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志偉
基于與生俱來的“地產基因”,遠洋資本選擇的賽道與紅杉資本中國、高瓴資本差異明顯,深耕大物流成為遠洋資本的符號。用遠洋資本的副總經理林川的話解釋為,“依托卓越的土地開發以及空間提供能力吸引空間運營商入駐,進而對運營商背后的整個生態圈產生‘虹吸效應’,形成‘為運營商提供土地、空間’以及‘運營生態圈投資布局’的核心競爭力。”
投資信良記與小龍蝦有關
7月20日,遠洋資本與信良記牽手,宣布獨家領投3億元投資信良記,鐘鼎資本、峰瑞資本跟投。此筆投資一舉創下了2019年國內餐飲供應鏈領域的融資金額之最。遠洋資本成立于2013年2月份,是專注于從事另類資產管理的專業機構。在投資界不算老字輩,出手如此闊綽,讓業界驚訝不小。
林川對《證券日報》表示,物流子賽道頭部企業、完善的冷鏈物流體系、穩定的餐飲供應鏈閉環是遠洋資本在大物流賽道遴選投資標的時所看重的。
林川介紹,投資信良記有一份特別的機緣,與其爆款產品“小龍蝦”有關。“當時因為遠洋資本投資了冷庫、冷鏈物流企業,感覺還不夠,計劃收購一些產業鏈的上游企業,比如收購一些小龍蝦的產地,后來我們發現想收購的這些場地都被某企業捷足先登了。后來我找到物流團隊董事總經理王瑞,想看看這個企業是何方神圣,順藤摸瓜找到了信良記。經過溝通才發現這件事情不簡單,小龍蝦屬于水產蛋白,想要把整個食品餐飲供應鏈體系做出來,背后的工作很不簡單。”
據悉,信良記是一家新經濟創新企業,成立于2016年,專注于爆品垂直管理的餐飲供應鏈企業,不斷研發多款餐飲爆品,幫助餐飲企業解決最核心的產品問題。
信良記的核心是基于場景的賦能型爆品供應鏈,有三個關鍵詞:“場景”、“賦能”、“爆品”。信良記一開始用小龍蝦做爆品切入,并且一直堅持這樣的路徑。新辣道創始人、信良記CEO李劍對《證券日報》記者稱,對于供應鏈和上游工廠不是淺度參與,信良記是深度賦能,公司認為小龍蝦業務很大的時候就會并購工廠,當然大部分工廠是通過貿易協同和品控管理和貿易管理,通過商務的合作,類似于蘋果對富士康管理和控制一樣。李劍堅信,“未來10年到20年,我們大部分的消費者一日三餐,尤其城市人口一日三餐會由家庭廚房場景逐步轉移到社會餐飲。”
此筆3億元的融資,是成立剛剛3年的信良記第三次獲資本市場青睞。2017年2月份,信良記獲5000萬元融資;同年7月份,鐘鼎資本領投1.2億元新一輪融資。據李劍介紹,完成本輪再融資后,信良記將著重于提升基于餐飲場景為合伙人賦能的能力。一方面,不斷擴大爆品產品庫,為合伙人提供更多優質爆品;另一方面,深耕渠道建設,深度賦能合伙人,為其解決餐廳經營過程中遇到的痛點,幫助合伙人提高餐廳經營效率及營業額。
遠洋資本的“魚大水大”
遠洋資本此次投資信良記的資金來源于遠洋資本現代物流股權投資基金(“現代物流基金”)。該支基金是遠洋資本于去年年末發起設立的物流行業專項股權基金。
從遠洋資本官方網站上,不難發現遠洋資本的遠景。憑借專業獨到的投資眼光和價值挖掘能力,通過“募、投、管、退”全周期的資產管理業務模式和產業協同,幫助合作伙伴實現價值提升。業務范圍包括:地產投資、股權投資、債券投資、投資顧問及海外投資業務五大領域。旗下擁有多家大型基金管理平臺和投資平臺,管理資產規模超過900億元。目前,已成功投資九曳供應鏈、鄭明現代物流、駒馬物流、壹米滴答、發網等企業。
遠洋資本副總經理、基金業務董事總經理鄭凡明透露稱,現代物流基金已于今年上半年順利完成首次關閉,承諾出資規模達16億元。接下來計劃希望可以完成30億元。
“未來五年,遠洋資本擬投資480億元,獲取總規模超1300萬平方米的物流地產。”林川稱。
林川表示,在投資九曳供應鏈、鄭明現代物流、駒馬物流、壹米滴答、發網等冷鏈、城配干線、倉配、零擔等物流子賽道頭部企業后,遠洋資本股權投資團隊將以物流領域的投資布局為基礎打通整個供應鏈體系,重點布局產業領域的供應鏈子賽道,除了已經投資的食品供應鏈領域的信良記之外,還儲備了包括汽車后市場、工業品超市、工業原材料如玻璃、布料以及化工等在內的優質產業供應鏈企業,這些項目都將逐步納入到現代物流基金的“資產包”中來。
談及物流現狀,林川說道,“大物流和物流體系升級才有了其他的一些工業和產業結構化的升級,物流是基礎。整個物流體系成本占GDP比重還是比較高的,說明物流有一個很大的空間需要提升的,一個是效率,一個是成本。而且物流作為現代服務業的基礎,市場很大,能夠承載比較大的資本在其中投資和布局,吳曉波有一本書叫《水大魚大》,所以我們作為資本投資一定要找一個比‘魚大水大’更大的市場”。
漢森供應鏈董事長、農特集團總裁黃剛同樣看好物流業的未來,“我相信很多細分垂直領域里還會出現信良記這樣的公司,中餐的標準化程度還不夠,所以背后機會非常多,在這方面,遠洋資本還可以繼續往下投”。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