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張敏 見習記者梁傲男)3月9日,由深圳中農秸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學、宿州中農秸美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完成的“秸稈木質纖維素生物酶解聚三組分分離技術及成套裝備研發與應用”項目通過了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研成果鑒定。
鑒定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技術路線創新性強,裝備集成度高,在秸稈資源全組分高效分離與高值轉化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我國生物質化工產業升級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據悉,該項目首次完成了年利用一萬噸秸稈原料三組分分離的產業化試驗生產線,實現了由實驗室研究到產業水平原創技術“0到1”的突破,擁有木質纖維素秸稈組分解聚創新酶和酶催化反應器的完全自主研發的知識產權。與傳統化學生產工藝相比,該產業化試驗線的能源(蒸汽、電)消耗降低70%以上,節水80%以上,原料利用率接近100%。
鑒定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原校長陳堅表示,該項目立足國家發展的重大需求,破解資源與產業“卡脖子”難題,對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重大意義,是一個樣板,具有示范效應和引領作用。
據悉,深圳中農秸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天士力集團、國臺酒業對醬香酒釀造專用的紅纓子糯高粱秸稈、大曲發酵中的廢稻草,也進行了立項研發,并取得研究成果。醬酒釀造中,存在酒糟黏度高分解難,以及高粱秸稈、廢稻殼無法進行自然處理等問題。該技術對高粱秸稈、廢稻殼實現了全組分利用,進行酶法稻殼分離技術,進行紙漿和精細飼料的生產,通過變廢為寶,改變了幾千年來釀酒業難以實現的廢物循環利用的問題,解決了釀酒業的環境污染難題。未來發展為新領域,將實現為貧困地區農民增收,成為中國農業產業增長的新引擎。
天士力創始人、國臺數智酒業集團榮譽董事長閆希軍表示,相信國內科研及產業界將以此次鑒定為起點,在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在農業廢棄物糧食秸稈變廢為寶、資源再生循環、秸稈高質量高效能利用上,貢獻新的力量。試驗生產線如果全國推廣,與上下游形成產業鏈,結合成生態產業園區,將為中國農業創造巨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未來,該科研項目還將進一步規劃,使下游產業價值更高,形成高價值產業鏈服務社會。第一,科研項目將進一步為工藝制定數字化標準,推動車間生產進一步完善,實現智能化、產業化,為未來制定統一的國家標準提供參照;第二,科研項目將進一步抓好全局性規劃,形成封閉式的生態型、單元化的產業園式的產業模式,從源頭入場到關鍵酶解技術到下游產品,形成三大產業,讓農業高附加值技術真正實現產業化發展,推動農業產業進位升級。
(編輯 張昕)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00:25 | 江蘇證監局聯合多方召開宣介會 推... |
00:25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濰... |
00:25 | 聚焦基金一季報 | 透視基金一季度... |
00:25 | 年內10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甩賣”...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