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東盛集團董事長、廣譽遠實際控制人郭家學
■本報記者 張志偉 張敏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是清代戲劇家孔尚任在《桃花扇》里描述的人事興旺與繁衰場景,辛酸、掙扎、哀嘆都力透紙背。在中國近40年商業史上,也有一批出色的商家憑著堅強的毅力,實現了死而后生。東盛集團董事長、廣譽遠實際控制人郭家學的故事就是如此。
近日,在北京市前門大街的廣譽遠中醫藥歷史文化博物館,《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頗具傳奇色彩的郭家學。他向記者講述了下海創業歷程,并表示要做一家傳承五百年的中醫藥企業。
置之死地而后生
1987年12月9日,郭家學從供職兩年多的陜西省安康師范學校辭職,成為該省第一個辭職下海的公職人員。“那時候我感覺自己是小超人,能量爆發,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勁。”當時的郭家學以醫療器械銷售起家,逐漸涉足藥品銷售市場。
良好的企業文化推動了東盛集團的逐步壯大。“東盛集團一直在倡導家文化”,郭家學談到,這一點主要是受母親的影響。“當年公司同仁住在一棟樓里,東盛人無論多晚回來,我母親都會去給他開門,拉他到家,給他做一碗熱乎乎的陜西面。”
至今郭家學仍記得,1997年至1998年,他們的團隊在“凌晨兩三點開完會之后,十幾個人擠在一間房里,第二天早上大家都各奔南北繼續工作。”
“公司通過戰略并購、強強聯合的模式,提升核心能力,造就了很深的護城河。當年耳熟能詳的品牌,包括蓋天力、白加黑等都是東盛集團旗下的品牌。”郭家學驕傲地說:“當年東盛集團最輝煌的時候,可謂是醫藥行業的‘聯合國’。我邀請了眾多知名跨國企業的管理人才來到東盛集團,而現如今,老東盛人也遍布中國百強醫藥工業企業。”
郭家學除了在醫藥行業叱咤風云,也在資本市場大展拳腳。
1999年東盛集團受讓彼時的A股上市公司青海同仁鋁業股東同仁縣國有資產管理局持有的部分股權,并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同仁鋁業于2000年更名為東盛科技
此外,東盛集團還收購潛江制藥、中國醫藥3家上市公司,曾持有云南白藥等46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郭家學一度被稱為資本狂人,聲名在外。但2003年前后銀根緊縮,給資本狂人郭家學來了個措手不及。
由于東盛集團擔保的一家公司出現債務危機,集團陷入資金危機中。“我當時實在難以相信,一家擁有400多億港幣資產的香港公司,卻拿不出1200萬美元的到期賬款。但事實就是如此,企業信用出現問題,真的是兵敗如山倒!”郭家學回憶此處,內心的不甘仍溢于言表。
此后,東盛集團的賬號全部被查封。而讓郭家學感到絕望的是,曾經的朋友相繼翻臉。放高利貸的人圍追堵截,在公司大門口卸土,在辦公室隨地大小便,他自己差點在酒店門口被綁架。這些在電影里出現的鏡頭,郭家學都一一遭遇了。
“那七八年是我最艱難的時刻。2006年10月5日,我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當時準備在太陽落山之后跳樓自殺。我給父母、弟弟、女兒以及最好的朋友,都寫了遺書。那天,我弟弟和公司一個高管,發現我情況不對,馬上找到我,問我,你走了,父母怎么辦?公司的兩萬多員工怎么辦?這么多債務怎么辦?”郭家學回憶此事時,內心已經放下:“我人生第一次嚎啕大哭,死都不能死,自己的命我都控制不了!”
