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近期的各種努力和嘗試能否平穩走出困境還需拭目以待
本報記者 李喬宇
風口浪尖上的瑞幸咖啡似乎正在恢復平靜。
有接近瑞幸咖啡的相關知情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受疫情影響,目前仍有300多家大學店暫未營業。但除去未營業咖啡店,其他已恢復正常營業的瑞幸咖啡門店均已實現現金流轉正。
據瑞幸咖啡方面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瑞幸咖啡直營門店數量為4507家。這或許意味著,超4000家瑞幸咖啡門店已恢復正常運營。
“目前看來,瑞幸咖啡門店運營正常,還在推出新品。近期也推出了哈根達斯系列,從市場反應來看,消費者反響不錯。”上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瑞幸咖啡仍在探索新模式
日前,有多家媒體援引一位密切接近瑞幸咖啡的知情人士透露,8月上旬,深陷財務造假風波的瑞幸咖啡召開了2020年“年中全國會議”。會議披露,截至今年7月份,瑞幸咖啡單店現金流已轉正,根據目前經營狀況,管理層預計,2021年將實現整體盈利。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盡管財務造假事件的影響遠未結束,但這次年中會議肯定了新管理班子最近3個月的戰略調整行之有效,即叫停過去2年快速擴張占領市場的策略,轉向通過精細化運營創造盈利。今年上半年瑞幸咖啡客戶滿意度也達到99.89%。今年下半年,瑞幸咖啡的主要管理目標就是保持運營穩定,持續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
另有接近瑞幸咖啡的相關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上述情況屬實,目前公司運營正常、人員流動穩定,進入夏季以來加速推出新品,并受到消費者認可。
《證券日報》記者亦通過實地走訪了解到,瑞幸咖啡門店頻頻張貼出新品海報,部分新品出現售罄情況,記者走訪的門店工作人員仍是“老面孔”,店員一直處于忙碌狀態,不時有外賣人員進出取餐。
此外,瑞幸咖啡方面仍在探索新的模式。《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除了推出新品,該公司還在試水私域流量,通過在微信群中發放專屬折扣券并及時分發新品信息的方式增加與消費者的接觸,激活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此外,瑞幸咖啡分優惠券的方式也出現變化,由折扣券轉變為飲品抵用金。
但目前瑞幸咖啡面臨的問題還有債務重組等。面對這些壓力,瑞幸咖啡能否乘風破浪化解危機?瑞幸咖啡近期的種種努力和嘗試能否助力公司平穩度過這段時光還需拭目以待。
“瑞幸咖啡是能夠獲得資金認可的。”中國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朱丹蓬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瑞幸咖啡此前能夠成功上市就證明了這一點。”朱丹蓬表示,我國咖啡市場的發展邏輯是走得通的,我國咖啡產業市場前景廣闊,足以養活一兩家頭部企業,“我對瑞幸咖啡有信心。”
千億元規模咖啡市場有前景
我國的咖啡產業正在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市場。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內地地區咖啡人均消費量僅為德國的0.71%,美國的1.6%。全球咖啡市場規模超過12萬億元,而我國目前只有約700億元,與人口比例差距較大。
前瞻產業研究院披露的數據顯示,2013至2019年,我國人均咖啡消費量逐年上升,中國咖啡消費年均增速達15%,預計到2025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達到2171億元。
朱丹蓬對記者表示,“我國早已進入了咖啡大國的隊列,即便不是瑞幸,我國也一定會出現咖啡產業的國產龍頭。”
我國咖啡上下游產業鏈同樣在等待我國咖啡產業的龍頭品牌。
有云南熱科所相關工作人員援引相關數據告訴《證券日報》記者,2019年,我國咖啡豆產量大約在13萬噸左右,但國內咖啡豆的消費量則在15萬噸左右。
“這意味著即便完全自產自銷,當下國內咖啡豆產量尚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上述熱科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生咖啡消費量不斷增長,相比2012年,2018年生咖啡年消費量提升250%,盡管體量僅占全球咖啡消費量的2.4%,但中國咖啡消費量年增長頗具勢能,中國消費者對咖啡的需求不斷提升。
在朱丹蓬看來,我國咖啡市場前景廣闊,上下游產業資源豐富。只有瑞幸咖啡或者其他龍頭品牌在這片土地上能夠成長起來,我國咖啡產業鏈上下游供應商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從而推動咖啡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