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夏芳
12月12日,有著中國第二大天然健康食品之美譽的五谷磨房在香港資本市場上市。然而,上市首日,公司股價遭遇破發,昨日報收于1.42港元/股,當日下跌12.35%,公司市值為31.54億港元。
對于五谷磨房公司股價上市首日的表現,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五谷磨房屬于傳統產業,缺乏業績亮點,投資者對其價格的走勢缺乏足夠的信心,因此,公司股價上市首日破發將成為常態。
上市首日股價破發
根據公司公開資料顯示,五谷磨房是一家主要從事天然健康產品的制造及銷售業務的公司。該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標準配方谷物粉、個性化配方谷物粉、五谷伴侶及其它天然健康食品和產品。該公司產品的主要原料包括經烘制與研磨后混合的黑芝麻、核桃、淮山、枸杞、豆類、奇亞籽、燕麥和紅棗。
本次公司公開發售股份數目為4.21億股,發行價為1.62港元/股,所得款項凈額6.09億港元,35%用于加強公司綜合分銷平臺并優化渠道組合;60%用于在廣州市興建南沙生產基地,并為此規劃加工設施采購機器和設備;5%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根據五谷磨房的招股書顯示,該公司銷售渠道以線下為主,主要采取的是與超市簽訂協議、開設“體驗式”專柜的直營模式。截至2017年底,五谷磨房在中國453個城市的超市,如沃爾瑪、大潤發、永輝、華潤萬家以及家樂福等,開設了3690個直營專柜。
從公司公布的銷售數據來看,五谷磨房近年來的營收和凈利潤都在同比增長。根據公司招股書顯示,從2015年-2017年,五谷磨房的營業收入從9.37億元增長到了15.76元;凈利潤則由2015年的0.8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1.88億元,翻了一倍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五谷磨房產品的毛利率一直維持在70%以上,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五谷磨房整體毛利率分別為73.4%、77.0%及76.3%。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中國天然健康食品行業市場參與者相對分散,前五大從業者的零售額合計占2017年市場份額的比例僅為7.6%;不過,總體來看,該行業的零售額自2013年的680億元增至2017年的103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1.0%。預計2022年將達到1839億元,自2017年起計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2.3%。而按照2017年市場份額來看,五谷磨房作為國內第二大天然健康食品公司,目前市場份額僅為1.7%。
從上市數據可以看出,受益于行業發展,五谷磨房未來的增長還是有很多的想象空間的,但是,公司股價在上市首日卻遭遇破發。
在行業研究員看來,五谷磨房在資本市場上的遭遇對于多數傳統企業來說,破發將是一種常態。但是,在中國食品產業研究員朱丹蓬看來,五谷磨房未來的發展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也是導致其在資本市場不受待見的原因之一。
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五谷磨坊存在有幾個制約,一是銷售地方的制約,第二是品類的制約,第三是模式的制約,第四是利潤的制約。因為五谷磨坊的主要渠道是在大商超,而隨著大商超人流越來越少,商場的費用越來越高,在品類和模式單一的情況下,該公司上市之后的可持續發展,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線上銷售占比較小
值得一提的是,五谷磨房的銷售雖然是線上線下結合,但是,線下傳統渠道依然占比最大。統計2015年至2017年營收顯示,五谷磨房通過線下渠道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10億元、11.31億元、13.69億元,占比達97.1%、93.8%、86.9%。而線上渠道的占比分別為2.9%、6.2%和13.1%。
根據五谷磨房招股書顯示,五谷磨房的線上渠道則包括天貓、京東、唯品會等主要電商平臺和社交網絡平臺。
《證券日報》記者在天貓查閱五谷磨房產品銷售可見,其多數產品的銷量并不樂觀。統計顯示,五谷磨房月銷售量過萬筆的僅有售價59.9元的紅豆薏米粉和售價為59.9元的核桃芝麻黑豆粉;月成交過千筆的僅有66.9元/盒的益生菌紅豆薏米粉和售價126元/盒的益元八珍;其它的品類月成交不足千筆,有的甚至僅有十幾筆。
對于五谷磨房的未來發展,朱丹蓬表示,五谷磨房以線下銷售為主,而近兩年大賣場生意不斷下滑,人流量急劇下降,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而言,五谷磨房的競爭力整體在不斷削弱。
另外,五谷磨房的主要銷售模式為線下專柜由銷售人員推薦銷售為主,這也使得公司產品定價相對于同類過高。
不過,對于公司及行業未來發展,五谷磨房信心十足,其認為,隨著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增強和健康意識的提高,天然健康食品市場將迅速增長,增速超過食品行業整體增速。
但在朱丹蓬看來,五谷磨房應該在產品品類要多元化,銷售場景要多元化,渠道拓展的多元化應該加強。“整個市場的前景是可以的,關鍵是(五谷磨房)如何在線上線下進行互補。”
致富證券研究部在對五谷磨房的風險提示中表示,五谷磨房集團并無以固定價格與原材料供應商訂立長期協議,產量及生產成本取決于能否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獲取優質主要原材料。若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可能對集團盈利能力及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而長雄證券分析師在研究報告中稱,五谷磨房集團業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五谷磨房品牌的市場知名度,對集團品牌、商標或聲譽的任何損害或未能有效推廣集團的品牌,可能對集團業務及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另外,集團業務受到消費者口味、喜好、觀念及消費模式變化的影響;未能保持食品安全及始終如一的質量可能對集團品牌、業務及財務表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