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首批完成上市程序的28家創業板公司同時在深交所掛牌交易,“十年磨一劍”的中國創業板正式對外亮相。
據說,上市之初,這批企業的當家人還在北京成立了“C28俱樂部”,C取自創業板的英文首字母,28則是28家公司之意。
到今天,創業板上市正好滿十周年。
創業板企業也從28家,增長到如今的773家,成為A股的重要組成部分。
回頭看“C28俱樂部”成員,也是大浪淘沙:有的乘風破浪;有的原地止步;有的一蹶不振;有的黯然離場……
十年,也有更多創業者成長起來,773家公司中:百億市值以上公司共有111家,其中五家公司成為了千億級別的上市公司,溫氏股份為2196億元,成為創業板一哥,邁瑞醫療2171億元、寧德時代1530億元、愛爾眼科1182億元、東方財富1019億元。此外,還有同花順等7家公司總市值超過500億元。
A股市場有喜歡炒題材的習慣,創業板十年來經歷了數不清的題材炒作,但十年過去,題材炒作的那些龍頭最終都被打回原形。曾是創業板明星股的金亞科技,十年后A股路卻已走到盡頭。十年期間,金亞科技曾經是“電子競技”、“互聯網支付”等題材炒作的龍頭,被資金瘋狂追捧,股價一度漲過5倍。如今一切都涼涼了:金亞科技被暫停上市,目前股價只有0.77元,十年累計下跌94.77%,成為創業板中最熊的個股。
金亞科技董事長周旭輝不能再像十年前那樣笑了。
市場上真正的長跑冠軍卻很少出現在題材炒作中,業績是它們持續領跑的動力源。在700多只創業板個股中,涌現了8只10倍股,分別為康泰生物、愛爾眼科、泰格醫藥、同花順、先導智能、興齊眼藥、衛寧健康、信維通信。除卻近兩三年上市的新股康泰生物和興齊眼藥,其他六只個股都是白馬股。2009年首批上市的愛爾眼科以19.38倍漲幅成為創業板最大的牛股,愛爾眼科上市當年的凈利潤為9200萬元,而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已達12.31億元,業績增長也達到了12倍以上。此外,2012年上市的泰格醫藥漲18.66倍,是創業板第二牛股,2009年底上市的同花順漲16.73倍,居第三。
盡管過去十年涌現的牛股不少,但仍有167只創業板個股下跌。除了金亞科技,于2010年04月30日上市的國民技術,也因問題纏身,在過去十年累計跌78.92%,居第二熊。于2010年8月27日上市的向日葵,累計跌幅77.31%,為創業板第三大熊股,是最熊的浙股。于2009年12月上市的天龍光電,累計跌73.86%。
國民技術在過去十年累計跌78.92%,成了創業板里的第二熊。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8只10倍牛股中,有五只來自醫藥生物行業。而在創業板市值前50只個股中,醫藥生物行業的個股也最多,有15只,其中市值最大的是邁瑞醫療、愛爾眼科和智飛生物。計算機、電子、傳媒、通信4個行業是市場認可度較高的科技板塊,從這個角度看,新興產業類的科技股才是創業板的主流。科技股中,過去十年漲幅最大的是先導智能,累計漲幅為15.35倍,其次是信維通信,漲幅為10.12倍。
“市場從短期來看是一臺投票機,但從長期來看則是一臺稱重機。”這是投資大師格雷厄姆的一句名言。創業板的十年歷史再次證明了格雷厄姆說的不是一句正確的廢話,而是用股民血淚澆灌出來的真理。
十年大事記——
●2009年10月23日,中國創業板舉行開板啟動儀式。數據顯示,首批上市的28家創業板公司,平均市盈率為56.7倍,而市盈率最高的寶德股份達到81.67倍,遠高于全部A股市盈率以及中小板的市盈率。
●2009年10月30日,中國創業板正式上市,首批28家公司上市。
●2010年,《關于進一步規范創業板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買賣本公司股票行為的通知》
●2011年11月28日,深交所推出《關于完善創業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見稿)》,明確36個月內累計被交易所公開譴責三次以及成交價格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面值的股票將終止上市。
●2012年4月,《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正式發布,并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這意味創業板退市制度終于正式出臺。
●2013年初,創業板試點推出了行業信息披露指引并全面實行信息披露直通車。創業板開啟超級大牛市。
●2014年5月,創業板再融資制度正式落地。
●2015年6月5日,創業板指數見頂4037點,大牛市終結。
●2016年1月4日,A股新年開市第一天出現熔斷,創業板指數暴跌8.21%。
●2017年6月23日,深交所決定欣泰電氣股票終止上市。欣泰電氣就此成為了首個因欺詐發行被強制退市的上市公司和創業板首家退市公司
●2018年寧德時代以創業板首家獨角獸身份登陸A股
●2019年10月18日,證監會《關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正式發布,支持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和恢復重組上市配套融資。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