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快手大數據研究院發布《2019快手教育生態報告》,首次對快手教育生態做出系統盤點,用大量數據標注出三萬六千行在快手分享經驗與知識的故事。
報告顯示,快手教育生態的多項數據已達到億級。教育類短視頻累計生產量高達2億,作品日均播放總量超過22億,日均點贊量超過6000萬。在這些數字背后,素質教育、三農、職業教育、學科教育四大垂類支撐起龐大的知識內容池。
此外,教育短視頻作者超過99萬,同比增長超過100%;教育直播日均觀看時長約為734年,日均觀看人數累計高達1億,日均直播評論超過2000萬。
短視頻構建教育新場景
作為一個普惠和真實的短視頻社區,學習需求一直是快手用戶的普遍需求。教育生態報告則用數據表明,教育這件事在快手上無關年齡與性別,更多關乎個性與互動,并呈現出地域與偏好的顯著差異。
以素質教育為例,日均播放量超過10億,點贊量超過360萬,快手用戶已經習慣了通過短視頻學習新知識,包括書法、手繪、曲藝、生活妙招、舞蹈、攝影等;職業教育方面,日均播放量超過9億,普通人通過學習維修、駕駛、飲食制作、服裝設計等,豐富了生活或改變命運。
數據顯示,18歲以下用戶除了在快手獲取學科知識,興趣也兼顧計算機、動漫手繪、體操和黏土;18-30歲的用戶偏愛攝影;30-45歲用戶動能操作農用機械,靜能寫書法、吹薩克斯;45-60歲用戶更關注財富知識、種花和二胡,60歲以上用戶喜歡茶葉、下棋和曲藝。和日常認知不同,美發內容的男老師更多;唱歌教學方面,女生更愛教,男生更愛學。
不同的地域也有各自的內容消費偏好。廣東有很多熱愛研究電子產品的新新人類,上海舞蹈高手遍布,吃貨則喜歡在北京和重慶穿梭;云南和寧夏則一如既往的充滿文藝和知性的氣質。
快手連接起各行各業的普通人,也通過短視頻+直播以及快手課堂等功能,為用戶創造出教與學的新場景。目前,快手上52萬教育內容創作者已成為付費課程老師的一員,而這僅僅是短視頻+教育新生態的冰山一角。
從快手課堂到教育生態
自發的教與學繁榮了快手社區,但學習體驗與創作者變現卻不夠規范化、體系化、規模化。2018年6月,快手課堂上線,通過專有頁面連接知識創作者與粉絲,并通過精選內容付費,讓教育內容創作者在快手上“勞有所獲”。
到今天為止,用戶消費好內容獲得知識的同時,高達52萬的教育短視頻創作者已經通過快手獲得了收入,并推動短視頻與教育行業深度融合,為教育拓展了“新人群”,創作出“新內容”,孵化出“新老師”,也在推動著教育營銷方式、社交化學習的革新。
“新人群”體現在快手挖掘了新消費群體的學習需求。從2018年6月到2019年8月,快手教育平均每月付費用戶環比增速超過95%,累計付費用戶已超160萬,快手教育生態初具規模。用戶覆蓋一二線城市到三四線城市,其中,三線以下城市的下沉市場用戶占比高于行業平均水平9.2%。
“新內容”體現在快手拓展了知識邊界,探索出眾多新型細分市場,除了學前、K12、成人教育內容之外,知識的邊界延伸到職教、生活、拍攝剪輯、電商、麗人、書法、手工等內容領域,更好地滿足大量的長尾需求。
“新老師”則體現為教育生態中老師IP更受學生歡迎,付費課程教師人數累計超過1萬人。除了品牌機構,新興知識作者群體也在出現,個人IP也能出圈,極大程度上突破品牌營銷的局限,釋放個體“老師”能量。
說到“新營銷”,快手教育生態在知識變現方面表現出強私域滲透力。51%的作者使用短視頻售賣課程,其中95.2%的人獲得收益;43%的作者在直播間售賣課程,其中94.9%的人獲得收益。“好內容”與“獲客”的轉化壁壘得以打通,免費的好內容帶來付費的新轉化,用戶學習需求的觸發機制也從心理營銷向價值說服傾斜,不必高成本去買流量。
承襲了短視頻和直播的強互動基因,快手教育生態呈現出“新傳授”的特色。知識傳受關系不止于單向的教育傳輸,而是更加強調老師與學生的互動與陪伴。其中,短視頻互動率高達76%,直播人均彈幕15條。
教育生態合伙人計劃升級
如果說快手課堂是快手教育1.0,那么今年7月發布教育生態合伙人計劃則意味著快手教育進階為2.0。相比以往,“教育生態合伙人計劃”開始主動邀請優秀短視頻知識生產者入駐快手,并提供精細的運營輔導和百億流量支持。
這一次,除了個體優質創作者,好未來、果殼、星站TV、喜馬拉雅、知乎、育學園等各領域知名企業開始主動擁抱短視頻,在快手進行優質、穩定、系統化的內容輸出,越來越多成功案例在快手涌現。
近日,快手進一步升級了“教育生態合伙人計劃”,從流量、資金、運營、品牌、電商、數據服務等多個維度為C端和B端的合伙人提供精細化的支持,共同發現教育與短視頻結合的可能性。
隨著快手教育生態不斷發展壯大,嶄新的知識傳播和學習場景讓人們看見了教育的未來趨勢,其融匯了好內容、好老師、好前景,加速讓教育回歸普惠的初衷。
(編輯 王江浩)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