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嵐
華為首款商用5G手機千呼萬喚終出來。7月26日,華為在深圳坂田總部對外發布Mate20X5G,并將于8月16日正式開售,定價為6199元。
據悉,這不僅是國內首部獲得5G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的5G手機,同時也是當前唯一商用支持NSA(非獨立組網)和SA(獨立組網)的5G雙模智能手機。
截至7月28日下午六點,《證券日報》記者看到,華為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已有8.3萬人預約該款手機,天貓華為官方旗艦店預約人次則約為4.9萬。
華為首款5G手機的熱度也早已蔓延至A股市場。連日來,多只“華為概念股”持續走強,7月26日當日,包括金橋信息、勁勝智能、百邦科技、茂碩電源和捷榮技術等多只個股收獲漲停。在業內分析人士看來,過去十年,蘋果產業鏈一度成為A股市場信息通信技術領域持續時間最長、影響范圍最大的投資主題,現在情況正在變化,華為產業鏈有望成為A股市場未來5-10年最大的投資機遇。
8月迎來5G手機上市潮
從6月初工信部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短短兩個多月,中國消費者就有望用上第一批5G手機。7月23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目前約二十款5G手機可上市,5G設備與終端均已步入成熟階段。
據了解,除了華為,包括中興、vivo在內的多個品牌5G手機也將在8月上市銷售。7月23日,中興通訊搶先發布了國內首款5G手機并開啟預售,售價為4999元。7月28日,vivo通信研究院總經理秦飛表示,vivoiQOO5G版手機計劃于8月上市。今年商用初期5G手機的產量和銷量不會像4G手機那么大,而4000元~5000元的售價未來也是有可能的。
值得一提的是,從目前各品牌5G手機的定價來看,都遠遠低于此前市場“售價過萬”的預期。對此,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解釋稱,5G時代初期不考慮盈利或者不盈利,而是聯合運營商、聯合用戶讓5G市場快速成熟起來。vivo通信研究院總經理秦飛亦表示,vivo的首批5G手機價格會接近成本價,或者虧本賣都是有可能的,“作為頭部企業,有義務推進5G的快速發展。”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飆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今年是建國70周年,10月是一個很重要的時間節點,運營商需要在10月前制定套餐,備貨也需要差不多30天,所以各品牌選擇在8月扎堆上市5G手機,也是為了“提升運營商信心,告訴他們會有備貨和價格”。
A股華為產業鏈崛起
5G手機不僅讓消費者翹首以待,同時也在資本市場上掀起了一波熱浪,尤其是華為概念股,更是投資者追捧的香餑餑。
《證券日報》記者在上交所和深交所的投資者互動平臺上看到,在華為首款商用5G手機發布前后,不少投資者在平臺上追問相關上市公司是否與華為有合作關系。其中,深市上市公司碩貝德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明確表示,公司為Mate20X5G版手機提供了天線。
此外,滬市上市公司匯頂科技第一時間通過其官方微信公眾號向華為表示祝賀并透露,華為Mate20X5G版的創新指紋和觸控方案是由匯頂科技提供的。
另據集微網日前梳理的華為Mate20X5G版手機供應鏈,供應商中的A股上市公司還包括比亞迪、歐菲光、京東方、藍思科技、合力泰、同興達、立訊精密、長盈精密、深南電路、滬電股份、歌爾股份、欣旺達、德賽電池、聞泰科技等十數家。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在業內人士看來,華為產業鏈在A股市場崛起已是大勢所趨。東莞證券的報告稱,5G商用加速,有望充分提振下游手機市場需求,新一輪換機周期即將開啟,其中終端天線、射頻前端、終端PCB、電感等細分領域受益明顯,有望迎來量價齊升。
國金證券此前發布的報告則表示,過去十年,蘋果產業鏈一度成為A股市場ICT領域持續時間最長、影響范圍最大的一個投資主題,孕育了以立訊精密、信維通信、歐菲科技為代表的一批百億市值明星公司?,F在,情況正在發生變化,“我們看好華為產業鏈成為A股市場未來5-10年最大的投資機遇。在新一輪智能化浪潮下,華為公司將從過去的跟隨者轉型成為新科技周期的引領者,通過創新驅動與供應鏈公司形成上升螺旋共同演化成長。”
(編輯 上官夢露)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