經歷過此事之后,郭家學再也沒有想過死的事情,“放高利貸的人再怎么折磨我,我都按部就班的做自己的事情。我知道他們不會讓我死,我死了,他們的高利貸夢就碎了。”
危機之下,郭家學不得不甩賣了他辛辛苦苦收購而得的企業。12.64億元出售了白加黑,1.7億元出售了麗珠股份,市值100多億元的云南白藥股份也以7.5億元匆忙出售了。
經過8年的艱辛,他終于償還掉包括國企擔保所欠債務在內的48億元的外債。“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家遇上債務危機并且還上巨額債務的,除了東盛之外,絕無僅有。”郭家學感嘆。
在采訪的過程中,已經很難從表情上看到郭家學當時內心的掙扎與苦楚,他似乎在訴說別人的故事。大概是因為他挺過了這一劫,翻了這座山,看到了事業的另外一片天。
從“做世界500強”
到“傳承500年”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在2010年債務即將償完,郭家學準備再出發。
“當時也有很多好友勸我轉型,做新能源和傳統能源結合。當時正是煤炭行業最火的時候。我當時都心動了,還去長江商學院能源班學習。”不過,一次山西晉城的考察讓郭家學重回老本行。
當時郭家學來到了山西晉城柳宗元后裔的宅第。這個家族初建于唐,興盛于明清兩代,延續了四五百年的繁榮。這次考察讓郭家學改變了想法,他要做一家能夠再傳承五百年的企業,而這家企業就是廣譽遠。
經歷了“八年抗戰”的東盛科技于2013年7月9日正式更名為“廣譽遠”,這也意味著東盛集團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這一年,公司確立了向“精品國藥”的重大轉型。
如今,面對廣譽遠當時的再出發,郭家學不再強調規模,而是說廣譽遠經歷的變化:2017年度,廣譽遠實現營業收入11.68億元、凈利潤23680.48萬元,分別同比增長24.73%、92.82%。而在2013年,廣譽遠的營業收入僅為2.68億元,凈利潤為虧損1956萬元。
郭家學對待廣譽遠的心態也發生了轉變:不再求成為世界五百強,而是做一個精而美的浸透著中華傳統文化的醫藥企業。“希望廣譽遠能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代表,五百年、五千年之后,廣譽遠還留傳在世,惠及百姓”。
廣譽遠始創于1541年,為清朝四大藥店之一,是名符其實的中華老字號企業。“其核心產品龜齡集、定坤丹、安宮牛黃丸均先后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只有六個傳統中藥產品列入國家保密配方之列,有兩個就是廣譽遠的產品。”值得一提的是,郭家學與廣譽遠結緣,是在2003年。當時這家藥廠的名字還叫山西中藥廠,不為外界所關注。
一家中藥企業
能和時尚產生什么關聯?
在這個選擇多元化的時代,握有一手好牌很重要,如何打好這副牌更重要。
“給企業賦能,是東盛多年來實戰經驗的積累。當年,我們收購白加黑時,公司資不抵債。而在我們收購當年,白加黑的銷售收入就增長了15倍。”在郭家學看來,廣譽遠再出發之所以能取得市場的認可,也與東盛集團在企業管理尤其是供應鏈管理、用人機制、品牌管理、企業文化塑造等多年積累的實戰經驗有關。
“東盛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郭家學介紹,通過流程的設計,最大限度的實現了采購的透明化,解決了供應鏈中存在的問題。
“采購環節的漏洞很大。對于公司的采購,我們的做法是,先由使用單位提供采購計劃、詢價報告,然后報送到財務部和審計部。財務部有內部的價格網絡體系,而審計部則會對此價格進行調查,通過角色轉化和采取策略,詢到最合適的價格。”郭家學清楚的記得,當年,一個基建主管未按照流程辦事,就簽下了370萬元的空調機組采購協議。“當時我就凍結了這個協議,按照流程,任何采購只能簽署意向書,而非協議書。我讓財務部和審計部又去核價。公司審計部部長扮成各種角色,最后詢得的價格為170萬元,為公司整整省了近200萬元!”
除了上述優勢之外,在郭家學看來,產品的整體營銷戰略也是公司的核心法寶,而這也是其他企業所學不來的。
“廣譽遠是一家擁有近500年歷史且無斷代傳承的國藥老字號,但在現代年輕人看來,這些老字號企業是風燭殘年、老氣橫秋了。而我們就是將廣譽遠的形象改變,將外界對廣譽遠的認知拉到青春時代,使廣譽遠的品牌既年輕又厚重。”郭家學表示。
移動互聯網時代、去中心化傳播時代,新的爆款誕生容易,但持續下去很難。如何讓產品形象深入其中,廣譽遠的做法可謂是用心。
“廣譽遠現在做的是360度的立體整合營銷。我們一直在給廣譽遠的消費者畫像。他們的工作場景、生活場景在哪兒,我們的產品知識我們的營銷就出現在哪里。”同時郭家學認為:“企業傳播也要注重打造自身的IP。”
今年九月份,云南白藥、老干媽等國產品牌登上紐約時裝周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而對于這種“跨界”營銷,廣譽遠已經運用的爐火純青,其在2017年就出其不意的將品牌形象打入國際時尚市場。
