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現在最流行什么,那大家腦海中閃現的一定是中國風。從追隨西式,到追捧中國風,這一文化習慣的改變,歷經了幾代人的傳承努力。這家企業從無到有,在開辟攝影行業先河的同時,正在將中國風推向世界的大舞臺。它就是十五年來一直專注中國風文化攝影的“盤子女人坊”,其創始人楊健也成了大眾眼中的創業明星和青年領袖。
攜湖南基因
搖身一變成中國風引路人
楊健出生在湖南岳陽,一個眾多文人墨客喜愛走訪的勝地,楊健的外曾祖父曾是清末有名的書法家,外婆也出生書香門第。在家族濃郁的文化熏陶下,楊健從小熱愛書法、篆刻藝術,對傳統文化有著執拗的熱愛。這一文化基因也奠定了楊健為中國風傳承的血液。楊健的爺爺是位鐵血的冒險家,在70年代動蕩的社會中,只身一人選擇下海經商,爺爺的冒險精神也為楊健帶來了湖南人十足的精神特質“敢為人先,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10歲那年,為了幫家里減輕重擔,楊健主動挑起了家中事物,為讓弟弟讀書,他只身前往外地打工,身在外鄉的他每每想到家人,腦海中浮現的都是一幅幅其樂融融的畫面,他想將每一個美好的瞬間都呈現出來,于是他去了影樓工作,開始了攝影淬煉之路。
當時,很多影樓多為西式風格,市場上除了幾家隨性穿戴古裝攝影的影棚,也就沒有其他正規化的機構了,這與楊健對中國風的理解相差甚遠,楊健很失落但同時也看到了一片藍海,為了追逐夢想,21歲的他便開始自立門戶。開荒中國風市場,前無對照,完全需要從零開始,并且還要和成熟的西式風搶占市場,當時一腔熱血又經驗匱乏的他還遭遇欺騙,讓血汗錢血本無歸。歷經一番寒徹骨后,2003年,盤子女人坊正式成立,雖然當時規模不大,但其獨特性也獲得了市場的認可。楊健骨子里的冒險精神,也讓他一直折騰不止,他希望企業規模更大、知名度更高,不僅要做行業第一,還要做成世界品牌,讓中國風走向世界。于是帶著這個信念,楊健開啟了中國風時代。
敬畏傳統文化
不斷創新更迭獲認可
2008年,楊健嘗試將主題系列取自歷史人物原型及古詩詞歌賦的意境之中,在敬畏、遵從古文化的同時融入潮流元素,并每年從營業額中拿出10%進行原創研發。這一原創動作也將盤子女人坊再次推向了又一個高峰,比如原創主題作品《蝶戀花》,2010年推出《惹紅塵》,掀起了一波“越中國越時尚“的中國風潮流。《惹紅塵》更是成為了人手一套的古風藝術寫真。現目前原創系列已達1000余套,有600多套還申請了作品著作權專利,每年還在持續更新中。
在戰略方面,楊健從來都是快人一步。產品過硬的同時,要提高市占份額,于是全國布局迅速打開,一時間各大城市中心都有了盤子女人坊的倩影,市占率達到了80%。同時,開創了與影視劇IP合作的新方向,將熱門影視劇中的原型帶至攝影中,讓粉絲們有了體驗劇中人物風姿的體驗之地,助推了一波粉絲經濟。在推廣方面,楊健也從不吝嗇,與影視機構及明星合作、打通各大網絡渠道,成立500人的電商中心,開設自有的微信、微博、抖音大號,全方位進行宣傳推廣。在互聯網時代下,推出一秒穿越的“在線照相館”小程序,打通線上線下一體化布局的格局。一系列布局進一步鞏固了盤子女人坊在行業中的獨角獸地位,也吸引了眾多資本的青睞。
以客戶品質為中心
將中國風推向世界大舞臺
十多年的快速發展,也讓盤子女人坊成為了行業翹楚,隨著十五年的市場培育,眾多追隨者也紛紛開始加入,之前原盤子女人坊個別的加盟商嗅到商機也開始自立門戶,為了吸引客群還持續打著盤子女人坊的招牌經營,導致市面上出現了劣質作品,甚至產生了消費黑洞,而盤子女人坊的快速發展也出現了管理及執行方面的松懈,于是在網絡上爆出了一些盤子女人坊消費服務品質方面的報道,對盤子女人坊的服務品質造成了不良影響。
但楊健并沒有因此而慌亂,反倒覺得這正是市場對企業的檢驗,也是我們再一次成長的機會。于是,2017年,盤子女人坊停止加盟的腳步,對于現有加盟商做層層篩選,開始著重打造管理體系,提升服務質量,下發各種嚴控制度,分層級開展培訓。2018年年初,將企業戰略定為服務品質提升年,把客戶服務體驗放在集團首位,所有員工均以客戶滿意度為工作考核目標,并成立了質檢機構,開設投訴通道,全國各直營店上馬視頻監控系統,集團也在籌備拿出一百萬成立質保服務專款,讓消費者感受到最大的誠信及優質的服務。
截至目前,盤子女人坊服務的客戶超過200萬,并吸引了眾多海華僑胞,成為了港澳臺記者爭相報道的香餑餑。企業也從最開始的成人“盤子女人坊”延伸到兒童“鳳綾兒”品牌,并將產業鏈從攝影攝像延伸至文化傳播、服飾設計研發、產品生產制作于一體的“五業并舉、多元發展”格局。據楊健稱道“將東方美推向世界大舞臺”的愿景從未動搖,這一理想,將在未來十年便會達成,中國風將成為受世界矚目的文化潮流。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