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3月18日,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證指數”)正式發布中證全指質量指數、滬深300質量指數、中證500質量指數、中證800質量指數和中證1000質量指數,為市場提供更豐富的投資標的。
事實上,今年以來,指數市場建設步伐持續加快,全力助力長錢長投生態建設,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一方面,1月份,中國證監會發布《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12條具體舉措,為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搭建清晰明確的政策指引框架;另一方面,指數“上新”明顯提速。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3月18日,年內共有296條指數發布,相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61.75%。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指數不斷上新意味著其發展正從基礎構建邁向策略創新。早期指數市場主要由寬基總量型指數與行業性指數構成,如今已進入風格化投資階段,未來還將走向策略型與創新階段。新指數能提升市場多樣性,滿足投資者多元化的投資需求,增強市場流動性,提高資本市場的資金量和交易效率,進而優化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促進上市公司質量提升,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
中證質量指數系列正式發布
談及此次發布的中證質量指數系列,不得不提質量因子。其作為一種經典的SmartBeta投資策略,通過選取經營穩定、盈利優良、財務健康的上市公司構建投資組合,力圖為投資者提供長期收益穩健的投資標的。
質量策略在境外市場應用較為廣泛。截至2024年底,美國市場質量策略ETF合計資金規模超過1110億美元,是除成長、價值、紅利策略ETF之外重要投資標的。
由此可見,中證質量指數系列的發布,將進一步豐富我國SmartBeta指數體系,助力長錢長投生態建設,服務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據悉,中證質量指數系列從不同寬基指數樣本中選取運作較為穩健,且在盈利能力、盈利穩定性與盈利質量等維度表現較好的證券作為指數樣本,并采用質量因子得分調整自由流通市值加權。
總體來講,具備以下特點:一是指數編制方法結構清晰,投資邏輯簡明,主要圍繞公司盈利這一核心維度從絕對水平、穩定性與真實性三方面出發,力圖捕捉資本市場中具備穩健盈利水平上市公司所帶來的投資機遇;二是收益表現相對穩健,基日以來,各指數年化收益率超越母指數3%至7%,且在市場波動期間展現出更強的抗跌屬性,回撤更小,夏普比率更高。
展望未來,中證指數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完善質量策略指數體系,除應用于滬深300、中證A500等主要寬基指數外,還將探索質量與價值、現金流等因子相結合的可行性,為中長期資金提供更多業績比較基準與投資標的,持續倡導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
愈發契合國家發展規劃
隨著中證質量指數系列“入列”,年內指數“上新”數量達296條,指數類型涵蓋多資產、股票、基金和債券,分別為3條、159條、4條和130條。對比去年同期情況,不但數量出現明顯增長,資產類型也拓展到多資產和基金領域。
以多資產類型指數為例,1月17日,中證指數正式發布中證紅利低波股債恒定比例指數系列,為市場提供多樣化業績基準與投資標的。據悉,中證紅利低波股債恒定比例指數系列選取具有高分紅和低波動特征的股票和中證國債指數樣本作為底層資產,采用恒定比例進行股債資產配置,為投資者提供具有不同股債配置比例的資產配置工具。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未來指數產品創新將不斷提速,指數體系從寬基拓展至細分主題、從股票延伸至多資產、從境內邁向全球,為投資者提供更豐富選擇。
此外,從趨勢上看,年內新發布的指數緊密貼合國家發展規劃,呈現出高度適配性。以契合發展新質生產力、引導資金精準流向前沿科技領域這一重要目標為例,市場上相繼涌現出一系列極具針對性的指數。
具體來看,中證滬深港生物科技主題指數,聚焦生物科技前沿,助力挖掘生命科學領域的潛力投資機會;中證滬深港芯片產業指數,錨定芯片產業這一科技核心賽道,推動資金為芯片研發與產業升級注入活力;中證精選市場算力主題指數,著眼于算力這一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要素,引導資源向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及相關技術創新匯聚……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韓乾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批契合國家發展規劃的指數接連“面市”,有利于推動基金公司加速布局相關指數基金,推動資金向順應國家戰略領域集中,助力經濟轉型升級。與此同時,相關指數產品契合當前市場需求,更好滿足差異化風險偏好。
指數市場建設蹄疾步穩
不論是日益豐富的指數體系,還是愈發契合國家發展規劃,本質上都是精準洞察投資者需求,有針對性地創設契合市場偏好的指數產品。借此,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入指數投資領域,為資本市場注入持久且穩定的發展動能。
1月26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的《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鼓勵編制符合國家戰略、表征金融‘五篇大文章’、反映新質生產力、專精特新等特色指數,打造‘中國品牌’指數體系,提升A股指數國際影響力”,以助力構建資本市場“長錢長投”生態,壯大理性成熟的中長期投資力量。
在政策的有力指引下,未來指數供給將呈現出更為多元且精準的態勢,以更好地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
在韓乾看來,未來ESG、數字經濟等主題指數將加速涌現。與此同時,國際化合作上,與MSCI、富時羅素等國際指數編制機構的跨境合作會更頻繁。這既能提升A股指數國際影響力,又方便境外投資者了解中國市場投資機會,吸引更多境外中長期資金,推動資本市場國際化。另外,AI將深度融入指數投資。編制指數時,AI通過分析海量市場、企業、行業數據,依據市場變化動態調整成分股,精準反映市場價值與趨勢。智能投顧服務中,AI根據投資者風險偏好、投資目標、財務狀況等定制個性化指數投資組合,并隨行情波動實時調整,提升服務質量與效率,滿足投資者多元需求。
(編輯 上官夢露)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