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張敏
6月22日,迪士尼英語在其官方公眾號發布公開信稱,公司決定將不再重新開放迪士尼英語中心。
6月23日,《證券日報》記者來到位于北辰世紀中心的一家迪士尼英語門店,有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官方發布消息后,班主任就已經在陸續通知學生家長登記退費時間,大概15個工作日會到賬。但對于后續是否會有其他機構接管,該工作人員表示:“沒聽說”。
疫情之下,線下教育機構紛紛“停擺”。在北辰世紀中心,記者注意到,金寶貝早教等培訓機構也都處于關門狀態。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教育機構倒閉各有各的原因,受疫情影響,經營不善的機構會加速倒閉”。
再遭重創
公開資料顯示,迪士尼英語實際上是迪士尼全球出版部門在中國開展的業務之一,第一家培訓中心于2008年9月份在上海開業。對于關停的原因,迪士尼英語表示,“在過去幾年,我們注意到消費者偏好的改變,更多消費者傾向于在線學習體驗,而全球疫情更是加劇了這一趨勢,家長對恢復面對面的課外學習課程存在諸多顧慮。全國迪士尼英語中心自2020年1月份以來一直未開放”。
《證券日報》記者從大眾點評網查詢到,北京地區共有6家迪士尼英語門店,截至迪士尼英語官方宣布關閉消息前幾個小時,仍顯示有人購買其線上直播互動試聽課。6月16日,還有家長在大眾點評上寫了一大段好評。
記者隨后撥打了迪士尼英語上海五角場中心的電話,有工作人員表示:“我們也是剛剛收到通知,迪士尼英語全部退出中國市場。受疫情影響無法開課是一方面原因,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是美國總部那邊直接宣布的,具體我們也不是很清楚。”
“迪士尼英語確實是要關閉了,班主任主動聯系的我們,星期五開始退費。”一位在迪士尼英語報課的胡女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是去年報的迪士尼英語課程,費用是2年5萬多元,在雙井樂成中心上課。現在因為疫情嚴重,線下課沒辦法上,迪士尼英語也轉為線上上課,不過是免費的,但我還是覺得線下課比線上課效果好。好多家長都對迪士尼英語的關門感到很遺憾,很多人都說可以不退錢等門店重新開張。”
去年,經營時間長達21年的老牌培訓機構韋博英語資金鏈突然斷裂,多地門店關閉。此后,包括VIPKID、深圳新東方、英孚教育等多家機構表示愿意在學員轉學或員工招聘上提供幫助。
迪士尼英語是否也會迎來“白衣騎士”接手學員轉學、員工安置呢?
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針對迪士尼英語關店一事,國內已經有比較大型的教育機構在緊急開會商討接管事宜。目前此事還在討論中,尚未形成具體的方案。“應該和韋博英語類似,只是接收學員、部分員工,不能理解為全部接管”。
集體“過冬”
實際上,疫情發生以來,在線上教育流量大增的同時,線下機構卻面臨著無法開課、房租人工等高額成本的壓力,目前已經有多家線下機構倒閉。
2月初,知名IT培訓機構“兄弟連教育”創始人李超表示,因受疫情影響,兄弟連北京校區停止招生,員工全部遣散。6月初,北外兒童英語(角門校區)因為資金出現問題停止運營。此外,維樂教育、朗恩兒童英語等多家培訓機構也宣告“破產”。
據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發布的《疫情期間培訓教育行業狀況的調研報告》顯示,調查的1459家教育機構中,29%的機構可能倒閉;36.6%的機構經營暫時停頓;25.4%的機構經營出現部分困難,處于勉強維持狀況。
“線下教育機構除了資金鏈的問題外,教師隊伍的穩定性也是個挑戰。現在學校不開學,老師的工資都是打折支付,還不夠其負擔房屋租賃、生活費等。有些老師寧愿選擇辭職去換個領域工作。”一位私立幼兒園老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
在此背景下,轉戰線上似乎成為這些教育機構的唯一選擇。
據了解,松鼠AI目前宣布暫停旗下2000多家線下教育機構的線下課程運營,轉戰線上。英孚教育公司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疫情之下,公司在全面停止青少兒英語線下授課10天后,就推出了一整套高度還原線下教學的線上課程。共計50余萬學員成功從線下遷移至線上。
“互聯網+教育的下半場,線下和線上的教學不應互為割裂,而是高度融合。”英孚教育方面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誰能走到互聯網+教育的下半場,誰能堅持到寒冬結束?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