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偉
連日來,以銅、鋅、鉛為代表的大宗有色金屬和以金、銀為代表的貴金屬聯袂走出一輪上漲行情,為湖南省多家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帶來了利好消息,并助其基本面更為良好。《證券日報》記者先后走訪了株冶集團、金貴銀業等有色冶煉企業,受訪對象均對未來行情表示謹慎樂觀態度,認為除了美元通脹、發達國家實施積極貨幣政策之外,下游行業復工復產,海外疫后加速恢復是有色金屬上漲的有力推動因素。
大宗有色“吃飯”行情已到
5月18日,雖然窗外瓢潑大雨,但是室內暖意融融。就在株冶集團董事長劉朗明宣布開會前10分里,滬鋅主力合約一路高歌猛進大漲4%,穩穩的停在23330元每噸的價位上,而倫敦金屬交易所正在交易的倫鋅期貨也連續兩日上漲,累計漲幅超過5%。東方財富CHOICE終端顯示,今年以來,滬銅期貨漲幅最為明顯,自年初56000元/噸上漲至當前75000元/噸,漲幅達到33.92%,滬鋅期貨已走出箱體并形成上攻形態,滬鉛期貨成交量逐步放大顯示資金正在積極進場。
株冶集團辦公大樓矗立在大雨中(攝影:肖偉)
劉朗明向《證券日報》記者感嘆:“很多年沒有看到鋅價有這么爽快的漲幅了。”一旁工作人員也笑稱:“大宗有色的‘吃飯’行情看來已經來了。”在被問及今年是否是有色金屬大年時,劉朗明持有謹慎樂觀的態度:“大宗有色金屬的走勢不好預測,但是現在從底部拉起來了,行情應該沒有那么快就結束。”
株冶集團主產鉛、鋅并綜合回收銅、金、銀、鉍、鎘、銦、碲等多種稀貴金屬,曾是湖南有色行業的“當家花旦”之一。為響應國家號召,保護綠水青山,實現美麗中國,株冶集團關停旗下的清水塘老工業區,業績一度受到影響。隨著老工業基地的關閉,新工業基地落成投產,株冶集團又重新煥發生機。2020年,株冶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47.65億元,同比增長31.93%,實現扣非凈利潤1.83億元,扭虧為盈。2021年一季度,株冶集團實現營業收入40.55億元,同比增長18.50%,實現扣非凈利潤1975.41萬元,同比增長2483.53%。
董事會秘書陳湘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株冶集團度過了一段陣痛期,現在迎來了業績修復時期。大宗有色冶煉產能出現產能集中化、區域集中化、技術集約化的特點,以鋅冶煉為例,排名前10位的鋅冶煉企業產能占據國內總產量的50%以上,10萬噸以下的小冶煉廠受制于環保、技術、能耗等因素,正在逐步退出市場。我們背靠五礦這棵大樹,不僅原燃料有充分保障,融資成本也有優勢,還與寶鋼、首鋼、馬鋼等核心客戶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企業正走出困境
與株冶集團相比,金貴銀業走過的道路更加坎坷曲折。在稀貴金屬牛市行情面前,這家曾經的白銀龍頭企業正在發力加速奔跑,搶抓基本面翻轉的黃金窗口期。
金貴銀業擁有全國領先白銀清潔冶煉和深加工技術,白銀產量居全國前列,是我國白銀生產和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曾先后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主要產品有白銀、電解鉛、硫酸、黃金、硝酸銀等,所生產的產品均通過資源綜合利用產品認定。然而,2019年下半年,金貴銀業出現嚴重債務危機,2020年12月引進新的控股股東郴投集團,通過司法重整化解債務危機。
金貴銀業的白銀工藝品(攝影:肖偉)
談及嚴重債務危機,新任董事會秘書袁志勇表示,“2019年和2020年是光伏大年。光伏產業是白銀消費大戶,金貴銀業本該有更大作為,但是由于債務問題導致停工停產,痛失這一良好發展機遇。當前,光伏用銀基本為日本企業壟斷,扭轉格局尚需時日。”
袁志勇還說:“新的控股股東郴投集團入局后,我們積極推動復工復產。今年3月11日,綜合回收廠粗鉛系統底吹爐正式投料生產。3月18日,鉛電解系統恢復生產。4月18日,銀冶煉車間恢復生產。4月26日,銀電解車間恢復生產。4月27日,首批標準銀錠出爐,標志著整個生產線已全線拉通,全面實現復工復產。目前生產設施設備均運行正常,在崗員工達1350人。可以說,金貴銀業已經具備了生血造血的能力。和郴州地區其他有色冶煉企業相比,金貴銀業恢復元氣的時間較短,步子走得很快,郴投集團旗下供應鏈企業又在物料保供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將來,金貴銀業還會尋找合適機會,擴大現有業務規模,增加有色品種,把‘湖南有色金屬之鄉’這張名片擦得更閃亮。”
財通證券有色行業首席分析師李帥華分析道,“以銅、鋅、鉛為代表的大宗有色金屬和以金、銀為代表的稀貴金屬聯袂走出一輪上漲行情。除了美元通脹、發達國家實施積極貨幣政策之外,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國內各行各業積極復工復產,海外疫后加速恢復。疊加國家環保政策、冶煉技術迭代、產能區域集中等因素,礦山端的利潤正在向冶煉端轉移。冶煉企業只有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進入第一梯隊爭當頭部冶煉企業,才能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編輯 上官夢露)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