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全國工商聯對外發布了“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及“2022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創新狀況報告”,從披露數據可以發現,民營企業500強去年營收增長9%,不過凈利潤下滑超過12%。難能可貴的是,民企在盈利下滑時,保持了在研發上的高投入。中國民企的增長,已經從追求規模擴張向科技研發驅動方向轉變。
去年中國全國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的研發費用總額1.45萬億元,占全國研發經費支出的38.58%,同比增加23.14%。而2020年該項的同比增速是16.2%。由此可見,中國民營企業在研發上持續處于高投入狀態,增速遠遠超過營收增長。
研發投入方面的明星是華為,華為去年以1427億元研發費用居榜首,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2.41%(研發與營收的比值)。而去年華為共實現全球銷售收入6368億元,相較2020年減少2546億元。華為在營收大幅下滑的情況下,依然保持千億元規模的研發投入。華為是高科技研發驅動的典型,正是由于在科研上的高投入,才帶來公司高速發展,才帶來華為在全球通信技術上的領先,才有員工的高收入、公司的高利潤和股東的高分紅。
排名第二的阿里研發投入為578億,投入強度6.91%;騰訊研發費用519億元,位居第三,研發費用投入強度9.26%。近兩年,凈利潤排名靠前的互聯網企業持續加大技術上的投入,涉足研發領域日趨多元,特別是加大在硬科技方面的投入,研發投入持續增長。
浙江省是中國民營500強企業最多的省份。在浙江,民營企業研發投入100強研發強度為5.28%,頭部民企研發強度是全國平均值的2倍多。2021年中國全社會研發強度是2.44%。
實踐表明,高研發投入的民企數量,甚至會引起各地經濟強弱分化。從入圍數量上看,長三角企業數量和研發人員高于大灣區、京津冀城市群;從研發費用、研發強度看,大灣區高于長三角、京津冀城市群。這主要是因為長三角民企比較發達,而大灣區頭部企業較多,而且在研發上投入較大。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企業給人大而不強,營收多而利潤薄的印象,主因在于企業在特定階段致力于追求規模,以規模取勝。但是當規模增長達到一定程度后,民營企業開始追求研發驅動,通過科技投入驅動公司持續向前。長此以往,必將使GDP中的科技含量更足,經濟增長更為健康。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