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賀駿
2018年即將收官,通信業又傳出重磅消息。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消息,自12月1日起,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等五省市推出攜號轉網新業務受理流程,用戶可發送短信進行攜轉資格查詢,辦理完攜轉業務后1個小時內即可正式攜轉到新的運營商。
在業界看來,此舉將大幅降低運營商各自的固有門檻,直接形成三大運營商短兵相接的局面。在OTT彎道超車與通信業內部競爭加劇的雙重壓力下,如何增加對用戶的黏性已成為運營商無法回避的命題。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三大運營商的龍頭,中國移動率先發起創新嘗試,其宣布與京東企業購達成合作,在江蘇全省2萬家移動營業廳及線下門店提供智能零售解決方案,包括商品、服務、門店黑科技等,助力江蘇移動打造零售渠道線上線下一體性服務。
三十年河西到河東
營業廳困局能否變新機
近年來,運營商可謂舉步維艱。全球范圍內通信行業均面臨市場趨于飽和、語音和短信等傳統業務受OTT等跨行業競爭的困擾。風光不再、數據流量增長和運營商增收不成比例等問題已成為“長痛”,而國內運營商在告別用戶增長黃金期,受微博、微信等移動互聯網產品分流嚴重的大背景下,還要面對來自監管層面的“提速降費”、流量“漫游”費取消、流量暢享套餐等問題,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下降已成為難以逆轉的趨勢。
日前,中國移動發布的三季報顯示,2018年前9個月營運收入5677億元,同比下降0.3%,這是中國移動自2014年以來首次營收下滑。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是曾經在運營商發展史上發揮過巨大作用的營業廳渠道,受線上沖擊顯著。當前,各渠道“購新機=開新卡”的環境,使營業廳對增量市場的開發和滲透作用減少。便捷的移動端繳費充值和業務辦理,使其以服務來經營和維系存量市場的窗口價值越來越小。由此,作為曾經的主戰場,線下渠道開始陷入“尾大難甩”的窘境。
作為用戶基數和營業廳渠道數量龐大的運營商,中國移動對于線下渠道的轉型升級需求尤為迫切。在2018年終端發展策略中,中國移動明確提出,下一步將推動實體渠道集中化改革,構建“連鎖+電商+協同”的高效渠道運營架構,打造“終端、內容、流量、渠道”四位一體的運營體系。而此次與京東企業購的合作,便是這一戰略落地的重要嘗試。
京東“授漁”營業廳
成無界零售新場景
在業界看來,營業廳提供窗口服務的價值雖有所縮減,但實體渠道依然是維系存量客戶和提升相關價值功能的關鍵。通對存量客戶的精細化管理和差異化服務,以提升客戶忠誠度,釋放客戶價值,是中國移動選擇京東企業購的訴求所在。
據介紹,通過為營業廳引入多樣化包括各種3C數碼產品等多樣商品,京東企業購幫助江蘇移動在營業廳內構建起一套高質量服務標準體系,讓門店從“專職辦卡”進化為“五臟俱全的小型購物中心”,進而重獲營銷的主動權,讓存量用戶重新擁有了進店的動機,帶動整個店面的銷售。
除了豐富的實體渠道商品品類,京東企業購還可以提供包括商品展示、商品售賣、互動體驗、場景構建、店面管理、選品補貨等在內的智能零售解決方案,通過大數據、預測算法等方面的智能計算能力,引入銷售預測、智能選品、倉配布局、智能補貨等智能供應鏈技術,提升江蘇省內營業廳的運營管理水平和效率,進一步提升實體渠道的盈利能力。
運營商加速創新協同
聯手打造“超級流量池”
隨著互聯網步入下半場,人口紅利的消失沖擊著所有線上產業。用戶高速增長趨勢的萎縮,獲取新用戶的成本也隨之水漲船高,當前純線上流量的獲取成本已高于線下。因此,從流量角度看,與中國移動營業廳合作成為京東挖掘線下流量的絕佳所在。
據了解,本次合作的江蘇移動2萬個營業廳及門店覆蓋全省各地市,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營業廳承載著大量移動用戶的下沉渠道。因此,這才有了這出京東與移動聯袂上演的平臺化大戲,雙方共通既有渠道,共享用戶資源,共創用戶價值,共同摸索收益與成本間的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份,中國移動與京東便利店項目展開一系列基于社區場景的創新合作,將中國移動號卡、套餐、流量、寬帶等產品辦理能力輸出給線下的全量京東便利店,并推出京東便利店客戶專屬產品和專屬客戶權益,為雙方帶來了客流量。
除線下合作,雙方還在線上進一步整合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資源,實現積分兌換和中國移動和包支付的打通,由京東企業購為和包App提供其數萬款優質商品和品牌營銷資源,同時開放金融能力,進行技術輸出,讓中國移動和包支付得以借助豐富的商品資源更精準觸達用戶,實現精準營銷,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合作。
業內人士對于京東與中國移動在開放式創新合作中,構建的全新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模式充滿了期待。有分析人士指出,從線上到線下,從支付到營銷,京東與移動之間的一攬子合作,能夠有效幫助雙方在流量紅利殆盡的寒冬到來之前,通過渠道快速下沉構建“超級流量池”,在5G全面鋪開前搶占優勢。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