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就這個價格給你,掃我二維碼付款吧。”柵欄里面的店主伸出手機,讓隔在柵欄外的顧客掃碼付款。這是《證券日報》記者在華強北市場看到的景象。
近日,全國最大的電子市場華強北熱鬧起來了!記者看到,疫情期間冷清的街道上已恢復生機,街上戴著口罩的人流熙熙攘攘。商販拉著大包小包的貨物穿街走巷,拿貨的客戶則一邊走路一邊打著電話。目前,沿街商店大多開業了,但大的批發商場仍然拉著鐵柵欄,顧客站在柵欄外的階梯上與店主討價還價。
作為制造業聚集地,深圳地區電子通訊類上市公司占比較高。這類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疫情期間人流受限,電子通訊類企業受影響不小。
但隨著疫情緩解,行業開始回血?!蹲C券日報》記者從深圳證監局了解到,截至3月底,深圳轄區302家上市公司已全部復工復產,9成上市公司復工率在80%以上,近7成上市公司復產率達到80%,各行業已逐步復蘇。
政企合力加速復產復工
初步調研顯示,轄區計算機、通訊、電子相關行業受疫情影響,主要面臨三大經營壓力。一是生產配套資源不足,成本支出增大。二是受疫情影響,海外貿易受阻。三是回款減少付款不變,現金流承壓較大。
為幫助轄區公司減輕負擔,深圳證監局收集匯編疫情防控相關的惠企政策,以專刊形式編制《深圳證監局上市公司監管工作通訊》(2020年第四期),鼓勵轄區上市公司充分利用惠企政策減負發展。當前,據不完全統計,已有102家上市公司享受到了租金減免、水電費減免、延期繳納社保、降低公積金繳存比例、貸款貼息等簡便易行的惠企政策,其中不乏電子通訊類的公司。
為緩解上市公司現金流壓力,深圳證監局推動資本市場融資功能,為實體企業復蘇添加動力。
近期,深圳地鐵發行全國首單軌道交通企業疫情防控專項債30億元;海普瑞發行深交所首單疫情防控債8.7億元;轄區還有海王生物也擬發行5億元疫情防控專項債。1月以來,中興通訊、深天馬A、中國長城、立訊精密等電子公司發債獲批,分別發行總額為10億元到20億元不等的債券。
除了依靠政府扶持,上市公司也嘗試通過轉產醫療物資緩解壓力。
2月7日,海能達防護口罩項目組正式成立。通過搶時間、搶設備、搶原料,以及無塵車間改造、設備安裝調試等一系列的工作,短短數日的籌備,就獲得民用防護口罩的研發、生產、銷售資質,并按照醫用口罩的標準開始投產。目前,海能達第一條半自動口罩生產線已經實現了量產,另外兩條全自動口罩生產線也已于近日建設完畢并開始投入生產,日產口罩8萬只。公司表示待三條生產線均正常運轉后,日產能可達20-25萬只。
春節期間,深圳市政府給長盈精密下達了生產口罩的緊急任務,長盈精密子公司天機智能依托自身技術優勢快速開發出自動化口罩生產線,不僅滿足了長盈集團內部使用需求,還于2月20日開始大量投放到市場。截至目前,長盈精密口罩機已實簽訂單300余臺,累計交付150余臺。
各行業逐步復蘇
作為抗擊疫情的主力軍,醫藥行業是最早實現復工復產的行業。在深圳證監局的支持和推動下,轄區醫藥公司快速復工、主動抗疫。
在基因檢測領域,華大基因于疫情中展現出強大的科研力量。2月26日,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完成了歐盟CE認證,并取得了歐盟自由銷售證書。截至2月23日,華大基因在全國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已完成21.5萬人份,全國每日通量可達5萬人份,同時,面向企業開通了“復工復產”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服務。
同行業的華潤三九、健康元、邁瑞醫療也在春節期間堅持生產經營,向醫療機構、慈善機構等捐贈公司的藥物和器械;并為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捐贈并安裝醫療設備,趕制醫院整體解決方案。
其他行業的公司也紛紛伸出援手,積極捐款捐物。截至2020年3月27日,深圳轄區上市公司超132家、235家次參與抗疫行動。其中,69家上市公司直接捐款8.71億元,捐物的55家中,24家捐物折價超2.30億元。
醫藥行業在前線打硬仗,后方陣營也在有序運轉。
為保障民生穩定、堅守后方,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放開庫存,做好儲備,穩定“菜籃子”“米袋子”供應;深圳能源等廣大員工堅守一線,確保煤電氣和垃圾及時處理;東江環保等強化醫療廢物應急處置,收運并安全焚燒處置十余省份醫療廢物過百噸……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正各司其職,形成產業矩陣,加快復工復產、恢復正常經營。
“深圳的企業產業鏈遍及全球,目前國際供應鏈遭到疫情破壞,這些企業原料和零部件供應、產品銷售等環節受較大影響。但總體來看,深圳上市企業以高科技為主,抵御風險的能力和韌性相對較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周順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針對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政府也通過向居民發放限期消費券、給予企業債務延期和工資房租補貼等形式進行幫扶,保民生的同時保產業,相信能幫助中小企業盡快復工復產,抵御疫情帶來的風險。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