去年10月份,廣譽遠驚艷亮相“巴黎時裝周國際甄尚獎頒獎典禮”。白天,公司舉行了廣譽遠中藥文化展,晚上開展了廣譽遠主題時裝秀,把龜齡集、定坤丹文化元素設計在服裝上,眾多演藝界、文化界、當地政要包括法國前總理拉法蘭先生、戰狼主演盧靖姍、愛馬仕全球創意總裁等各界名流參加了這個活動。廣譽遠作為中藥企業參加時尚界活動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并引發了媒體的大量傳播。
“大家都會問,一家中藥企業能和時尚產生什么關聯?”郭家學信心滿滿的講道,當然有。“例如,廣譽遠定坤丹的消費對象定位于25歲至40歲的白領人士,這些人關心時尚、講究高品質生活、關注世界流行趨勢。我們將廣譽遠的歷史文化與時尚、創新結合,拉近了與消費者的心理距離,打破了他們對廣譽遠的刻板印象。”
廣譽遠介紹,公司的品牌建設以“全面覆蓋、節約高效,突破創新、內容為王”十六字為方針。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廣譽遠搭建了立體的傳播渠道和模式。在《那年花開月正圓》《歡樂頌》《我的早更女友》等熱門的影視劇里,廣譽遠的身影也閃現其中。
“公司的傳播不是無意義的全面撒網,而是有針對性的場景化的有效傳播,做到物超所值。”郭家學表示。
絕對不做
“療效是是而非”的藥物
郭家學的父親是一位老中醫,這也讓其對中醫藥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我的夢想是希望有生之年,看到中醫智慧全球共享,中醫藥讓生命更美好的愿景變為現實”。
郭家學感嘆道,現代人在年輕的時候,沒有治療的經驗,對中醫的認知很少。隨著認知的增加,人們發現,西醫解決不了問題,中醫卻實實在在解決了問題。“從中醫學發展的歷史來看,它是與時俱進的,是最高智慧的生命科學體系和哲學體系,中醫學是中國人與自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現實是近一百年來,中醫學由于歷史原因,沒有實現與時俱進,這讓外界也對其產生很多誤解”。
廣譽遠成為郭家學實現自己夢想的試驗田。“通過細致的調研發現,中醫藥行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好醫好藥分不清楚。整個市場良莠不齊。所以從2013年開始,我們開始做全產業鏈運營,做名醫名藥工程。”郭家學表示,廣譽遠要為中國的消費者提供最高品質的中醫藥產品和服務。
在郭家學看來,好的中藥需要好的原料,現在很多中藥都枯竭了,例如天然麝香實行配額管理。而通過全產業鏈模式,可以厚植公司的基礎,保證產品生產。
據了解,為了保證藥材的道地性,廣譽遠已在全國建立了自己的種養殖基地,包括吉林的人參種植基地,東北的鹿茸基地,河北麻雀基地,云南穿山甲養殖園、云南犀牛養殖基地,甘肅黨參基地,寧夏青海的枸杞基地等。
“身邊常有人跟我說,老郭,你們的藥確實有點貴,但是藥的療效確實不錯。”郭家學談及這個也很是驕傲,廣譽遠絕對不做療效是是而非的藥物,公司要持續成為最高品質的中藥生產企業,成為中醫藥復興的代表,將廣譽遠高品質藥品的形象厚植于老百姓心中。
“為啥近百年來,中醫沒有與時俱進。原因在于中國文化已經不被中國人認知。中國文化受摧殘的百年,也是中藥不受重視的百年。”郭家學表示。
不過,讓郭家學們欣慰的是,黨和政府日益重視中醫藥的發展。
2017年7月1日,《中醫藥法》正式施行。這對中國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中醫藥法第一次從法律層面明確了中醫藥的重要地位、發展方針和扶持政策,為中醫藥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外,國務院印發了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健康中國規劃等等,在關于弘揚傳統文化的決定里,還專門提到中醫藥文化。
郭家學一直篤信,中醫學有著持續的旺盛的生命力,中醫學能滋養更多人的生命。
“實現這個目標的路徑是厚植我們的文化,立足傳統文化,傳承精益求精做良藥的工匠精神,同時擁抱科學技術,創新產品、提升服務、引領中藥的時尚化、科學化、年輕化,這也是廣譽遠中藥服務全球的路徑。”郭家學表示。廣譽遠近年來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按照國際臨床研究的標準,做真實事件的研究,做大樣本、多中心的研究。
郭家學還認為,中醫學在每一次爆炸性技術出現生產力得到高速發展之后,就會得到空前的發展。現在亦是如此,新技術的應用將促進中醫藥學的巨大發展。“東盛集團現在做的是中醫機器人,將傳統的望聞問切,通過新技術的應用,讓中醫診斷和治療過程實現可視化、數字化、智能化,這樣年輕人更容易認可。”
郭家學表示,通過技術的進步,可以成就每一個中醫的國醫大師夢,讓普通老百姓也能享受到國醫大師的服務,實現公平醫療的目標;同時,也是推動中醫藥全球化、實現“中醫智慧全球共享”、“中醫藥讓生命更美好”愿景和使命的必須路徑。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