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近日,養生堂旗下公司萬泰生物披露招股說明書。
萬泰生物是從事體外診斷試劑、體外診斷儀器與疫苗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萬泰生物發布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擬登陸上交所,欲募資3.8億元,分別投向化學發光試劑制造系統自動化技術改造及國際化認證項目、宮頸癌疫苗質量體系提升及國際化項目和營銷網絡中心擴建項目。
據記者了解,養生堂集團旗下還有農夫山泉、養生堂藥業、養生堂食品等多家子公司。背后財團的前期培育使得萬泰積累了相當成熟的技術儲備,而在萬泰的多項技術中,即將于明年上市的首例國產宮頸癌疫苗或將賦予萬泰巨大的發展潛力。
據了解,宮頸癌疫苗上市已逾十年,但截止2018年,全球只有葛蘭素史克(GSK)和默沙東兩家企業具備生產能力,年均銷售額約250億元人民幣。
近兩年,GSK和默沙東的宮頸癌疫苗相繼獲批進入中國市場,按中國市場巨大的人口容量,國內HPV疫苗適宜接種人群約3.56億,按女性接種率5%、男性接種率0.5%,三針合計約2400元計算,可以為HPV疫苗公司提供存量230億元、每年增量約20億元的市場。
2001年,萬泰生物同廈門大學合作研發建立了全球首個大腸桿菌類病毒顆粒疫苗技術體系平臺。經過15年的研發,萬泰生物終于研制出中國第一個自主知識產權的宮頸癌疫苗。
萬泰宮頸癌疫苗的成功將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和英國之后全球第三個具備宮頸癌疫苗自主供應能力的國家。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蓋茨基金均高度關注萬泰宮頸癌疫苗的上市進程。目前已有泰國、印尼等多個發展中國家有意向引進該疫苗。據了解,如不出意外,其二價宮頸癌疫苗將于2019年下半年正式上市,同時九價疫苗也已進入臨床階段。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7年明確指出,現有證據表明,從公共衛生角度分析,二價、四價和九價疫苗在免疫原性,預防宮頸癌的效力和效果方面無差別,三種疫苗都可預防大多數的宮頸癌。國內也有專家指出,二價HPV疫苗,對內地人群的感染預防率更高,達到84.5%,高于全球平均值。如果以預防宮頸癌為目的,二價疫苗完全可滿足需求。此外,對比九價疫苗,二價、四價疫苗具有性價比高、可用醫保支付、適用年齡寬泛等突出的優勢。
此外,國產宮頸癌疫苗也將具有價格優勢。而在宮頸癌疫苗之外,萬泰已有的另外幾項核心技術也可圈可點。
2016年萬泰生物成功研制出中國第一套開放式全自動管式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使得一臺診斷設備可以配套多家診斷試劑。打破了歐美企業通過送設備、捆綁試劑的銷售方式。既緩解了我國95%以上的大中型醫院只能高價采購歐美試劑的現狀,也為我國的診斷行業發展打開了缺口。
此外,萬泰生物另一拳頭產品為戊肝疫苗“益可寧”。該疫苗擁有4項全球知識產權。《自然》、《柳葉刀》等國際頂級期刊都發文對戊肝疫苗給予了高度評價。
不過,萬泰生物的業績變化引起了市場關注。2016年度及2017年度萬泰營業收入分別比上一年度增長24.00%及12.49%,但2018年1-6月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僅增長2.30%,營業收入的增長幅度呈下降趨勢。凈利潤方面,2017年度比2016年度下降15.94%,2018年1-6月比上年同期下降24.25%。
對此,萬泰生物解釋稱,一方面由于公司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大力推廣化學發光診斷儀器及配套試劑,導致其優勢產品酶聯免疫診斷試劑及膠體金快速診斷試劑的銷售受到了一定的不利影響;另一方面由于子公司萬泰滄海生物醫藥項目大額在建工程轉固,導致折舊費用大幅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投資觀念的變化,業績不再是資本市場評估生物醫藥企業價值的唯一標準。
近日,國內生物制藥企業迎來重大利好消息。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對證監會提出的《關于支持未盈利生物制藥企業在A股創業板上市融資的提案》進行了答復,答復中明確回應,將依法創造條件,降低生物醫藥企業發行股權類融資工具并在境內上市的準入門檻。
在較為成熟的資本市場,對于高科技企業都持更為寬容的準入態度。如美股和港股,僅對欲上市高科技企業的市值做出最低限定,沒有盈利要求或者門檻極低(美國納斯達克規定盈利為75萬美金/年),更沒有連續遞增盈利的審批慣例。截止到目前,已經有六家未盈利赴港上市的內地生物醫藥公司。
在業內人士看來,面對生物醫藥類企業,資本應該更多關注其是否契合國家發展戰略,是否在技術上具備足夠的創新性與核心競爭力,是否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這些更具前瞻性的因素,將比企業營收情況、盈利是否遞增等常規要素,更能成為評價一家企業是否具備IPO資格的核心指標。
據萬泰生物介紹,本次擬通過募集資金實施的化學發光試劑制造系統自動化技術改造及國際化認證項目、宮頸癌疫苗質量體系提升及國際化項目建成后,預計將實現化學發光診斷試劑年產能1億人份、疫苗年產能3000萬支,據此計算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成正常運行后將使公司的銷售收入和凈利潤大幅增加。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