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或各占廣州足球隊50%股權
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李雯珊 李昱丞
接手廣州足球俱樂部(以下簡稱“廣州隊”)的“下家”似乎有了眉目。
1月17日,廣藥集團在某招聘網站發布信息,招聘足球管理人才,年薪50萬元至60萬元。消息一出,立即引發了各界對廣藥集團將接手廣州隊的猜想。而廣藥集團董事長李楚源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表示,有意與廣州足球事業再次結緣。
廣藥集團知情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廣藥集團、廣汽集團兩大國資企業或分別接手廣州隊50%的股權,不過方案仍在討論之中。廣汽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如果有合適機會,廣汽集團不排除以恰當的形式與廣州足球再續前緣。
廣州隊花落誰家?
廣藥與廣汽或各占50%股權
記者從廣藥集團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廣藥集團大概率會接手廣州隊,這也算是“臨危受命”的一項任務。此前廣藥集團在關鍵時刻接手托管康美藥業。目前廣藥集團正在與廣汽集團商討是否一起接手廣州足球隊,方案有可能是廣藥與廣汽各占50%股權,不過這個方案還在討論中。
根據廣藥集團招聘廣告,2022年廣藥集團將持續關注廣州市足球事業需求,并充分調動企業資源提供有力支撐。為了使廣州足球事業獲得更快、更強、更專業化的發展,公司面向全球招聘足球管理人才,包括競賽、市場等方面專業人才,要求具有5年至7年工作經驗,工作內容包括進行商務開發、負責俱樂部準入、球員注冊轉會等。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招聘網站信息,廣藥集團為足球管理人才開出的薪資十分誘人,年薪50萬元至60萬元。截至1月17日,該招聘網站上廣藥集團的1202個在招職位中,最高薪酬為陜西西安、廣西南寧子公司總經理崗位,達到45萬元至60萬元/年。由此可見,廣藥集團對足球管理職位的重視。
2021年12月27日,廣藥集團董事長李楚源曾在廣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上公開表示,2022年廣藥集團有意與廣州足球事業再次結緣。廣藥集團旗下品牌王老吉去年12月28日也在微博發起投票,征求網友對“廣州隊”或“廣州城隊”二選一的意見。
事實上,廣藥集團與廣州隊淵源頗深。公開資料顯示,早在1984年10月份,廣州白云山制藥廠與廣州市體委簽約,以每年贊助20萬元的條件聯辦廣州足球隊,開全國企業承辦運動隊的先河。1989年,廣州白云隊擴大為足球俱樂部。2006年初,廣藥集團獲得球隊90%股份,成立廣州醫藥足球俱樂部,并在2007年拿到球隊職業聯賽歷史上第一個聯賽冠軍。
《證券日報》記者詢問廣藥集團是否已經確定要入主廣州隊?截至發稿前,廣藥集團沒有做出任何回應。
不過,廣汽集團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足球在全世界都是一項很有群眾基礎的運動,可以為企業開展營銷活動提供一個很好的傳播平臺。廣州市有濃厚的足球氛圍,廣州市民熱愛足球,廣汽在2010年也曾經冠名贊助廣州球隊。因此,如果有合適機會,廣汽不排除以恰當的形式與廣州足球再續前緣的可能。”
后“金元足球”時代
廣州隊何去何從
回顧廣州隊近十多年的歷史,不乏重量級的投資者。
2010年初,恒大集團以1億元買斷廣州足球俱樂部全部股權,廣藥集團退出廣州足球。公開資料顯示,在恒大入主之后,廣州隊迎來了輝煌的十年,2010年至2019年,廣州隊奪得了8次中超冠軍、2次足協杯冠軍、4次超級杯冠軍以及2次亞冠冠軍,成為中國乃至亞洲最成功的職業足球俱樂部之一。
2014年,阿里巴巴斥資12億元入股廣州隊,獲俱樂部50%股權。2015年11月份,廣州隊淘寶掛牌新三板,成為亞洲足壇第一股,市值一度超過200億元。除了阿里巴巴以外,廣州隊的明星股東還曾包括金螳螂、廣田集團、科順股份等知名企業。
但是從經營層面看,在連續大手筆投入之下,廣州隊營業收入無法覆蓋轉會成本、球員薪酬等業務成本,2013年以來一直處于虧損運營態勢。2017年至2019年,財務數據顯示,廣州隊分別虧損9.87億元、18.29億元、19.43億元,虧損逐年擴大;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分別為-4.33億元、-15.83億元、-22.20億元,現金持續流出。
以虧損最嚴重的2019年為例,盡管當年廣州隊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9.85%至7.83億元,但營業成本高達24.06億元,是營業收入的3.07倍。收入之中,更是有接近六成是來自關聯方恒大地產。
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恒大地產、阿里巴巴分別持有廣州隊56.71%、37.81%的股份,廣州隊資產為21.51億元,負債合計73.54億元,凈資產為-52.03億元,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態。2021年3月10日,ST廣足(退市)低調摘牌。隨著股東恒大地產陷入流動性危機,廣州隊也面臨著何去何從的困境。
事實上,不僅僅是廣州隊,隨著房地產行業受到嚴格調控,被戲稱為“房地產聯賽”的中超聯賽也受到沖擊,不少中超球隊持續運營能力存疑。2021年2月份,在拿到首個中超冠軍之后,江蘇蘇寧隊宣告解散。隨著華夏幸福集團層面進行債務重組,河北隊的未來也蒙上了一層陰影。近日,深圳隊也被傳在尋找新的投資方,其贊助商佳兆業集團前不久正陷入關聯公司理財違約風波。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足球俱樂部并不一定賺錢,但卻是當地社會發展的一種標志,因此才會出現經濟向好時“地產足球”現象的出現。現階段房地產行業受持續性嚴格宏觀調控影響,不再具有投入足球項目的能力,而地方政府也不會放任標志性運動項目沒落,所以出現了足球俱樂部轉讓的眾多消息。
沈萌認為,在當前的環境下,幾乎沒有足球俱樂部處于健康的狀態,因此當房地產企業退出后,必須大幅度壓縮運營成本、特別是球員薪資成本,才可能讓中國足球形成良性循環。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嘉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維持一支足球隊很“燒錢”,出現財務危機的房企是無法繼續承擔的。在“金元足球”退潮之后,后續的股東應當采取逐步商業化的措施才能使得俱樂部健康運營和可持續發展。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