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加碼云服務市場。12月26日,華為云在北京發布智能工作平臺WeLink。業內人士指出,華為開放WeLink辦公平臺,選取更多場景切入云服務市場,通過華為云WeLink爭奪辦公場景市場份額。
助力企業數字化升級
華為云WeLink源自華為自身數字化辦公轉型實踐。2017年1月上線的WeLink1.0可提供會議、消息、郵件、待辦審批、知識共享等功能。目前,WeLink用戶已達19.5萬,聯接團隊52萬個。
據華為云副總裁、聯接與協同業務總裁薛浩介紹,華為云WeLink提供基礎服務和增值服務。通過WeLink應用市場和華為云嚴選市場,提供持續更新的各類企業應用,助力企業數字化升級。
“WeLink開放是水到渠成。”德邦證券TMT行業首席研究員雷濤對中國證券報記者稱,華為云過去在政務云市場取得較好的成績,對中小企業客戶的競爭自然不會放棄。中小企業方面,阿里云走的更靠前,騰訊云也有一定優勢,華為云參與競爭,要尋找一些差異化的場景。企業辦公方面,阿里釘釘具有優勢。
IDC報告顯示,2019年一季度,國內公有云市場熱鬧開局。從IaaS和PaaS市場情況看,阿里、騰訊、中國電信、AWS、百度和華為占據了80.2%的市場份額,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阿里云市場份額為43%,華為云取得5.2%市場份額。
IDC報告認為,阿里以其強大的客戶、生態和運營能力,持續助力互聯網行業業務系統上云,不斷深耕零售、政務和金融三大行業云化轉型。騰訊借助其在云游戲和云視頻方面的優勢,以及微信、小程序等生態轉化能力,積極拓展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機遇。華為云駛入發展快車道,組織擴張、市場運營以及行業拓展方面表現突出。
競爭日趨激烈
2017年3月,在長沙華為中國生態伙伴大會上,華為時任輪值CEO徐直軍表示,從2017年開始,華為將成立專門負責公有云的CloudBU(云服務)。通過強力投資打造開放的公有云平臺,做大產業蛋糕。同年8月,華為簽發一份“關于CloudBU組織變動的通知”,負責公有云業務的CloudBU成為華為集團下的一級部門。當年9月,華為提出,要打造全球“5朵云”之一。
除了WeLink,近期華為在云計算領域動作頻頻。天眼查顯示,12月6日,華為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100%持股,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華為公司副總裁、華為云業務總裁鄭葉來。
云計算領域競爭日趨激烈。一家上市公司人士李明(化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說,該公司最近要全面上云,正在做招投標,華為、騰訊、阿里、亞馬遜、微軟都過來投標了,但最終花落誰家仍未確定。
“云生意剛起來,大家都在投入。華為必須做云,不然原來的企業(客戶)交換機和路由器業務就‘廢’了。”云計算領域資深人士王波(化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長期來看,ICT的專用設備會逐步實現軟硬件解耦。這是華為必須投入云計算的重要原因之一。
雷濤稱,未來IT資源都會搬到云上,這是產業發展趨勢。“云是重資產生意,高科技、大投入。能做這個生意的公司其實并不多。阿里、騰訊、華為都有機會。”王波認為,云計算市場足夠大。
據IDC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服務整體市場規模(IaaS/PaaS/SaaS)達到54.2億美元。其中,IaaS市場增速穩健,同比增長72.2%,PaaS市場增速有所回落,同比增長92.6%。
打造生態
華為2019年三季報顯示,已有300萬企業用戶與開發者在華為云進行云端開發。
雷濤指出,云特點之一就是要構建生態,客戶越多越有利于打造生態。
據悉,華為云WeLink堅持做開放平臺,合作的生態,為此攜手合作伙伴成立華為云WeLink生態聯盟。首批加入華為云WeLink生態聯盟的伙伴包括金山辦公、中軟國際、致遠互聯、芯盾集團、視源股份、喜馬拉雅等。
打造生態是華為云正在著力的事。7月23日,華為云正式發布“鯤鵬凌云伙伴計劃”,首批投入1億元生態資金,幫助超過100家伙伴完成基于鯤鵬云服務的開發、應用移植。同時,華為云計劃在未來五年投資30億元發展鯤鵬產業生態。
12月18日,中威電子稱,目前公司取得華為技術認證書,是華為云解決方案伙伴計劃的成員之一,可以享受華為鯤鵬凌云伙伴計劃的支持。中威電子特別提醒,公司目前與華為云市場部分項目中有合作,但涉及金額不足百萬元,該類業務收入預計對公司2019年業績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11月6日,銀之杰表示,公司是華為云認證級經銷商、華為云解決方案伙伴,授權經銷華為云產品,并作為華為云解決方案的優選合作伙伴。區塊鏈應用解決方案是公司與華為云合作的內容之一。11月15日,山石網科稱,公司是華為云的合作伙伴,在云安全解決方案上有相關的項目合作。
華泰證券認為,在云+AI+5G時代,華為云依托5G、云計算、全棧全場景AI領域優勢,攜手伙伴持續打造多元算力云服務新架構。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