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衛新
2021年最后一個周末,近30萬蘇寧易購投資者等來一條好消息。
12月26日,蘇寧創始人張近東以蘇寧集團董事長名義發布《蘇寧31周年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稱“目前在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在我們持續的努力下,集團的債務問題已取得階段性企穩,易購的經營工作也正有序恢復”。此次發聲,距離張近東辭任蘇寧易購董事長一職已有166天。
作為老牌零售商,蘇寧在零售業已摸爬滾打30多年。今年7月,為化解蘇寧系流動性危機,蘇寧系旗下上市公司蘇寧易購引入江蘇國資、阿里巴巴等多元化戰略投資者。
完成股權轉讓后,創始人張近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蘇寧控股集團持有蘇寧易購20.35%股權,淘寶中國持股19.99%,江蘇新新零售創新基金二期(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新新零售基金二期”)持股16.96%,江蘇新新零售創新基金(有限合伙)持股5.59%。處于“無主”狀態的蘇寧易購不存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股權關系塵埃落定后,張近東選擇了“隱退”。7月13日,蘇寧易購發布公告稱,張近東向董事會提出辭任董事長一職,提名其子張康陽作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
記者查閱公開信息發現,辭任蘇寧易購董事長一職后,張近東一直未就蘇寧易購相關事宜發聲。直至2021年12月26日,蘇寧成立31周年,張近東以蘇寧集團董事長名義發表員工信,在信中提及集團債務問題、易購經營等相關事宜。在信中,張近東表示,“沒有永遠的冬天,歷經30年的發展,蘇寧已經成長為一家有著深厚積累和底蘊的企業,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下,只要我們全體員工永不放棄、凝心聚力,就一定可以迎來暗夜后的黎明。”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存在債務問題到解決債務問題,總體來說是有進步的,至少說問題在減少,所以算一個利好。蘇寧易購現在的問題不在金融層面,而在什么時候蘇寧易購能夠通過電商業務實現現金流走正,能夠實現正向盈利,從而逐漸消弭債務,實現周轉,走出債務危機。”
“要走出債務危機關鍵是蘇寧經營走強。蘇寧可以嘗試和自媒體融合,通過內容導流,同時完善線下物流生態系統,形成線上流量,線下物流的完善生態體系。”盤和林補充道。
PS:
以下為張近東《蘇寧31周年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全文:
大家!的12月26日,是我們蘇寧人最值得紀念的日子。
31年前,迎著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蘇寧從一家小門店創業起步,31年來,蘇寧人風雨同舟、砥礪前行,本著始終為服務老百姓美好生活而奮斗的發展理念,順勢而為、持續創業,逐步成長為全國領先的商業服務企業。
過去一年,因內外部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在很多員工身上我們看到了逆境反轉的精氣神,而集團也一直在想方設法的解決問題。目前在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在我們持續的努力下,集團的債務問題已取得階段性企穩,易購的經營工作也正有序恢復。
征途漫漫步履不停,初心如磐歷久彌堅。31年來,蘇寧的發展,源于全體蘇寧人的并肩奮斗,同時也得益于時代機遇,離不開廣大的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以及數以億計用戶的持續信賴。面向未來,無論是荊棘還是坦途,我們要始終不忘初心感恩社會,堅定信心做好企業。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我們要堅持做社會企業的定位,時刻心懷感恩之心回報社會。每年的司慶日,也是我們的公益日,這一傳統已經融入蘇寧人的血液。當前,盡管企業短期遇到了困難,但在公益的道路上我們不會止步,我們要繼續傳承蘇寧陽光1+1的公益理念,力所能及的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要充分發揮蘇寧產業扶困、產業助農的發展特色,為實現共同富裕貢獻力量;要不斷強化企業發展的使命責任,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服務社會需要,做社會的蘇寧。路再長也會有終點,夜再長也會有盡頭,我們要始終堅定信心向前看,腳踏實地做好自己。沒有永遠的冬天,歷經30年的發展,蘇寧已經成長為一家有著深厚積累和底蘊的企業,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下,只要我們全體員工永不放棄、凝心聚力,就一定可以迎來暗夜后的黎明。對于我們各體系、各員工來說,當前最重要的就是腳踏實地的做好本職工作,從而不斷夯實企業的核心能力,擦亮企業服務的底色,通過企業的穩定發展去解決就業、貢獻稅收、助力行業、促進創業,進而成就更好的我們。
31年來,一批又一批的蘇寧人堅守初心和信念,推動蘇寧一步步的發展壯大,心懷感恩和感激,將蘇寧發展為一家社會化的企業。未來的發展,我們必然會面臨更加嚴峻的困難和挑戰,但只要我們不忘初心、堅定信心,永葆蘇寧人執著拼搏的奮斗精神,我們一定可以翻山越嶺、迎來曙光。
(編輯 白寶玉)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