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見習記者 劉勇
新三板公司“吞并”A股上市公司的典型案例,最終以虧損2.29億元的方式收場。
12月3日晚間,三盛教育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福建卓豐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卓豐投資”)與北京和君商學在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君商學”)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和君商學將剩余所持的1552.12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6.22%)轉讓給卓豐投資,轉讓價格為11.04元/股,轉讓價款總額為1.71億元。
公告顯示,本次權益變動前,卓豐投資持有公司5234.5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0.98%;交易完成后,卓豐投資持有公司6786.69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7.2%,仍為公司控股股東,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仍為林榮濱和程璇。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后,和君商學不再持有三盛教育股份。
而早在2017年10月25日,和君商學就曾與卓豐投資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和君商學將所持匯冠股份(三盛教育前身)3743.06萬股以10億元轉讓給卓豐投資,并約定在全部股權轉讓款交付完畢后,將剩余所持匯冠股份1552.12萬股的投票權不可撤銷地全部委托給卓豐投資行使。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兩次股權轉讓累加也并未給和君商學帶來正向收益。公開數據顯示,和君商學2015年以近14億元從匯冠股份前任大股東西藏丹貝收購2786.94萬股股票。而和君商學兩次轉讓交易總額僅為11.71億元,虧損額高達2.29億元。
和君商學在入主匯冠股份時曾表示,匯冠股份作為創業板IT上市公司,能夠為和君商學的人才提供事業舞臺和孵化平臺,并產生生態共生效應。不過,時隔兩年之后,和君商學指出,經慎重考慮與決策,和君商學轉讓匯冠股份的控股權,回收投資,調整和優化資源配置,集中到公司主營業務的增長與核心能力建設。
有業內人士分析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和君商學兩度轉讓三盛教育股份,其實就是正常的投資回收。投資本身有虧有賺,尤其是在和君商學業績增速下滑,對外投資加大的情況下,快速回籠資金有利于公司業務的調整。”
根據和君商學10月29日發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和君商學實現營收3411.28萬元,同比下降93.48%;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為1546.67萬元,同比下降49.69%。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