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許偉
6月10日,綠葉制藥集團(2186.HK)宣布,其自主研發(fā)的中國化學藥品1類新藥——鹽酸安舒法辛緩釋片(LY03005)的上市申請已正式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受理。
LY03005的上市申請基于其在中國的六項臨床研究所得的臨床數據。III期臨床試驗研究結果表明,LY03005不僅可以全面、穩(wěn)定的改善抑郁癥狀,特別是能夠快速改善焦慮狀態(tài),明顯改善快感缺失和認知功能,且不引起嗜睡、不影響性功能、體重和脂代謝。LY03005的臨床治療學特征將是實現患者從抑郁癥的改善到重新融入社會的關鍵。
首創(chuàng)新藥填補空白
需要指出,LY03005為同類首創(chuàng)產品(First-in-class),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個從藥物作用機制到臨床效果均被證實的5-羥色胺(5-HT)、去甲腎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三重再攝取抑制劑(SNDRIs)。
資料顯示,作為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抑郁癥已困擾全球患者約3.5億人。該疾病具有高發(fā)病、高復發(fā)、高致殘的特點,是全球各地的首要致殘原因,也是導致全球疾病負擔的一項重大因素。在我國,抑郁癥的病患率達到4.2%。基于龐大的患者需求,2020年,抗抑郁藥在中國的市場規(guī)模達到63.1億元。
與臨床需求形成對比的是,長期以來抗抑郁新藥的研發(fā)進展相對較緩。目前,全球有數十種抗抑郁藥物在研,但是近年來的研究卻鮮有重大突破,最近一個在美國FDA獲批的一線抗抑郁新藥要追溯至2013年。LY03005有望打破多年來一線抗抑郁新藥研發(fā)的僵局。
從藥理上看,第一代攝取抑制類抗抑郁藥是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SSRIs),用藥后可改善抑郁狀態(tài),但無法改善患者行動遲緩的狀態(tài),亦會致體重增加;第二代攝取抑制類藥物5-HT/NE選擇性雙重再攝取抑制劑(SNRIs)的問世,使患者的行動遲緩問題和體重增加現象得到改善;這兩類藥物是目前治療抑郁癥的主要藥物,但臨床上仍然存在未滿足的治療需求,例如:起效緩慢、無法改善患者的快感缺失(獎勵驅動)和認知能力,同時會導致患者的性功能障礙等。LY03005作為一種三重再攝取抑制劑(SNDRIs,相比雙重再攝取抑制劑(SNRIs)增加了DA的再攝取抑制,與之相關的獎賞機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快感缺失現象,激活大腦皮層的BDNF(腦源性神經生長因子)可改善患者認知能力,激活下丘腦-性腺軸有助于改善患者性功能。
專注中樞神經領域
事實上,包括抑郁癥在內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治療領域是綠葉制藥的核心戰(zhàn)略領域之一。公司從臨床需求出發(fā),基于新分子實體技術平臺、新型制劑技術平臺等創(chuàng)新技術平臺,現已擁有一系列差異化的創(chuàng)新藥及創(chuàng)新制劑在研產品,潛力品種不斷收獲突破進展。
今年5月,綠葉制藥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創(chuàng)新制劑——利斯的明多日透皮貼劑獲得歐盟多個國家的上市許可資格;今年1月,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注射用利培酮微球II(瑞欣妥)在中國獲得上市批準,該產品同時也是我國首個自主創(chuàng)新微球制劑;利斯的明單日透皮貼劑(金斯明)也已向近50個城市的醫(yī)院和藥房供應。在中國,公司已組建了一支專業(yè)的市場營銷團隊及五個營銷大區(qū),業(yè)務覆蓋全國各大區(qū)域。
關于本次的LY03005,綠葉制藥表示,除了中國以外,LY03005分別在美國進入新藥上市申請階段,在日本完成I期臨床試驗。未來,綠葉制藥計劃在美國、中國、日本、歐洲及其他國家和地區(qū)注冊和上市該產品。目前,公司擁有涵蓋LY03005化學成分、晶體形態(tài)及制劑的專利,其中化學成分及晶體形態(tài)的專利已在中國、美國、歐洲、日本及韓國等國家和地區(qū)獲得。
(編輯 張明富)
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 高質量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等被“置頂”
隨著春節(jié)假期結束,全國多地在蛇年首個工作……[詳情]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yè)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yè)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yè)務“戰(zhàn)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qū)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wěn)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xù)迸發(fā)“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yè)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