,像馬云這般退休后醉心教育的也不少。
當代寶媽們頗為重視的嬰幼兒早教,便是索尼公司創始人之一井深大(1908-1997)在1971年退休后所潛心致力的領域,他提出了不少開發幼兒潛能方面的主張,可謂日本幼兒教育先驅。
12歲開始工作、78年時間書寫一代商業傳奇的李嘉誠(1928-),今年5月正式退休,一生最關切的也是“教育”和“醫療”。李嘉誠退休也不是完全“休”,還要處理李嘉誠慈善基金會的部分工作。
最會玩的可能還是王石(1951-)。1999年王石48歲之時便卸任了萬科CEO,僅擔任董事長職位,自此開始放飛自我,啟動玩登山、劃賽艇、做形象大使、客串主持人的另一種生活方式,體脂率練到12%,一點不油膩。2017年,“寶萬之爭”之后,66歲的王石徹底辭去萬科董事長,宣告退休,迎接后三分之一人生。今年8月,他又擔任了華大基因母公司華大集團聯席董事長。
“退休”不見得就“清凈”,有些企業遭遇危機的時候,退休的企業家往往不得不再度出山,走上前臺。
87歲的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1931-)便是一例。今年6月張忠謀宣布徹底退休,這是他第二次退休。2005年,張忠謀就曾決定退休,但隨后而來的金融危機讓他不得不復出扭轉臺積電頹勢。事實上,1987年,張忠謀創辦臺積電的時候已經56歲,且高居德州儀器全球副總裁,但他仍決定辭職回家從零開始,自此開辟了集成電路制造代工模式。2017年,臺積電實現營收2087億元人民幣,凈利潤接近800億元人民幣。這一回,近90歲的張忠謀真的可以放心頤養天年、陪伴家人了。
柳傳志(1944-)的退休之路也不容易。2005年宣布退休,2009年因聯想出現盈利危機復出,2011年再度退休后,今年5月,又因為聯想陷入5G標準投票風波,再次挺身支援,一紙檄文《行動起來,誓死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戰》,扭轉聯想在公眾輿論上完全被動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