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冀川
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召開,同期舉辦虹橋國際經濟論壇。此次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首次以“新質生產力驅動綠色可持續發展”為主題,舉辦相關活動,探索企業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路徑。
畢馬威中國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服務主管合伙人沈瑩在進博會現場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企業面臨經營壓力的背景下,ESG正在成為企業推動長期價值增長的新賽道和企業塑造獨特優勢的綠色競爭力。
沈瑩認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中國正在圍繞可再生能源部署、綠色金融、碳市場、循環經濟等領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企業應當視ESG為核心競爭力,積極將節能減排、循環經濟以及供應鏈共創等關鍵要素納入企業的核心運營理念之中,充分利用好政策與市場工具,在促進企業短期成本下降的同時打造長期韌性,助力企業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始終保持強大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拜耳作為“全勤生”連續第七年參展進博會,全方位展現醫療健康和農業科技領域的最新突破,尤其在農業領域,拜耳作物科學事業部位于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的主展臺,以“再生農業,生生不息”為主題,帶來眾多可持續農業相關創新產品服務,并與本土伙伴不斷合作促進再生農業推廣與普及,與中國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等挑戰,助力可持續農業發展。
拜耳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了拜耳領豐計劃,該計劃圍繞“引領成長,助力豐收”愿景,進一步探尋創新多元的商業模式,為小農戶創造可持續的生態系統,助力中國小農戶實現豐產豐收目標。
拜耳展示中國“領豐計劃”領豐店旗艦店 郭冀川/攝
在進博會舞臺上,多家企業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從產品包裝、原材料選擇到生產工藝,每一個環節都體現了環保和社會責任。在優衣庫展臺,優衣庫中國品牌公關經理丁耘向記者介紹,優衣庫每年制造超千萬件使用再生面料的可持續服裝,例如指定款大身采用100%再生面料的搖粒絨、指定款采用20%再生材料作為填充物的PUFFTECH空氣棉服,以及指定款部分纖維采用再生材料的HEATTECH保暖內衣,優衣庫以科技碰撞可持續時尚,帶動行業可持續發展,為消費者塑造更長期安心的生活。
宜家中國公關專員張雨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進博會上,宜家展示了其推動循環經濟的重點項目“回購和再售”服務。通過這一服務,消費者可以將符合要求的宜家舊產品賣回宜家,換取和回購價格等值的宜家購物卡。這不僅將激勵消費者積極參與可持續行動,還能幫助他們以更實惠的方式煥新家居環境,與國家推動的“家裝消費煥新”和“以舊換新”等政策目標不謀而合。
宜家進博會展示“回購和再售”服務 郭冀川/攝
ESG理念,已經從一份報告,一個商業實踐,變為賦能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引擎。安永大中華區ESG可持續發展主管合伙人李菁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不遠的將來,披露可持續發展信息將并非上市企業專屬。對于非上市和中小微企業,做好可持續發展表現同樣可以帶來更多的政策和金融市場的支持,實踐ESG最好的時間就是現在,但躬行卻絕非易事。
李菁說:“企業不僅需要制定ESG治理架構、分解目標規劃,制定應對氣候風險和碳減排的戰略目標和實施計劃;更需要上情下達地將舉措落實到每個層級,并高效有序地管理運轉起來。對于企業而言,這個過程所需要的專業人才、人力物力都不容小覷。”
ESG理念要求企業在追求經濟利潤的同時,關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這種全面的責任視角促使企業重新審視自身的管理模式和決策流程,將ESG因素納入戰略規劃和日常運營中。
在香港貿易發展局展臺,妙盈科技高級副總裁劉慶對記者表示,妙盈科技作為ESG及可持續發展綜合服務商,致力于數據、咨詢及數字化,助力合作伙伴實現可持續發展轉型。面對ESG挑戰與機遇并存的當下,企業需要快速做出反應。如重塑商業模式、利用數字化技術提升ESG管理效率,以及將供應鏈納入ESG管理體系,全面掌控供應鏈ESG風險并增強韌性。
(編輯 張明富 喬川川)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